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春游安义古村(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春游安义古村(散文)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79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1发表时间:2020-05-09 21:09:24


   天空蔚蓝蔚蓝,彩云淡雅,似乎像一抹一抹的白纱巾,携带着相思的体温,在金色的阳光下,随风所欲,缓缓飘向远方。
   游览过安南小镇,我们驱车前往仅15分钟车程的下一个景区。暮春的田野,一片红色,一片绿色,犹如红枫相间着青松,蓦然想起古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远山近水,显得格外灵动,天上的白云变成了朵朵祥云。
   在景区外下车,荡漾着扑鼻的芳香,走进安义古村群景区,千年古村徐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坦露展现在游人面前。老门头上,“安义千年古村群”行书体笔法遒劲、古色古香,门楼上红灯笼高悬,彩旗飘逸。仰观右联:“思古人观古迹笑说悠悠古事,”细品左联:“踏乡土浴乡风满怀眷眷乡情。”对联情深意长……
   春夏之交的水南,在暖阳普照下,拍摄视觉通透感极佳。纵观整个村庄的古建群,其选址遵循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施以五行九宫布局,长街窄巷走势顺应地形地利,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脉络。精湛的木雕、砖雕无处不在,这是赣东北乡土建筑艺术之精萃,堪称明、清代江西村落的杰出典范。
   水南村北面,有一条从逍遥湖流下来的山泉水溪,水南村位于溪水的南面,故称“水南”。始族祖“能公”为避战乱,至此依山垒屋,傍水造田,开新基拓水南村,至今已逾千年。现遗存古建规模宏大,装饰考究,精美雕刻,栩栩如生。其主要景点介绍张勋(民国初复辟帝制闹剧的主要成员)“辫帅”少年时,在村里生活居住往来的经历。
   始祖能公在居住地挖掘的土井,后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取名“珍公井”。麻石古井为“内方外圆”的设计,寓意传承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方圆”文化理念,其意告诫子孙后代,对内做事要“方”,对外做人要“圆”的为人处世哲理。古井里的泉水清澈,喝一口仍然甘醇润甜。
   走进安义古村,就像进入一个迷宫。高高的封火墙,将古代建筑隔离成一幢幢房子,纵横交错的街巷把户与户连接成有序的整体。这里,有赣派小吃一条街、花田喜地、黄氏宗祠、古村钱庄、更楼、德崇、尚义牌坊、世大夫第、古戏台、闺秀楼、百味坊、安陆遗规等古迹,至今都保存完好。
   保存完整的黄氏宗祠,供本村宗族日常活动、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祠堂的木梁上精细雕刻着一阕阕戏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个景点一栋楼阁,都有一个传奇故事。街巷一侧,一条淙淙流溪,似乎路有多长,水有多长,路有多弯,水有多远,这样的早期规划设计和思维,早就让清澈的山溪流经千家万户,便利了农家生活的小濯。
   这里素有“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京台刘李,清水白米”的美誉。还有“雨天不湿绣花鞋”的宋元排水系统、有中国最古老的户籍制度、里甲文化沿用至今、江西商帮的传奇,百余幢明清古建筑物散布村中,这里古代便是闻名于世的大村。
   时光使古村墙壁斑驳、瓦片残缺。几年前,水南村启动修复工程,整葺按照“修旧如旧”,尽量使用原乡老料,实现古村文化的复兴,激活了乡村旅游业原动力。
   安义古村群“第四届花海爱情节”活动,由安义县委、县政府、共青团南昌市委主办,古村景区承办,在花田喜地如期进行。大型彩台上有大红横幅:“欠你的婚礼,安义古村还你。”延伸千米的“鹊桥”彩棚、红地毯两侧,是一望无边的波斯菊、硫化菊、马鞭草。众多游人赏花祈福,置身其中,宛如畅游花海。
   来到罗田古村两重天井古屋,漫游观赏前街、横街,后街。有时候看到屋檐下以镂空技法,精雕细刻着人物、福禄寿星等,还有那些枋、斗拱、梁柱,无一不雕刻着宗族的兴旺发达和传承文明,古典的传统故事,给后裔们保留下可贵的精神财富。
   最有特色的是潦河奇石馆。这里展出的是从流经奉新、靖安、安义的潦河淘来的石头,因有奇形、奇色、奇纹,所以称之为奇石。潦河奇石其形千姿百态,其色斑斓绚丽,其纹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且是自然形成。人们欣赏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奥秘,从而怡悦心境,陶冶情操。门联概括道:“方方圆圆奇形怪状自然造就,浑浑厚厚灵蕴秀含天工斧成。”
   登上高大宏伟的“唐樟”门楼,沿天井穿过餐饮大厅,走出唐樟民宿,展现眼帘的是一棵硕大无朋的老樟树。
   这棵树是江西境内最大最古老的樟树,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唐代880年,罗田黄氏始祖克昌公从蕲州罗田避开战乱,逃难辗转落居于此。是夜得一梦,见金狮钻入土中,循梦境在树下掘得重宝300斤,欣然植下此树以作纪念。后将此山坡取名大富堰,迄今已有1130年历史。
   而今,古樟树直径达2.8米,6个人环抱不下。1000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用它的露水滋养罗田人代代相传、繁衍生息,拥有古樟庇佑,年年岁岁平安。
   大树浓荫下,可见三五成群的村人闲聊,你如有兴致的话,也可随意坐下来参与他们的话题,跟他们唠唠家常。一位老者给我泡了一杯茶,三句话不离古樟。他高兴地说:“如今,每年春节过后,罗田以及其他周边村镇外出务工或经商者,先后会来唐樟树下,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他们商海浮沉,都能顺心如意,财源滚滚。因此,又将古树尊称“发财树”,平时来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
   看着他那发自内心纯朴的乡情,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来。
   愉快的旅游,让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要离开古村时,天上的白云已变成霞云,白色的片片纱巾转化成淡红色纱巾。霞光中依依不舍,我回眸远望,视线里缕缕上升的炊烟,飘逸在古村上空。哦!已是夕阳西下了。
  

共 2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在春日围绕安义古村之旅进行了所见所闻所感的阐述。小编觉得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是游记的大忌,而这篇游记写得非常的轻盈灵动,文字娟秀意境绵长,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了安义古村独特的景色、人情风俗和文化底蕴,作者对安义古村的历史是做足了功课的,旁征博引引古论今,美景美韵都在文字里彰显出来,意味悠长令人遐思与回味。精彩的作品,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5-09 21:10:57
  问好作者,感谢老师带来的优美作品,感谢赐稿晓荷,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0-05-10 09:35:25
  辛苦了!谢谢您的编辑、评论及推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