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旧时光里淘真情(散文)

精品 【家园】旧时光里淘真情(散文)


作者:谷泉叮咚 童生,5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8发表时间:2020-05-18 17:18:42

【家园】旧时光里淘真情(散文) 凡是认识我母亲的人,都说她是一个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几乎不会发脾气,尽管别人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她也就一笑了之,从不计较。于是在她和我奶奶的关系中永远都是那么和谐。
   母亲年轻的时候,奶奶还没有到老年,那时候小叔小姑都还没有成家立业。于是母亲感觉奶奶最需要的是钱,这样以来母亲每月开工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二十元钱送给奶奶。二十元钱,现在看起来是小钱,但是当时母亲的工资是五十元,这就是说母亲拿出工资的百分之四十送给了奶奶,于是奶奶手里头就从来不缺钱。这样奶奶养育了小姑小叔,还给他们筹办了婚礼。在小叔结婚的时候,母亲一次性拿出五百元,让奶奶为小叔办婚事。父亲在家里不管钱财,他一直都是甩手掌柜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叔小姑都成家立业了,奶奶成了孤独的空穴老人。于是母亲除了每月给三百元钱以外(这时候母亲的工资提高了,所以母亲给奶奶的钱数也增加了),感觉奶奶最需要的是“陪伴”,于是经常去奶奶那里陪着奶奶说说话。我当时不理解,母亲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与一个字不认识的文盲奶奶有什么话好聊的呢?母亲几乎每周都去奶奶家聊天、做家务,我感觉母亲真有耐心。有时候,也为母亲深感难过,母亲的时间很金贵,她在私立学校当代课教师,每小时的报酬都是用百元计算的,可是陪着奶奶聊天却分文不取,甚至要小心谨慎地聊奶奶喜欢的话题,哪一句话说得不对,还冒着“不孝顺”的风险。我感觉母亲做一个好媳妇真是太难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的散文《听婆婆讲那过去的故事》发表在《烟台晚报》上,我才明白母亲是在听奶奶讲家族的历史。母亲把和奶奶聊天的内容进行了筛选,从那些絮絮叨叨的聊天中,筛选出来家族历史的精华,将其写成散文发表在报纸上。这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子孙后代都有教育意义,于是我给母亲的行为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旧时光里淘真情”。母亲似乎在和奶奶的聊天中,发现了写作的金矿,她的作品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家族的兴旺有赖于祖国的强盛》《新来的媳妇到芝罘》《难忘婆婆的拿手好菜》《难忘烟台海鲜味儿》等一系列的散文作品先后出炉了!母亲俨然成了家族历史的作家,她了解的家族发展史比父亲还要多。她甚至编撰了《民生胡同张家家谱》,给我们每个子孙一人一份,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母亲不仅仅是用“陪伴”来孝顺奶奶,同时,她还特别孝顺家族的百岁老人——大奶奶。大奶奶是祖父的嫂子,是我们家族辈分最高的老人,她享年一百岁。母亲经常把自己写的家族历史故事读给大奶奶听,大奶奶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她经历的事情多,她给母亲讲了许多家族的历史,还给母亲演示了鲅鱼水饺和芝罘片片的做法,于是母亲便写作了散文《大妈家的鲅鱼水饺》,并且获得了芝罘区的文艺创作奖。在这篇文章中,母亲讲到了我们家族在芝罘区开武馆,押镖到南韩的故事。这件事在当时的芝罘传为佳话……
   通过这些故事的挖掘、整理和写作,母亲从一个大学老师华丽转身为一个“芝罘区的知名作家”。母亲在孝顺奶奶和大奶奶等长辈的过程中,收集了许多家族历史故事,同时开拓了写作的路径。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母亲还写了外婆家族的故事,以及外婆的成长史,最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挚爱亲情》的写作,这本书在香港传媒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瑞士发行五千册,受到海外孔子学院学生的追捧。(其实《挚爱亲情》这部小说,母亲是在江山文学网站首发的。母亲是2016年过生日的时候在江山文学网站注册的。现在已经是签约作家了。共计写了四部长篇小说)。通过这件事母亲认识到,家族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它是在民族历史的大环境下演义出来的。比如抗日战争中,家族经历了什么变故,谁参加了八路军等等,这些都和民族的历史分不开。因此,这也是一份厚重的家国情怀。母亲整理这些故事和资料意义非凡,她不仅自己受到了教育和启发,而且用作教育子孙后代的资料,经常讲故事给孙子辈的孩子们听。我知道母亲的纪实文学《父亲的抗战》将近两万字发表在《胶东文学》上;母亲的散文《父亲在晋察冀边区的初恋》发表在内蒙古自治区文联的刊物《草原》上;我还知道母亲的散文集《静夜思》由香港传媒出版发行。这一切都是母亲“陪奶奶聊天”的收获和成果,为此,我感觉母亲是一个高水平的孝顺媳妇。对于这一点,父亲总是引以为豪,他说,这辈子做了许多投资都是失败的,只有娶了我母亲为妻是购进了最大的潜力股,一辈子受益匪浅。
   2017年,母亲和父亲都退休了,母亲将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历史故事总结出来,写了一部小说《教坛风云》,首先发表在在江山文学网上,现在阅读量已经超过20000人次。后来又在《当代文学海外版》连载,受到海外学子们的喜欢。母亲自从成为江山文学网的签约作家以后,写作的劲头更足了。母亲还打算将奶奶和大奶奶的经历写成纪实文学《两个百岁老人的人生》,其实奶奶和大奶奶经常与我们聊起1949年以前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那是“陈谷子烂芝麻,”没有人当回事,只有母亲,她在那些貌似“陈谷子烂芝麻”的絮絮叨叨中,发展了闪光的金子。所以说她是“独具慧眼”。母亲写的中篇小说发表在《奔流》头版头条,并且获得了第十五届烟台文艺创作奖;母亲写的中篇小说《乌兰察布之恋》获得了“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征文大赛二等奖。”这些成绩对于一个年近70岁的业余作家来说,是可喜可贺的。可是母亲并不满足,她还在继续学习写作技巧,阅读文艺评论和当代的优秀小说作品,励志将自己的小说写得更好。
   去年腊月,百岁老人大奶奶去世了,今年三月份,93岁的奶奶突然卧床不起,这一切变故对于别人来说,没有特殊意义,但是母亲却感觉时间更紧迫了,肩上的担子重了,她想在奶奶的有生之年出版张家的家族历史小说,作为送给奶奶的百岁生日礼物,于是母亲正在加紧构思和写作。我相信母亲会成功的,她这辈子想做的事情总是能够付诸实践。母亲的退休岁月实现了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我希望她写作也自由,希望她在旧时光里淘到更多的真情。祝母亲健康快乐生活,优雅的老去,用创作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花!
   夜,已经很深了,母亲房间的灯还在亮着,她又有什么灵感了吗?我站在母亲的门口,默默地祝福她健康长寿,完成自己的心愿。(本文作者:张浩斌写于2020年5月17日深夜)
  

共 2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涵,深情感人的文字。文中生动详实地再现了母亲对祖辈的孝顺,更难得的是母亲从对长辈的关怀聊天中了解到许多祖辈的故事,母亲记录下这些亲情往事,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让母亲这个大学理工教授也成了一个文学作家。作者从儿子的视角,感受到母亲是旧时光里淘真情。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0-07-28 07:22:33
  这是一篇很抒情的散文,整篇是满满的正能量,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会有来自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尘世的微光,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温暖,我们会用永远铭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2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0-07-28 07:28:53
  这是一篇很抒情的散文,整篇是满满的正能量,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会有来自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尘世的微光,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温暖,我们会用永远铭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3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0-07-30 17:14:23
  感谢各位文友的鼓励和鞭策,我愿意好好学习写作,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虽然说写作是一次孤军之旅,但是,我分明听到了文友们的摇旗呐喊,前进吧,我们会去的最后的胜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1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08-31 14:11:13
  如饥似渴的时刻遇到一本好书,妙极了!
   以前,我总是感觉自己的感官比较迟钝,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写文的料子。最近看了舒明月的书——《大师们的写作课》,突然感觉“相见恨晚”,原来写作跟绘画一样,需要一点一滴地学习。比如我以前无论看见什么花,就会说一句“哇,好漂亮啊,真香啊,真美啊!”于是特别记恨陈荒煤和张洁,奇怪他们怎么那么具有观察力,把我笔下普普通通的白玉兰写得那么独特,那么迷人,那么动人心弦!
   原来啊,舒明月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通过《大师们的写作课》这本书告诉了我。那就是花“景语”为“情语”四步法。舒明月老师绘图说明了四个关键点,并且解释了四点之间的关系与操作。还举例说明了一番。举出了《植物名实用图》等古典书籍的参考价值。最后提出来参考书目。于是我心里突然亮了,感觉再也不拍写花的作文了,突然对世界上所有的花朵观察得仔细又抒情。这种美妙的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
   再比如,美味食品的写作,或故事小说或散文都可以参考一下做菜的书籍。他写道,张春的《各种普通食物的最好吃时刻》是我们写食物的必要参考书。一句话,点醒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徘徊不定的我,我一下子学会了所有美味儿的写作方法。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大师们的写作课却是与众不同。
   5月份去河南鄢陵,第一次见到了著名散文家王剑冰老师,听了他的讲课,我不经感叹“喔,原来好散文是这么写的。”从此我的心随着王剑冰老师的脚步开始丈量祖国的大好河……
  
太行飞剑
1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1-30 21:22:07
  最近,最小的孙子贝贝写了一篇有关爷爷的作文,让我非常感动,爷爷离开的时候,贝贝还没有上学读书,我以为他对爷爷的印象不深,没想到他笔下的爷爷竟然是那么真实,看来贝贝与爷爷的感情还是挺深的。
   大孙子宝宝早已经走进爷爷的书房,开始研究世界历史和社会科学,有一天,我发现他在阅读《第一财经》这本杂志。爷爷如果天上有知,他一定很欣慰,因为他最喜欢孩子们早一点对财经问题感兴趣。大孙子宝宝对我说:“奶奶,我通过读这本刊物,明白了一个道理,制造业在经历了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三个时代之后,下一个阶段应该走向智能化,2025年以后的中国将会出现许多没有员工的车间,那里只有各种高科技全自动化的设备在作业区工作,这就是第四次产业革命,这就是未来的工厂模式,而我的责任就是管理这样一个高科技的工厂。”
太行飞剑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