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屋脊之行(散文)
农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今年清明过去了20天,寒池山上还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小满过后,我和友人再次登寒池山,享受远山的悠闲,静观屋脊的风云。
一
利川城是湖北省海拔最高的城市(海拔1080米),境内的寒池山主峰海拔2041米,如擎天巨柱耸峙在利川城东北边,被称为“利川屋脊”。寒池山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山上全年约有100天积雪,7月最高温度为28摄氏度,12月最低温度为零下18摄氏度,平均温度为6摄氏度。据《利川地名志》记载:寒池山原名含石山,因主峰东侧岩壁间有圆孔,其中突出一段圆锥形石柱,横伸三尺,状如口含,故名含石。后来根据此山气候寒冷,溪沟成池,改名寒池山。
“云绕含石(池)巅,观瀑银杏边,吆喝峡谷应,银河挂见天”。古人留下的这首诗,赞美了寒池山上山下的自然风光。
登临寒池山的最高峰,远望群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几年落户的庞大风电机群,在群山迎风起舞,打破了寒池山上的静谧,也改变了山上的原始状态。
寒池山上春迟秋早,四季景色迷人。春天,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树枝上的嫩芽、花骨朵儿还紧紧地“赖”在叶苞里,不愿露脸;坝上已经犁耙水响,山上的人们还悠闲地围炉烤火。
炎炎夏日,凉风吹拂在脸上,感觉浑身凉爽,这个季节到山上休闲避暑,那真是最佳的选择。每到这个季节,上寒池山旅游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绿色的度假营地上,一个个碧绿色的帐篷,就像草原上的蒙古包。入夜,熊熊篝火在山谷里燃烧,青年男女们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土家摆手舞,唱起了悠扬的家乡民歌《龙船调》,细品柏杨豆干,开展团建活动。夜深人静的绒绒草地上,露营的帐篷里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驴友们聚集在一起,翻看品评手机里和笔记本电脑里的摄影图片。
冬天,寒池山上漫山遍野银装素裹,一棵棵雾凇点缀在冰雪世界,漫山的树林披着冰凌雪粉,北风呼啸,天地一片混沌。雪堆上偶尔飘出袅袅炊烟,走近了才发现积雪深处有人家。悬挂在岩壁上的是一排排指天接地的冰凌,岩壁下面是一座座冰塔,在阳光下玲珑剔透,简直就是一幅幅冰雕艺术品。
当然,最美莫过于寒池山上的秋天,那些湿地坝子上,迂回曲折的潺潺溪流,被开始泛红的山茶树、刺梨树遮挡得严严实实,树林、草地由青转黄,由黄转红,深浅不一:红的娇艳、黄的亮丽、绿的柔和,放眼望去,远山近岭五彩缤纷。漫步蓝天白云下的湿地草场,马、羊、牛群散落其间,悠闲地自由牧放,草场里牧铃叮叮当当,灌木林间各种鸟儿叽叽啾啾。吃饱喝足的老牛,沐浴着温暖的秋阳,静卧在草地上闭目养神,积蓄过冬的能量。来到这秋高气爽的“世外桃源”,只有身居闹市的人们才能够感觉这一份难得的安宁和恬静。
二
大自然还给寒池山造就了许多奇妙的地质景观。主峰东南边的罗圈岩形如铜锣卷边,在群山中“圈”出一大片凹形地带取名罗圈坝。因坝子里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略微平坦,物产丰富,被称为寒池山上的“小江南”。
罗圈坝里最抢眼的是那座古民居院落。整个院落占地约2000平米,穿斗式木质结构的大瓦房,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四合天井,四周是吊脚楼,前面大门的屋顶立着出一个长10余米、高3米的楼台,门前一排挺拔的柳杉直指苍穹,给这座古宅院平添了几分威风。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院落是地主李代仲的住宅。李代仲为了在寒池山显耀门庭,专门请来修建大水井李氏庄园古建筑群的掌墨师黄开益主持设计建造。据罗圈坝的一些老人讲,李代仲虽然是罗圈坝上的地主,但在寒池山上这个苦寒之贫瘠地,李代仲家也并非万贯家财。为了修建这栋楼房,一家人还得省吃俭用。房屋刚落成,李代仲还没来得及喜迁新居,新中国解放了,古民居院落成了村里办公室和学校,并列入利川市文物保护单位。几年前一场火灾将老屋的西院烧毁了。
寒池山西南边有座鹰嘴岩,无论你从哪边眺望,都活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关于鹰嘴岩的来历当地有多种传说,比较一致的是张果老在寒池山西北边的尖刀观修炼时,将一只桀骜不驯的雄鹰点化在寒池山,变成了这座威风八面的鹰嘴岩。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寒池山是清江和梅子水的重要源头之一。山上溶洞众多,除了“含石洞”,在西北边龙桥河峡谷里还有有两座溶洞形似鼻孔,涨水月份,鼻孔内流出两股清泉。寒池山海拔最高的山峰下面的平地里湿地冒出一股泉水,终年四季不干,寒池山西边的河流名叫高渡河,是大水井龙桥河的源头,河水钻出龙桥流注入梅子水,流进重庆市境内的龙驹河。如今寒池山上的高渡河已经筑坝蓄水,成为柏杨坝集镇和一些村落的安全饮用水源地。寒池山东南边的河流名叫长碥河,流经罗圈坝进入见天坝的鱼皮泽峡谷,在雪照河注入清江。
三
寒池山地上地下资源丰富,人们向大自然的索取也从没有间断。寒池山上先后兴办过硫磺厂、集体农庄、造纸厂、药材场、萤石场、高山蔬菜基地等等。
寒池山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煤、萤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硫磺矿蕴藏量达2000万吨。解放前奉节县就在山上开了硫磺场,1952年寒池山划归利川县柏杨坝区管辖,寒池山上的奉节县夔门硫磺厂也更名为利川县国营硫磺厂。1956年,硫磺厂的工人由150人增加到3500多人。这么多人一下子涌上山,有的只能住岩洞,搭树棚。在寒风怒号,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们心里却感到暖和,他们为自己能够成为国家的产业工人而无比自豪!那年代,一些被划为右派的知识分子也被“发配”到寒池山硫磺厂劳动改造,在“雾蒙蒙,雪茫茫,风吹油竹见茅房”的寒池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后来寒池山硫磺厂转为乡镇企业,生产规模逐渐缩小,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寒池山上的硫磺炉子才熄火,几十年的硫磺开采冶炼,至今在一些矿区还可以看到废弃的硫磺砖炉和炉沟,留下满目疮痍。
如今,呼啸的北风、严寒的气候也成了寒池山的优势资源。中广核在寒池山上投资6.25亿元,安装35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是利川境内目前首个单机容量最大、一次性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寒池山是名贵中药材的宝库,有党参、当归、天麻等两百余种药材。党参是寒池山上产量最大的名贵药材,特别是前些年“恩施板党”在市场上名声鹊起,与恩施板桥一脉相承的寒池山上“借风行船”,大力发展党参,很快形成气候,很多人家成了殷实户。由于寒池山上的党参产业完全依附于恩施板桥,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以至于“板桥一打喷嚏,寒池就患感冒”,直接导致了寒池党参产业慢慢走向萎缩。
近几年,寒池山上利用高山气候开发反季节蔬菜“短平快”产业,在山上出现了“遍山萝卜撵党参”的怪现象,虽然萝卜与党参的价值没有可比性,结果硬是让贱如猪草的萝卜挤占了名贵药材党参的地盘,这大概就是市场这个“指挥棒”的魔力所在吧!
不过任何事物都逃不脱“物极必反”这一规律。受经济利益驱使,寒池山在过度开发蔬菜产业的同时,对山上独特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寒池山是恩施州典型的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之一,总面积约3000公顷,这里曾拥有上万亩原生湖北海棠(省级珍贵树种)群落,远远望去,好像地上盖着厚厚的绒毯,近看是一幅幅水墨丹青画。
近年来寒池山上大规模发展蔬菜,成片原生湖北海棠群落被采伐,大面积湿地一夜之间在隆隆的挖掘机声中被翻耕成土地,种上了萝卜。2015年,州政协委员上山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利川市寒池高山沼泽湿地保护》的提案,呼吁加强寒池山湿地保护,严厉制止在寒池山上毁林开垦。提案还通过寒池山毁林开荒,破坏湿地的行为,警示人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这个提案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依法打击了寒池山毁坏湿地的违法行为,抓捕了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林业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全面修复寒池山湿地生态环境,力争用五年时间全面恢复寒池山湿地生态环境,还寒池山一个健康的“地球之肾”,守住寒池山这块高山湿地生态公园的金字招牌。
如今,寒池山上的大面积湿地已经全部退耕还林,深蓝色的天空下,新栽植的几千亩海棠白花绽放,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颜色,一阵山风吹过,好似白云在山谷里飘荡;漫山遍野的云杉和银杏树叶一片嫩绿,各种景色争奇斗艳,装扮着利川屋脊风光。

早安[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