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暖】剃头匠(微小说)
旧时,管理发的师傅叫剃头匠,杨威的父亲就是。在杨威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拖拉着一条腿,拿着推剪剃刀,弯腰佝背给客人理发剃须。
杨威平时是不去父亲店里的,他怕父亲逼他学剃头。父亲不介意杨威对自己职业的不敬,没事还拿杨威开玩笑,说杨威小时候抓周,“官印”和“元宝”都不拿,硬握着剪子不松手。还说杨威的手指细长,拿剃刀稳当,天生就适合做个剃头匠。
杨威有学要上,自然不会做剃头匠。却在小学的时候,差点因为父亲的职业和同学打一架。这事也不能怪杨威,是一名叫冷锋的同学主动挑起的。生在干部家庭的冷锋,在班里看不起杨威,认为杨威除了学习好,没什么可骄傲的。并学着杨威父亲走路的样子,对同学们说,看看他父亲,就是个瘸子,整天拖拉个腿,给别人剃头滑稽极了。
这话传到杨威的耳朵里,可把杨威气坏了,当面找冷锋对质。
“冷锋,你说谁爸是瘸子?”
“是你啊!你爸拖拉个腿,不是瘸子,是什么?”
“我爸是战斗英雄,不许你这样侮辱我爸。”杨威握紧了拳头,脸红红的,不知道嘴里怎么会冒出这样一句话。
“战斗英雄?杨威,你骗谁啊!谁听说过战斗英雄没工作,专门给人剃头的吗?”冷锋哈哈大笑起来。
杨威两眼喷火,像个斗架的公鸡,冲着冷锋大喊:“不许你侮辱我爸,我和你拼了。”一下子冲了上去。
围观的同学赶紧将两人分开,并有同学迅速告诉了李老师。
在李老师面前,杨威羞愧地不敢抬头。
李老师叹了一口气,拍了拍杨威的头。说:“孩子,记住。你爸爸是个英雄,他虽然身有残疾,却不要国家养活,也不求别人施舍,凭自己一双手,养活一家人,不容易啊!你回班可以说爸爸是个战斗英雄,老师会帮你的。”
在当天的课堂上,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杨威的爸爸老师认识,他家所在的居委会王主任是老师的朋友,知道杨威家的情况,王主任说杨威爸爸是参加过老山前线战斗的,那条伤腿是战斗中负的伤。最后告诉同学们好好相处,要学会尊重长辈。杨威在底下坐着,眼睛里泪花点点,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的残疾,是老师帮他圆了谎。
杨威到底没有接父亲的班,而是学了医。手里握的不是剃刀,而是手术刀。父亲在杨威接到医学院通知书的那天中午喝醉了。一边喝酒,一边说,咱这手艺传男不传女,可惜到了我这一代要失传了。罪孽啊!
杨威笑了。他赢了,谁说抓周拿了剪刀,就一定做剃匠啊!
杨威在医院工作兢兢业业,现在成了所在科室的主任。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让老父亲看到自己的成功,记得父亲临终前,流着泪和自己说:“孩子,你是对的。做医生比剃头匠体面多了,咱这手艺不中用了。现在大街上剃头的,大多不进理发店了,改去什么美容院了,头发染得花花绿绿的,真不像样子。以前师傅都是男的,哪有女人给男人剃头的?爸爸是跟不上时代了!”头一歪,就走了。杨威心里空落落的,鬼使神差留下了那一套剃具,没有让它们与父亲一起下葬。
新冠肺炎越闹越凶,开始有人死亡了。杨威和同事们严阵以待,每天进入工作间,都全副武装,口罩、防护服、手套,一样不能少。
“今天又有两个死亡病例。”护士小丽说。
“通知家属了没有?”杨威问。
“有一人是流浪汉,口齿不清,被巡警送来后确诊的。寻找不到家属。”小丽回答道。
杨威愣了一下,“哦,那就直接通知殡仪馆吧。”
“不,等等。”杨威像想起了什么:“流浪汉也是人,没有家人,也要体体面面地走,那头发胡须也该理理了。”杨威自言自语道。
“可谁愿给死人理发啊!再说,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刻,到哪找人啊!”小丽说。
“我来。”
杨威脱口而出。
他想起了父亲,那年街道失火,一家三口烧死了,没有理发店、美容院愿给死人修发洗容,因为给死人修容,以后谁还找你理发,不吉利啊!于是,街道主任没办法了,找到了闲居在家的父亲,老人家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就去了,临走一分钱没收,从此封了剃具。
“该给剃具解封了,让我也做一回剃头匠。”
杨威在心里默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