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七律·咏物篇(古韵四首)
摘要:平水韵
一、咏松
云巅沟壑自相宜,青簇枯骸各有姿。
品性由来知韧拔,行藏亘古见清奇。
苍苍多向出尘处,落落无妨傲骨时。
雨雪冰霜等闲过,岁寒作友寄深思。
二、咏竹
横斜溪岭钓云竿,叠叠光阴簇簇攒。
万古春风滋傲骨,千秋翡翠伫山峦。
临霜有节精神在,破暑留姿处士看。
一笛知心闲雅起,便教郑燮画无完。
三、咏柳
垂垂万缕钓云水,凭任清风乱剪裁。
携燕多将华岁绾,弯腰只待客人来。
花凋时作断肠雪,荷艳还为赏榭台。
枉却渡头相折处,依依惜别莫看回。
四、莲花
夏开秋敛最嫣然,素质由来不计年。
艳叠平湖花岁岁,香飘十里叶田田。
任凭俗事随时改,惯著仙衣尽日妍。
羞煞游人无限憾,修为一世逊青莲。
(作者网名/忘忧·清荷)
【编者按】一组咏物七律。《咏松》,“云巅沟壑自相宜,青簇枯骸各有姿”,首联刻画松的适宜环境,高与低,足见其极强的适应能力。且以形态表达其神韵,青与枯,也各有独有的傲然风范。颔联和颈联赞其韧劲和清高,尾联借松喻心达意。《咏竹》,首联描述了山间溪边的竹之灵动景象。颔联和颈联吟咏了竹傲立于天地间的傲姿神采。“一笛知心闲雅起,便教郑燮画无完”,尾联借物兴意,似在挥手间。郑燮,郑板桥也。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诗文以此借意表达竹之雅兴。《咏柳》,首联描述了柳之柔姿神态。“携燕多将华岁绾,弯腰只待客人来”,颔联借形表意,表达热情之举。颈联转意,尾联契合颈联之意,借折柳表达依依惜之情。诗文,一来一回,一气呵成。《莲花》,诗文描述平湖莲花盛开、十里香飘的景象。诗文借莲喻心,表达修心当如莲的心境。四首七律,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古色清新,运笔自然,意境优美。问候诗人,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6-02 16:15:25
喜欢侯平老师的诗词,大气,写山有气魄,写水有灵动,写人有感情,写景有美色,写物有内容。好诗,珊瑚欣赏学习了,但是就是学不会,写不来,那是因为珊瑚太笨。
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问好老师,遥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