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幸福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幸福的回忆(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22发表时间:2020-05-16 07:27:30
摘要:很快就要过雀之巢的生日了,这些文字权当礼物送给它:生日快乐,快乐一生!


   今天是个青春的节日。晴朗。绚丽。带着满心的温暖和满眼的艳羡翻开一本书衣翠绿书名金黄的“雀之巢文学丛书”,题目叫做《幸福的N种理由——雀之巢征文集锦》。这本书过去我曾多次读过,但是此时此刻的重读,好像在树下回望自己青春的枝头,更有异样的感动,再次感受到了非物质的形而上的幸福愉悦满足。
   十年前的今天,“榕树下”的一群人聚到北京西山的妙灵山庄,为了文学和友谊;八年前的今天,“巢之巢”的一群鸟飞到山东威海的百里银滩,为了友谊和文学。而今,山海依旧,物是人非,倒是这本书中许多美丽的名字和动人的故事依然感动着我的心。他们是山中的宝玉,海底的珍珠,永远的朋友——幸福的理由。
   首先是分别为本书作序、写跋的独上月楼和一米,这两个名字让我眼前一亮一热。他们两个,一个五零后,一个七零后,一个月光清流如水,一个阳光灿烂如花,一个是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一个是中直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一个是“雀之巢”的始作俑者,一个是本社团的新生力量。那一天,在沈阳西区的建设大路上,这两个巢中美女一个匆匆下车,一个急急跑来,相互扬起的臂膀像飞翔的海燕,彼此热情的拥抱像礁石和浪花。她们在拥抱光辉的历程,她们在拥抱美好的未来。这个久久的紧紧的拥抱,对于走过无数风风雨雨的雀之巢文学社团来说,确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一个以中年人为主体的文学社团也应当是青年人的苗圃和乐园,而所有的青春岁月都将被春风秋雨染成银杏树的金黄和五角枫的火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月楼的序言《幸福拼图》同时也是盛满丰收果实的“后记”,一米的后记《幸福的N+1种理由》同时也是吹响进军号角的“序言”。雀之巢,就是这样一个不老的童话,平凡的奇迹,也是我们每一个巢友心中N多幸福理由之一。如今雀之巢,正在继续着“幸福拼图”,正在增添着“幸福理由”。
   其次是荣获“幸福的N种理由征文”一等奖的两个极有诗意的名字:长弓牧野和山在那里。如果说独上月楼和一米是巢中靓女的代表,那么,长弓牧野和山在那里就是巢中俊男的符号。我在绵阳见过长弓牧野,典型的谦谦君子、儒雅文人:相貌好,气质好、人品好、学识好、文笔好。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原来一个男人也可以如此心仪另一个男人。我喜欢他的锦绣文章,我更喜欢他的善良心肠,他对父母妻儿疼爱依恋,对穷人弱者怜爱资助,这些都和谐自然的统一为他的美形美神美心美文。我也见过山在那里的文集和照片,一个英俊潇洒的美貌男子,一种唯美主义的写作风格,笔下春花秋月,文中诗情画意,就连他给社团论坛制作的专题帖子,也都匠心独具,美轮美奂。这样两位人文俱佳的美男子都是雀之巢的元老,他们这次获得大奖的征文一篇叫做《幸福密码》,所谓心灵里的幸福“ID”,一篇叫做《幸福的声音》,所谓记忆中的幸福“CD”。解密者无论贫富,知音者不分长幼。原来在二位心中,幸福既可以有色也可以有声。幸福既是主观世界的感受,也是客观世界的感召。
   再次是在“评委文章荟萃”中的两个名字,一个叫灵湘223,一个叫一窗月色。这两个名字及其主人我都很熟悉,二位都是爱美善美之人,有所不同的是,灵湘侧重于“美声”,闭上眼睛听,就是宋祖英,为此,雀之巢还开办过广播频道,召开过网络音频诗会,我的一篇《古园》还被灵湘及其朋友制作成配乐散文朗诵,至今心存感激与感动;月色侧重于“美色”,在巢中素有“色姐”之称,其一是姿色,在我们北方女子中那是少有的窈窕婀娜,衣着打扮也极其讲究,其二是文色,这倒没了江南的烟雨朦胧而是爱憎分明,色彩鲜亮,其三是行色,应当是巢中女人走在路上最多最远的一个,当然也是游记散文写的最多最好的一个。别看这二位美女声色各异,但是在雀之巢的领导班子中却配合的天衣无缝,堪称最佳搭档。岂止最佳搭档,也是最佳编导,在雀之巢一段比较困难的发展时期,她们齐心协力,躬身拉纤,携手走过了一段亦苦亦甜的泥泞雨季,共同创造了一段难以复制的辉煌业绩,这本文集就是例证之一。
   还有两个名字也应当写进雀之巢的功劳簿,这就是当时的评委现在的作者岳桦迎风和现在的主编当时的作者于湘女士。依我看,他们更像交接棒的队友。两人的征文一篇《一箱鸡毛》获得荟萃奖,一篇《幸福躲在细微处》获得三等奖,前者是通过爱人的留言条讲述平凡而伟大的爱情,后者是通过文友的鸡毛信体会友情的内容和形式,而这些都是幸福的载体和源泉,如此便是两篇征文的异曲同工之妙!岂止文心相通,二位做人做事以及在这个文学社团中的砥柱作用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别看他俩一个是湖南小妹,一个东北大汉,但是对于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理解却是惊人的相似。一方面是创造者的幸福,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出不同的点子,广泛生动的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前者留下了《我爱雀之巢》和“雀巢之星系列”,后者留下了《红色记忆》和“雀巢之星续集”,这些雀之巢文学丛书和论坛经典,正是幸福的创造与分享。另一方面是坚守者的幸福,在巢中,他们是“铁打的将军”率领“流水的兵”,因此巢里巢外他们的朋友最多,读者最多,粉丝最多,当然幸福也最多。
   还有获得推荐奖的红梅傲雪和获得优秀奖的一剪寒梅傲雪飘香。这二位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其中都有“梅”“雪”“傲”三个字:我更愿意理解为灵犀所致,志向使然。当然,她们也一定会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我知道,二位都是职业女性,就物质生活而言,应当说衣食无忧,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也不无孤独和彷徨。红梅一直叫我大哥,有段时间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上线说话,她在一篇文章中说,有时只觉得叫声“哥”心里就踏实和暖和;寒梅与文友总是那种若即若离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守望,往往这样的朋友是以亲近换长久。她好诗善词,其中隐约飘荡着清照愁绪和易安情怀。由此,我似乎读懂了她们的幸福之花不是牡丹富贵,而是腊梅清香,不是委身权势,而是笑迎风雪,不是满脸媚气,而是一身傲骨。此“梅”此“雪”此“傲骨”,或许这就是长弓牧野所说的“幸福密码”以及独属于她们的“幸福ID”。她俩的征文也都特别赞赏这种甘于平静淡雅的非物质幸福。
   还有获得推荐奖的风中的云儿和获得荟萃奖的霜落枫林,这两位的名字对我来说都相当熟悉相当亲近相当喜欢,长久以来我习惯叫她俩云儿和林子。所谓熟悉是因为她们都是雀之巢的老鸟老编老朋友,也算得上巢中的大佬了,尽管两个人都长得小巧玲珑。所谓亲近是因为她们各自的地理位置,一个是我的乡亲,一个是我的近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彼此的“心理位置”,两个人较早的的“读写阿明”让我刻骨铭心。所谓喜欢是因为她们文章当中飘飘袅袅的诗情画意,略有不同的是,云儿偏重于“诗情”,她的长篇组诗《行走的云》完全是我看到的另一片心空,另一个云儿:不见人间烟火的云儿,不被尘埃污染的云儿,不受俗世约束的云儿——云儿分明在写她的前生和来世;林子擅长于“画意”,她学过美术,她酷爱摄影,她喜欢自然,她善于色彩......霜落枫林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油画,她的散文也有极强的画面感和层次感。征文中,当医生的云儿说平安无恙是福,做校长的林子说回家有灯是福,这便是她俩的幸福要义,真实而生动。
   还有获得二等奖的西拉木伦和获得荟萃奖的曲新同,这两位的名字可以与我的胞弟同义,我多次在北京的酒桌上与他们纵情拥抱、放声歌笑、开怀牛饮、共叙雀巢。他们俩也是同城好兄弟,是“雀之巢”北京办事处里月楼老大最可信懒和依靠的左膀右臂,特别是每每巢中美女进京时,接站送站、陪酒陪游总少不了这哥俩——因为西拉木伦的帅气逼人,因为曲新同的才气迷人,不晕不倒才怪呢——酒不醉人人自醉。他们也是“雀之巢”创建至今坚守时间最长的老鸟之一,如果有一天要写“巢史”,掌握在他们手中的史料一定最多。还有,两个人都是“北漂”的移民,一个来自内蒙,一个来自山东,所以他们共同具有北方人的耿直和率真,也共同具有创业者的坚韧与顽强。比较而言,西拉木伦的特长是口才和亲情散文,特别是讲他奶奶、姥姥、母亲、姊妹的故事,如诉如泣;曲新同的优势是外语和古典文学,经常出入语出惊人,高深莫测。他俩的征文一篇是其情切切的《给幸福一个解释》,一篇是其文绉绉的《人生的三种角色》,大俗大雅,却都是有关幸福的精彩诠释。
   还有获得优秀奖的晴翠儿和暮云开,这两位的名字应当出自白居易的“晴翠接荒城”和辛弃疾的“特地暮云开”,真是对仗工整,韵味绵长,所以我便乱点鸳鸯,把这两只毫不搭界的鸟硬塞在一个笼子里,“它们”的鸟名应当叫“唐诗”和“宋词”,作为他们的老友,我的名字也应改为“荒城南山月”。我与翠儿是手足之情,我们的父亲都是四野的,我们的母亲都是湖南的,我们互称老哥老妹妹近十年得一见,正是那种家人的感觉,她容我急躁,我任她顽皮。我与暮云是忘年之交,虽然仅限于巢中交往,但我欣赏他作文时的率真,感谢他“作嫁”时的热忱,惦念他在国外的孤单寂寞,分享他回归雀巢的快乐心情。另外,我和翠儿、暮云都是足球迷和业余体育评论家,曾在雀之巢的论坛上共创赛事专栏,指点体坛江山。翠儿和暮云还保持巢中的两个记录,一个是坚持时间最长的编辑(九年),一个是投稿距离最远的作者(非洲)。在他们的征文中,翠儿写老人的黄昏之恋,暮云写少年的青涩之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人生幸福的重要命题:爱情。
   还有获得优秀奖的夏日荷和获得推荐奖的西贝侯,这两个名字也让我倍感亲切,尤其我们之间的真切文情和深厚友谊更让人深深不能自拔,久久难以忘怀。我以为,在诸多幸福的理由中,被人阅读是一种幸福,被人读懂是一种大幸福,被人读懂且介绍给更多的读者是则是大大的幸福。因此,我是幸福的,在即将出版的一本文学评论集中,竟有近百篇“读我”的文字,其中就有夏日荷和西贝侯的精彩评论——他们的确读懂了我的人、我的文、我的心,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份恩情。而在夏日荷的文集和博客中,我也看到了西贝侯的评论文章《夏日荷花清又纯》以及一系列“赏荷妙语”,应当说,西贝侯是夏日荷最忠实的读者,当然也便是最权威的评者,他的这些文学评论不仅让我钦佩,也让我惭愧,比较我写给夏日荷的文学评论,他则更用心更动情更专注。当然,我和夏日荷也是西贝侯的铁杆“贝丝”,他的征文《幸福的滋味》就曾获得过我的好评:“原来幸福不仅有声有色,还有滋有味!贝贝高见”。雀之巢,就是这样一个彼此阅读和欣赏的“幸福项链”,其中不能缺少任何一颗心灵的珍珠。
   还有获得二等奖的李楚媛和获得推荐奖的屈瑛华,这两个名字和人物似乎有些共性:都是女人,都是文学女人,都是北方的文学女人,都是真名实姓的北方的文学女人,都是性情豪爽文心细腻的真名实姓的北方的文学女人。一方面,北方的女人大都不做作不矫情不掩饰不卖萌,这二位就是,注册网名也不用什么花儿月儿的,干脆就用实名制,文章里博客上也用不着回避自己的年龄和相貌(源于坦荡和自信),言谈话语也都直来直去,大大方方,尤其那位李楚媛,她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一定要说出来甚至骂出来,她的杂文和随笔极具揭露性和批判性,读起来痛快淋漓,那才叫过瘾。另一方面,文学的女人也大都有美好的梦想、细致的感情和难言的隐痛。譬如屈瑛华,又叫飘逝的落叶,两个名字代表了不同的生存状态:职场上她是轰轰烈烈的穆桂英,夜宴后她是凄凄戚戚的李清照,然而,文人不幸文学幸,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漫漫长夜,才酝酿出她的两本个人文集。两位的征文分别从“一对双胞胎”和“一碗麻辣烫”中体会为人母为人妻的幸福——爱与被爱的幸福。
   还有获得二等奖的夏正平和获得三等奖的刘福新,看到这两个名字我多少有点心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我的“债主”——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曾欠下他们两笔文债:他们一位是既无约也无偿却十分认真的给我写了篇非常感人的文学评论《父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的陌生人,一位是在网上多次向我索书,只因“地址不详”而至今没有收到《听剑集》和《检索黑人阿明》的老大哥。借此机会本人郑重承诺,也请诸位朋友转达我的诚意:只要二位把文集和地址给我,三日之内,定当平仓!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人在陌路,心同一巢,无论我们在那里,无论彼此多陌生,只要提起雀之巢,那便是我们很容易找到同志和朋友的“国际歌声”。这方面,我应该是诸多巢友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也是最幸福的人。在获奖征文中,我特别喜欢夏正平的《坐在金色秋天里的母亲》,当看到报亭里母亲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最后一本刊有儿子文章的杂志递出去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而刘福新的三篇获奖征文更让我看到人退休后幸福上岗的天伦之乐、天真之趣、天然之美——原来幸福就在身旁。
  
   还有同是做为本次征文评委的过去和永远与白翅若芝,那个时期,这两个名字在巢里出现的频率极高,作为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作为作者、读者和编者,她们要上班,要顾家;要生存,要写作;要参加征文,要担任评委;要奔波在白天,要苦熬在深夜。这样的幸苦我们不难体谅,尽管现在巢里很少看到她们的身影,但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过去和现在为了雀之巢无私奉献的作嫁者们,他们的美丽名字不仅留在这一本本雀之巢文学丛书里,也永远绽放在飞来飞去众多巢友的心头,经久弥鲜,经久弥香。幸福着他人的幸福,才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也是雀之巢的幸福理由。借此机会,我特别想对那些曾经奉献于巢中的斑竹、竹编、评论团员、特约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他们,特别是她们,无愧于幸福的使者和辛勤的园丁之美誉。苦,并幸福着,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真实写照。二位在征文中赞赏“陈嫂”那样乐观的女人,羡慕“杜鹃”那样单纯的女人,其实也是她们自己幸福着快乐着的理由。
   请记住这些美丽的名字和美好的四季吧:独上月楼中,一窗月色凝。特地暮云开,一米阳光彤。西望木伦河,山在大漠东。过去和永远,云儿恋春风。于湘孪灵湘,福新胞新同。小池夏日荷,大潮夏正平。短剑西贝侯,牧野须长弓。岳桦飞白翅,霜落枫林红。楚媛佩瑛华,晴翠接荒城。红梅傲风雪,寒梅香愈浓。如此便是一只落在青春枝头的老鸟幸福的回忆和回忆的幸福:成熟是幸福的理由,年轻也是幸福的理由;感悟是幸福的理由,回忆也是幸福的理由;坚守是幸福的理由,创造也是幸福的理由;高洁是幸福的理由,平朴也是幸福的理由;爱人是幸福的理由,亲友也是幸福的理由;收获是幸福的理由,奉献也是幸福的理由;美丽是幸福的理由,安康也是幸福的理由;笔下是幸福的理由,路上也是幸福的理由......很快就要过雀之巢的生日了,这些文字权当礼物送给它:生日快乐,快乐一生!
   (原创)

共 581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雀之巢文学丛书”出现是雀之巢十周年的礼物,文字让文友相聚在雀之巢,这就是“幸福理由”。征文获奖者与评委都写进了雀之巢的功劳簿,回忆也是幸福的理由;坚守是幸福的理由,创造也是幸福的理由,只要自己感觉快乐的就是幸福。作品构思新颖,语言流畅,生动自然,感情饱满,情真意切,结尾更是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精彩的作品,文字的盛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5-16 07:28:47
  欢迎赐稿,期待新作。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05-16 08:19:33
  当年榕树雀之巢,有如梁山聚义厅,各路英雄,汇聚一堂。是不可复制的美丽,难以逾越的高峰。谢谢闲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