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诗意的生活状态:居家读书(随笔)
一
我真的没有想到,一次新冠病毒肆虐,让我改变了以往的生活状态,居然诗意轻盈地向我走来。
在几十年人生中遇到一次特殊的春节——庚子年春。为了自己,为了大家,响应国家号召,春节不探亲,不访友,不聚会,不出门,自我隔离家中。
真是想不到,我的人生状态可以因这次新冠病毒肆虐而改变,居家读书,成了我难得的诗意生活。
居家的时间把日子过成了分分秒秒,显得格外的长。找回了童趣——“无事忙。”这个称号是属于怡红公子宝玉的专属。我将家里的藏书都翻了出来,放弃了手机,关闭了电视。将所有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和数字通通隔离在1.5米之外,两眼不看,双耳不闻。
人在逼急了会跳墙,这次是逼得我做了“读书郎”。
没有烦心事情来敲门,没有鞭炮噼啪炸响,滚滚红尘里没有了滚滚,红尘好安静,周围的世界好安静。没有了迎来送往,没有了步履匆忙。采购好的菜品塞满冰箱,堆满阳台由着自己享用。理直气壮地以爱国,爱人,爱家的名义做书虫。为静心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将时光遗忘,茶几擦洗得可以看到晃悠的影子,清凉的风从阳台蹑手蹑脚地进来,在我打开的《湘行散记》上好奇地翻看,清风不识字,前翻几页,后翻几页,将书页弄得哗哗作响,耍一会脾气后灰溜溜走了,翻到的恰巧是《白魇》。沈从文大师屋外的天空,侵略者的飞机空中过,炸弹头上飞,无法理解沈大师是如何排解惶恐的心情去安心思考和写作的。
刚开始写作时,灵感如同流星闪过,不是一个,而是一片、一串、一群。每个都想抓住,因为是一闪而过的,灵感如同钻石珍贵,也许一部传世小说就会从闪现的灵感中诞生出来。将笔记本和笔放在枕头边,黑夜中瞪大了眼睛采摘着灵感。屋顶的灯开关和我的灵感同步,灭了亮,亮了灭。笔记本上多了几十个字,又茫然了,然后睡下。如此反复折腾有个把月。一篇成型的文章也没生出来,难道我也需要怀胎十月的辛苦你才肯出来,我有了孕妇般的为难。
二
于是我走入了书的海洋里求助,顺着朦朦胧胧的意念,读《道德经》,看《逍遥游》。灵魂空灵了,没有酒的状态也会文百篇。逐字诵读,逐句琢磨,百般滋味心头过。越品越有味,一笔一划将《道德经》一字一句翻译着。将心变做火锅,《道德经》字字句句放进心锅,心血做火,慢慢熬,缓缓炖,文化的滋味熬到了,浸透了,吃进脑子感觉颤活(地方语:舒服、酣畅之意)了。于是,道德经有了逍遥游的感觉。带着不理解的恨意,将道德经放进嘴里研磨,将它咬得吱吱作响,带着扎破嘴流淌的鲜血混合着咽下,继续放入心锅里酝酿。背负着厚重的不理解的文化伤,我丢弃了浮躁,丢弃了彷徨,和文字在洁白的纸张上排开战场。
新型冠状病毒也像炸弹一样,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炸裂开来,格外忙碌的节日却意外地多了闲余的时间,属于一家人的时间,不被打扰的时间。权当作上天的一次额外恩赐,我们的健康安全有那么多人保护和守卫,我的心情特别放松。个人需要做好的就是按要求不去给政府添乱,不去给别人添麻烦就可以了。
任由风在屋子里溜达,献媚似的将茶香果香送到我的鼻端。书中的主人公将我脑子里莫名其妙的念头赶了出去,紧紧抓住我的心,带着我在属于他的世界里溜达,走亲访友,溜达吃茶,甚至去约会,让我作旁观者看他们表演,浑然不觉窗外的日头已经微笑着西斜。
最看不开就是生死,微不可察的新型冠状病毒如同新时代下人们膜拜了千年的鬼鬼神神,躲在你可以想像的空间却看不见,摸不到的犄角旮旯里时刻惦记着你,威胁着你的生命。搞得我白天黑夜瞪大眼睛,时刻准备着,像刺猬一样竖起防卫的尖刺,没有几天,血丝将眼球占领。
我请出《西藏生死书》,书页里住满大小活佛(上师),高僧大德。酥油灯如同点点星光,心香造就香雾缭绕,梵音阵阵,迈脚趟入那生命轮回的长河。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日升就有日落,有花开就有结果,有填满就有倒空时刻。从生到死就是一个不断填满的过程,啥时候倒空却是需要顿悟,那是你和生活造就的缘。不管愿不愿,长眠的那一刻,就是倒空到空空如也的时刻。心在时光里流浪,倒是释然了。
既然是必须的过程,我放弃了追索与执着。看大小活佛,高僧大德,互对机锋,一片虔诚膜拜我佛。我心坦然,你念阿弥陀佛,我回声“为人民服务”。你很虔诚,我也执着。谢谢大小活佛,高僧大德。我内心的执念愈加坚固,牢不可破。其实,我用现代的思想意识去理解佛事,沟通了两个领域,很多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没有预防新冠居家隔离,这些思考可能就离我而去了。
兴之所至,将家中所有书中的人儿叫出,散坐在客厅各处,召开座谈大会。我随性而躺,与黛玉挤眉弄眼,和王海慷慨激昂,和陆游娓娓道来,随孔子身后体会一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感受。和李逵把酒言欢,与徐霞客背包闲游,鄙视一把宋江在宋徽宗面前撅起的腚沟。与猴儿神游九霄之外,和陆判夜探地府十八层,如来五指处撒一泡酒味的尿骚,挥动心笔,找寻铜雀台上的大小二乔。醉卧兰庭舟,拎书屋里游,烟火人生的日子何等惬意。单纯过日子,我们真的没有感到生命书香诗意,这次倒是让人学到了生活之外的生活。
肆意让文字在身体中激荡,将蒙尘的心洗涤干净,思绪上沾染了烟火人生的油污一丝一缕剥离,少些口腹享受之欲,多些芝兰满室之香。将浑圆如道的洋葱洗干净,剥皮一层,我配合着虚伪的流泪,不敢用手去拂拭,体会一把刺激的畅快淋漓。这种感觉是属于洋葱的处世哲学给我创造感悟观想,不是属于我的,我只是受雇于它做着虚假的哲学性的表演探索。
直到将它剁成泥状,我已经哭干了眼泪,我用灵魂哀嚎,为了它的付出,为了它的奉献,为了它的无私。你看,我是多么懂的表达的深情厚谊之人。懂哲学的洋葱教会了我如何表达内心的悲痛,一片洁白的肤色后隐藏着的辛辣讽刺人生。
很多东西,平常被我们忽略了,难以有时间细细品味。有人说,时间啊,你慢点走。过去的我以为是疯言痴语,如今觉得是给顿悟的人的提醒。
三
突然来了恶作剧式的灵感了。
用白芝麻和黑芝麻配合着我训练鉴别文字的魅力,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就用白芝麻挨个摆上去,不喜欢的就用黑芝麻标识出来,想来读完一页后会是黑白分明的态度。一页读完了,调皮的白芝麻和黑芝麻已经互相交流了位置,我已经搞不清楚喜欢那句,不喜欢那句。固执地将芝麻全部收起,一粒一粒地数清楚白芝麻多少粒,黑芝麻多少粒。第一局,白的多黑的少,白芝麻比黑芝麻多11粒。
我是有立场的人,我是爱憎分明的人。从头开始,继续这一页,继续摆自己的黑芝麻白芝麻,它们还是混合,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第二局,统计结果,白芝麻比黑芝麻少3粒。
我懒得思考了,惯性的继续开始第三局,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总喜欢和自己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不费脑细胞做决定,三局两胜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答案会交给玄学的命去解释,白芝麻比黑芝麻少7粒。
坚信自己是立场坚定的人,我立场竟然不知不觉改变了,是谁在作祟,是白芝麻和黑芝麻。是的,就是它们。字老老实实地呆着,我从来没有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定是它们影响了我的立场。我重新认识了它们。它们就是芝麻,它们没有黑白之分,芝麻就是芝麻,不过是穿了不一样的衣服,是我用自己的阴暗、光明给了它们带情绪的黑白色。
夜里,主人公们都安息了。我将灯全部打开,既然你们不帮助我防守,我就自己防守,让病毒无处藏身。平常对文字察言观色的放大镜拿在手里,对着空气开始挑剔,我没有显微镜的眼力,无法细微地思考人生。放大镜中的生活让我累瘫在地板上,欢快地睡去了。睡梦中一个个豆芽在案板整齐排列着跳舞,刺眼的阳光将我唤醒,地板上出现大大的雄鸡图案,竟然带着口水的气味。
阳光如约而至,灰尘欢快地在眼皮前边跳舞,金色的阳光不见了,阳光在眼睫毛的折射里幻化出了七色。
逐个问候问候安静过小日子的主人公们,日子照旧,我也照旧。有阳光的日子真好,我的日子里随时有阳光,有空气,有水,有着楼门外防护服的守护。我又一次聚集起主人公们,和我一起扭动着欢快的屁股,去厨房里和蔬菜继续探讨哲学的人生。
读书,有时候就是一种形式,是形而上的,生活在这种要2书本的氛围里,变得不一样了,过去,我总是觉得那是学校才有的事,如今,才知道我荒芜了半生。疫情真的不好,可疫情之下,我用读书消弭着那些不好的病毒,虽然,读书不是氯喹,不是呼吸机,不是防护服,可绝对是病毒的克星,我们有了防疫之下的浪漫。
有人说,不读书,只有一种人生状态。我读书了,享受了不一样的人生状态。这种状态,在病毒遁去的时候,会依然伴随着我。
我喜欢上了这种诗意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