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儿子回来了(散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疫情肆虐的那段日子,全国人民都足不出户,将病毒隔离在千里之外。
虽然我们待在家里,可心却时时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儿子。自从放寒假,他就跟随同学一起出外打工,过年也没有回家。当电视上播出疫情肆虐、武汉封城的消息,我的心猛揪了一下:儿子还在外地,不知他那里是否安全?那几天,每天都给儿子视频,询问那里的情况。“妈,没事的,你放心好了,我们厂子里很安全,全封闭的,防护、消毒都很严格,不会有事的。”“没事我就放心了。”在得到儿子答复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着了地,但还是每天问候从不间断。
三月十六日,儿子突然说他辞职了。原因是疫情加重,打工的同学都陆续回家了,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三个同学,现在跟同学住在租住房。当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厂子里面相对还比较安全,防护还能好一点,可是一旦出了厂子,居住的环境及防护安全都让人担心。“那你们吃饭咋弄呢?”我有些担心地问。“叫外卖呢!”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哦!外卖袋子也一定要消毒,以防万一。还有,你们居住的房间每天要通风换气,勤洗手……”还没等我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哎呀!害怕死了。看你一天紧张的,没事的,要有事早都不得了了。”我没再说什么,可心里还是牵挂着远在他乡的儿子。
基本上每天晚上,我都要跟儿子视频,了解他那里的情况。儿子总是不耐烦地敷衍着我:“没事的,你就别操心了。”然后就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我既生气又担心,可又无可奈何,那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只有自己明白: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还是尽量少罗嗦,以免遭他们嫌弃。真是儿大不由娘啊!可是儿子你知道吗?为娘的心全在你身上呀!你的安全时刻牵动着娘的心啊!
大约过了四五天,儿子晚上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买到直达渭南的车票,现在已经在车上。我一听都懵了:“消息来的太突然了,怎么说回来就回来呢?在那儿待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坐上车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呢?”“都是临时决定,房租到期,人家不让住了,只能回来。”儿子平静地说。“啥厂子呀?现在是非常时期,连一点人性味也没有。给你干了那么久的活,多住几天都不行。”唉!说归说,气归气,还是要面对社会现实。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儿子啊!想必你现在也能体会到打工者的心酸与无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做个人上人,才会被人尊重。
我立刻联系了住在渭南的小姑子,给她说明了情况,问她:“不知道到了渭南车站,能直接回蒲城吗?关键现在是非常时期,各地都管控得非常严格,客车基本都停运了。”小姑子说:“客车是没有的。刚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专门的网约车,人坐满了才走。”“只要有车回来就行。也不知道回来能否进小区,肯定会被隔离的。我问一下物业,看回来咋样安排?”我急忙挂点电话,就赶紧联系物业,负责物业的杨丽又给我联系上面的领导,她说:“只要能回来就好,就怕下不了高速,人家直接把孩子弄酒店隔离。”“弄酒店隔离都不要紧,就怕下不了高速,又劝返,或是在渭南隔离,那就麻烦了。”“没事,等娃回来再说。明天娃才能到,明天我再给你问问。”物业杨丽说。
“好的,麻烦你了!”挂断电话,我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现在儿子在火车上,接触的人那么多,再加之他的口罩又不是医用口罩,防护效果令人担忧,车上会不会有感染病人……想到这,我越紧张起来,感紧拨通了儿子的电话:“你在车上一定要注意防护,戴好口罩,别乱摸,跟外人别说话,保持距离。”“知道了,看你一天天的,害怕死了。”儿子不耐烦地回了一句。我无言以对,只好默不作声,可心里的担忧却与日俱增。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也不知啥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眼前浮现出儿子在车上的情景:密不透风的车厢里,人们挨挨挤挤;乘客说话口无遮拦,时不时说话飞沫乱溅;有些人还吃着零食喝着饮料,连口罩也不戴……
“儿子!”我惊叫一声,睁眼一看,原来是个梦。房子空荡荡的啥也没有,我一摸额头,上面全是汗珠。又看了一下表,此刻正是凌晨三点钟。离天亮还尚早,可是我一刻也睡不着,不知儿子现在咋样了?也不敢打电话,会惊扰儿子的。就那样,随便找来一本书,就默默地看起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直熬到天亮。终于盼来了儿子的电话:“妈,我们已经到车站了,正在找回去的车。”“好,那你找找看,看有没有回来的车。”隔了几分钟,儿子又打电话过来:“妈,找着一辆车,他们让登记呢!要了65元,比平时贵了一半。”“贵就贵,只要能回来就好,你在车上注意安全。”我又提醒了一句。“嗯!知道了。”儿子挂断电话,我则着急联系物业,他们说一会孩子回来再说,县上说咋办咱就咋办。
过了大约一两个钟头,儿子打电话过来:“妈,我已经到高速路口了,这儿有专人管控,他们说让物业的人来接。”“好,我马上找物业。”于是,我急忙向小区门口的物业办公室奔去。物业经理都在办公室,他们说没接到住建局的通知,让娃问一下。我又赶忙给儿子打电话:“你问一下那儿的人,说人家要住建局给小区里的住建局的人员打个电话通知一下,物业才能派人过去。”隔了几分钟,儿子又发语音过来:“人家住建局的人已经发通知了。”“还没收到。”我说。又是漫长的等待。我穿了一件羽绒服,可还冻得瑟瑟发抖,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三月了,可天气还没变暖,再加之门口的风吹在人脸上,冷飕飕的。还有,长时间地待在家里不下楼,猛一下来,感觉还有点不适应,可为了儿子能平安回来,还是咬着牙耐心地等着。
终于,儿子发语音过来说:“人家已经通知了,让小区派人过来。”我立马告诉了物业杨丽,她让我联系小区住建局的人,那人又吃饭去了。他说:“刚接到通知,吃完饭就过来了。”又耐心地等着,现在都已经中午十二点了,从早上八点一直到现在,我肚子里水米未进,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可为了儿子,还是忍着,耐心地等待。
直到下午一点多,小区住建局的人才吃完饭出来,安排了物业杨丽跟我一起开车去了高速路口,终于见到了儿子,“妈!”“哦!这是咱小区物业的杨丽阿姨。”“阿姨。”“哦!回来了,咱这就走。”只见她和监管人员打声招呼,核对了儿子的信息,然后就准备回家。临行时,管控人员再三叮嘱:“回去一定要做好隔离,隔离十四天。”“知道了。”儿子应允道。于是,我们开车返回。那一刻,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终于见到儿子平安归来,能不高兴吗?我又把车里的音乐打开,开着车听着小曲,这几天来的担心全都消散了。“不用在酒店隔离,这比啥都好,最起码家里比酒店安全,也不用花钱。”物业杨丽说。“是啊!这是最好的,既安全也省钱。”我笑着说。
车窗外,蓝天映衬着白云,显得更明净了。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欢迎回家!”长时间憋在家里,现在出来感觉空气都是那样的清新。路上的车辆寥寥无几,宽阔的马路畅通无阻,感觉像在飞一样,我的心也随着轮一起飞。儿子的眼睛望着车外,他的心也早已飞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