
【看点】抉择(随笔)
记得我高中二年级快结束的那段日子,自己苦读为了选择就读理科。而就在这个时候,半路杀来了程咬金一般的父亲,他态度坚决地反对我选择理科,我问他为什么?
父亲当然知道我喜欢写文章,几本的日记密密麻麻写了好多文字。因此,父亲多少是为我考虑。还有重要一点的是,文的当官,理的当医生。父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当官。怎么讲也讲不过他。
朋友,当你面对抉择时,你的父亲有没有这样来替你选择未来的路程。我们不想听他,可又不得不去听他。孩子不管长多大,在父亲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在父亲有生之年,面对抉择可以理直气壮帮自己孩子选择。
这就是老一辈的父母亲,从不考虑孩子的爱好是什么,心里有些什么想法。当然,一直以来我从理科转来文科,我也不会怪我的父亲,毕竟我喜欢的是文学。学理科的不一定接触更多,更透彻的一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长大了。父亲也永远离开我们一段岁月了,要是他还健在的话,一定多多少少考虑方方面面。
现在我要走向社会工作了,可这时候的我却很茫然,我不知道去哪里才更适合我的发展。我常常自问,你能做什么,你的爱好是什么,那些是对你以后生活之中有用的?我想,假如能帮助到我的,那么我一定不能错过。
我考虑了三个城市,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城市是三亚。这个三亚离我家很近,城市经济发达也不错。主要经济来源于旅游产业,其次就是房地产业。我本人不怎么会英语,对旅游行业又一窍不通,更是对旅游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一个大的优势就是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打起交道来要比在异地方便。
三亚现在高楼大厦居多,一楼比一楼高的多了去了。我有一个亲戚,也是同一届的女同学做产地产业。每一年她都回家,听她母亲的口气,以及她本人说话的态度,我真的不得不厌恶。之前的青纯善良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为是社会改变了她的性格,更是这个社会改变了她的为人,我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个城市是海口。海口是一个老油条的城市,老人慢悠悠一样的感觉,它没有重工业的污染,街道干干净净。如果一个文人,脑子里装满墨水展现才华,丰富的想象之力可以让你大展宏图。晚上的灯光,一闪又一闪地发光。要是你喜欢在假日海滩上游玩,晚风会轻轻摇曳你的衣裳,不仅仅你的身上感觉到凉快,就连你的心也跟着凉快。
海口有多情多丽的海口大桥,霓虹灯纷纷扬扬,远远望去真的像是一种彩虹浪漫的世界。只不过,这些都是给旅游者带来了美感而已。
第三个城市是深圳,一个年轻美丽的城市。它很美丽而且漂亮。人才多得数不胜数,只有走进人群里面去,才能竞争分出上下,和分出优劣。哪怕是失败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人生的一个标准。
深圳城市工厂招聘文字编辑也多,相对于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来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深圳的风景怡人,处处充满了第二故乡的味道。咖啡厅放着轻音乐,在其中一边品茶一边读一本书,洗礼你的思想,去领悟人生的起起落落。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这三个选择,我也想好了。不是离你的近而就一定成功,不是飘来了你家乡浓浓的味道,你写文的过程中才大展宏图。人得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努力付出才能出人头地。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没有别人为我考虑了,我该长大清醒过来也该由我自己来作出选择。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