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用笔墨雕琢人生(散文) ————浅叙黄立成副教授
在我漳州的文友中,有一个人是值得我大书特书的,那就是黄立成,他现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漳州大学、亦简称漳大)艺术学科带头人、香港禅画院副院长,艺术硕士、副教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从事书法和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已经三十多年了,1993年,他的传略、作品入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
前几天,黄立成先生为我送来了他当主编的两本书,一本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精品教材,也是国家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书名就叫《书法教程》。
本书首先介绍了用笔等书法知识,其次,对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帖》、《爨宝子碑》,行书《兰亭集序》,隶书《张迁碑》的笔法、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再次,简略介绍了篆书和草书的用笔;接着引用许多书法作品来指导书法创作,同时介绍书法发展简史;最后,列举了一些书法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做为艺术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他还给我送来了由他自己用书法作品撰写的《弟子规》一书,里面的书法作者的简介是这样写的:“黄立成,别署贤德,一九六七年出生,福建平和人,厦门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院毕业。现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书法教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泉州师范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古月书院院长、副教授。早年得到吴璞先生启蒙,学习书法篆刻,青年时期受学于潘主兰、沈锡纯、赵玉林、朱棠溪先生。致力于写经创作、研究三十多年,擅长小楷、行书、能篆、隶、草诸体书法和篆刻、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国际、全国性专业展览。二零一五年参加政府主办的百名书画名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二零一八年参加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北京大学展出。传略、作品被录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主编国家“十二五”高等学校教材《书法教程》。小楷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一卷)、《妙法莲华经》、《药师硫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波若波罗蜜经》、“净土五经”以及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等几十件大型作品被海内外重要文化艺术机构永久收藏……”
是啊!这些头衔和光环,可谓五光十色,色彩斑斓,但有谁能够想象得出这荣誉背后的艰辛和努力的付出呢?
《弟子规》里面的作品是黄立成老师自己亲自撰写的书法作品影印成书通过出版社印辑成书出版的,我很详细地阅读了里面的作品,作品写得很详实、质朴,一笔一划总是精雕细琢,富于传情。
黄立成老师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宗亲,是偶尔的一次机会,我回到故乡去,因为故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西安村新厝的我们的黄姓宗祠“福流墘”进行重新装修,装修完缮后举行的庆典仪式上,我第一次欣赏到黄立成的书法,当时,黄立成这个名字就一直雕刻在我的脑中,刚好,我也由我的小舅子叶小敏驱车回故里赠送给故乡宗祠的三幅书法,即:“宗功祖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显然,这些书法与黄立成的老师的书法大作相形之下,真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见拙见绌,是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
黄立成老师,其实起点并不很高,是龙溪师范学校毕业,从中专起步,当过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直到最后当上大学老师,而且被评上副教授,真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过来的,这是最最值得我钦佩和敬仰的。
前几天,在我的同学黄跃东老师那里还见到了黄立成老师的国画作品和篆刻作品,国画作品集里面画的有一部份是长城,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如此气势磅礴的长城,在他的笔下,竟然被演绎的如此的生动斐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可谓“入木三分神影现,栩栩如生真如似。”这画境、这画界,实可谓:“直捣天上人间,恰似绝地长城。”我又一次被黄立成老师的国画和篆刻迷惑住了。
我立马在同学家拨通了黄立成副教授的手机,竭诚相邀要相见一面。
“诗书画印”这是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常唠叨在嘴边的话语,没想到黄立成先生的画、书法、篆刻却如此的形神兼备,在形似和神似当中已经逼入自己独特的境界,这种形象的思维,这种的灵思和智思、慧思,是成就一个大书法家、大画家、大篆刻家的基本条件、也是先决条件。
前天,黄立成先生终于来到我上班的地方漳州市体育中心做一深刻的细聊,想不到黄立成先生对历史的知识也是那么的厚积和深垒,对文学的知识也是这么的丰厚和扎实,这就更令我对黄立成先生刮目相看了。
一个求学者,千里的脚步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从一个求学者走到成长为一个学者、研究员,也许其探索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是很艰辛的,但这种锲而不舍、这种坚韧不拔、这种忘我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是外人很难理解的,这种寂寞的劳动,这种与世隔绝的付出和坚持,真的是外人很难理解的。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我又一次想到这两个词语,是啊!那一天,我和立成先生就谈到毛泽东主席,我们的看法和见解竟然是如此的契合与相同,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琴瑟和鸣。”如今想来,文学创作的道路与音乐创作的道路已经相伴我走过了四十五年的旅程了,书法的创作和国画的涂鸦和爱好也相伴走过了我四十多年的历程,但用我们的本地的一句话来说:“路只能一步一步地走,甘蔗只能一节一节的啃!”该还给人家的还是要还给人家,做为一个从大山深处的迷雾中走失的放牧的孩子来说,要重现在天地间,靠的不仅是需要毅力,而更需要的是耐力,这不是短跑,是长跑,是马拉松的比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主席的原话,想当年,红军正处于低谷时期,很多人都当逃兵了,军心摇动,军心溃散,并抱有悲观情绪,哀叹道:“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悲观论调,所以毛泽东主席说出了这段话,据说这段话是当时针对林彪所说的,但是,这句话却富含着哲理、生活的原理,谱入人的生活当中,将必是一支生生不息,活力四射的歌。
如今想来,我和黄立成先生都是迈过“五十而知天命”之人了,我更是很快就要奔“六十而耳顺”之年了,世界尽管还对我们是无限的灿烂,老者老矣,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龟虽寿》里的诗语,却时常拂耳于我,想我辈流年,漾漾人生,多少坎坷,漫忆心中,虽历经劫难,百折不挠,但苍心已告苍天,况弥活之年,当有几许斗志、奔志,但是能静下心来,写写字、作作画、唱唱歌、弹弹琴、做做音乐,做做文学,打打篮球和乒乓球、喝喝小酒,也不乏为人生之一大幸事、一大快事。故今我提起笔来,聊聊心志,略表寸心,以续余生。
可是唯一遗憾的就是黄立成先生不善饮酒,不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种“斗酒诗百篇”的诗的境界,也可以进入到黄立成先生的画的境界,来一个:“翻江倒海入画中,破釜沉舟吟赋里。卧薪尝胆图破壁,邯郸学步向未来!”了!
今天,我就借助这几行文字,以表示对敬业的黄立成先生,也是对兢兢业业的黄立成老师,行一个深深的敬礼吧,愿来年,我们在求业和奔业之路上,一路相携,永结同心,如同连理,白头偕老!……
2020.4.23.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