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情】挪车位 (小小说)
“向左打,打,回正,倒,倒,好。0K。”一位年龄在七十里外的老奶奶,一会左手高高扬起,一会右手掌向前平推,最后右手掌向下,左手食指顶在右手掌下,做了个暂停手势。一套全程指挥,动作流利,娴熟。还真有点交警范,一看便知不是一日两日练成的功夫。
车里被她不厌其烦指挥的,也是一位七十左右的老者。只见他操纵着一辆QQ小型车,一边看后视镜,一边注意行人,耳朵里一边还要听着“女交警”的指挥,也真够他喝一壶的。一通操作下来,花白的头发,鬓角上已沁出星星汗珠。
他将车停好,熄火,拉手刹,解安全带,下车。他站在车头前,深深地舒口气。他看了看刚才车子的停车位,又看了看用一身汗换来的现在车位,舒心一笑。“老太婆,不错,指挥有方。这次又朝前挪了三十米。”老驾驶说着,朝老奶奶咧嘴一笑。喉咙口因缺两颗门牙遮挡而一览无余,脑门上的“岁月沟”,因开心的笑而越发的显得棱角分明,真是沟是沟,坎是坎,一点儿也不含糊。
老奶奶受到了表扬,更是有那么股成就感。说,“你先歇歇,我再到前头看看,有没有空挡。”说完,屁颠屁颠地朝前走去。
我因儿子媳妇出差,孙子上学需接送,被临时“征调”,从农村来到城里,协助一直在城里带孙子的老太婆几天。听人说,城里有“三多”。一是商场里人多,二是医院里人多,三是学校门前上学放学时人多。以前常在农村里不觉得,到了这学校前,才深有体会。
可不是么,平时上学放学,校门口学生就拥挤,这接送学生的,一家至少来一人,好些都是爷爷奶奶父母的一起来,打个折,每个学生平均有1点5人接送,在相对时间内,说蜂拥而至也好,说人头躜动也罢,说接踵摩肩也一点不为过。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总之,是人多车多。腾、挪、躲、闪,各显神通。每个人,总想在第一时间接到自已的孩子,第一时间开拔,第一时间跑个离校第一名。
我是乡下人上街——眼不够用。小狗咬太阳一一少见多怪。看到那老俩口儿为挤前三十米,费那么大心思与劳累,肚子里直发笑。心想,让孙子或孙女多走三十米犯多大个事。现在老奶又去勘察地形,还要再朝前挪挪。
我像看西洋景儿,一探究竟。只见老奶奶像发现了新大陆,在那儿朝老伴儿招手。这时,已有小班的开始放学,二十米外已有一个车位空档。老奶忙不迭地过来对老伴说,“快,又有空档了。”老头一听,连忙发动车子,老奶奶一手扶着车头,一手朝放学的人打招呼。“借光,借光。让一让,对不起,让一让。”一脸讪笑。
车子像一头老迈的病牛,迎着逆行的人流车流,一寸一寸艰难地朝前挪着。喇叭声一声长一声短,不停地响着,车油门因速度难控而一声高接一声低地吼着。我这个乡下佬,在人行道上,忘了自己接孙子的此行目的,竟傻傻地跟着一步一步朝前挪,为他们紧张着急,手心里攒出一手汗。
“你开的什么车吆。”一个开电瓶车的美眉,猛的闪让了一下,瞪着惊恐的眼晴。
“对不起,对不起。”老奶奶打不尽的招呼。
“走啊,走啊,堵什么路。”骑三轮车的大爷吆喝着,尖声尖气的喇叭,按得人心悸。
“你车头再向左打一把,打一把就过去了。”老奶奶急得就差要扳三轮车子的方向盘。
“有证啊?开的那家子车。”一个大嗓门汉子在诘问。
“横路上干什么?”一个女中音竖着眉嗔怪着。
“倒,倒,倒。”终于,“病牛”屁股挪进了空车档。老驾驶憋得满头大汗,“女交警”喊得大汗满头。
15分钟,前进了15米。
“奶奶。”
“乖乖,我的大孙子。快上车。”
目光所及,我看见一个胖墩,在朝车上爬。
看到人家孙子,我一下想到我的孙子。失职,接学生的人忘了本职工作,相什么伢儿痴。我连忙转身,向我电瓶车停车位走去。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