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寻】带着婆婆去旅游(散文)
一
今年五月下旬,为了让在老家孤独的婆婆有个好心情,爱人把婆婆接到了我们家中。一直拒绝出家门的婆婆态度也突然有了转变,把她养了多年的老母鸡杀了,带到了我们家。一大锅的炖鸡,美美地芳香了我们的味蕾。
在我们家的日子里,婆婆和以往好像变了个人。原来她有公公作伴,可以结伴出门散步,而今,即使我们要和她一起出去,她总是摇头说,哪也不想去。在爱人的一再说服下,才答应搬着小马扎出门坐坐。在外面坐不了一小会儿,便慌着回来。她喜欢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喜欢躺在小屋里睡觉,喜欢清晨独自出去散散步。可有一天,她早晨出门后迷了路,在街上转悠半天,被一位好心的邻居领到小区。回家后,爱人埋怨道:“妈,您以后散步不要远走,就在大院周围转转就行了!”
婆婆像做错事的孩子似的答道:“是,我以后早晨再也不出门了!”
等到晚上,我带着她到我做操的生活区广场,让她坐在广场的板凳上,等我做完操一起回家。可后来,婆婆也不愿意跟我一起出来了,还是独自在家,从小屋到客厅,再就是床上,蹒跚的脚步,在屋里挪来挪去。看得出,她也很郁闷。
我对爱人说道:“咱妈也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去外面和邻居坐着说话吧,怎么总是赖在家里不出门?”
爱人说道:“院子里她认识的人不多,熟人见了,说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她听着也怪难受的!还不如让她在家看电视呢!”
我想想说道:“要不这样,我们这个星期天开车出去转转?让她换个心情?”
爱人说:“好啊,我也有这个意思。看咱妈在家里怪无聊的,正好让她出去散散心!”
其实,我想带婆婆出去旅游,是有原因的。想当初母亲在世时,我曾经想带母亲去旅游,那时,总觉得会有大把的时间来行孝。不料,愿望还未来得及实现,母亲突然离世,使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子欲孝而亲不在”那种无法拟补的痛。因此,在公公最后的日子,我和爱人带着他游了很多地方。如今,带婆婆出去旅游,也是要及时行孝,不再给自己人生留遗憾!
到了晚上,爱人对婆婆说:“妈,琴说星期天开车带着你出去转转呢!愿意去吗?”
婆婆眼中露出欣喜的目光:“行,我愿意出去。”
婆婆高兴了。爱人又问我:“咱们去哪里玩呢?登山?妈上不去!看海?太远了!”
我说:“不要去远路,只是在附近景点转转,一天回来最好。”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悠扬的戏曲声,是前栋楼的一户人家在娶媳妇。听着耳熟的《朝阳沟》唱段,婆婆禁不住跟着曲子哼唱起来: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绝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听着婆婆的唱声,我灵机一动,马上有了主意:“要不,咱去朝阳沟吧!那里的景点听说很美,咱妈一定喜欢!”
“对呀,那个地方山不高,只是平坡,咱妈准能走得动!”
爱人来到婆婆身边:“妈,咱明天去朝阳沟转转吧!”
婆婆迷茫地问道:“朝阳沟?是戏里唱的朝阳沟吗?”
爱人回答道:“对呀!就是戏里的朝阳沟。那里有银环和栓宝住的房子,还有二大娘的房子,好多戏里的景您都能看到的!”
婆婆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还真有这个地方啊!我认为都是假的呢!行,明天去看看吧!”
看着婆婆高兴的样子,我心里踏实了!我忙着准备路上吃得食物。爱人看着我填满一袋子的咸鸡蛋、西红柿、黄瓜、甜瓜等零食,嘱咐我:“不要带多了,到时我们尝尝武安的风味小吃,武安炒面,很好吃的。”
万事俱备,只等着明天天亮,我们上路了!晚上,婆婆小屋的灯光一直亮着。婆婆在床上翻来覆去。估计,她的心情也在激动中。
二
第二天清晨,我们搀扶着婆婆坐上了自家车。爱人驾驶车缓缓驶向郊外,向着城市的西郊县——武安方向驶去。
出了繁华的闹市区,空旷的郊外公路视野开阔起来。常年待在家中的婆婆心情也随之欢快起来。车开过一望无际的平原路,经过一个又一个岑寂而孤单的村庄,白云在空中荡漾,蓝天下,路旁的农村房屋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婆婆望着路边一排排的新民居,感慨地说道:“这东西边就是不一样。咱们那里房子比这里高,这边房子看着那么低!”
我忍不住乐了:“妈,您看着低是因为马路位置高了,其实人家的房子也不低的!”
车行驶上刚刚通车的武安旅游专线。这条马路修建得非常壮美,路两边是空旷的视野,远处山峦叠嶂,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一起一伏地跟着赛跑,有时在群峰之上,又露出一座更隽秀的山峰,山峰欲含欲露,宛如一幅幅熏熏然然的水墨画,陶情冶性,令人颠倒。车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身入美景,美景醉心。
婆婆走得最远的路便是东北哈尔滨老姑家了。可当时坐的是火车,又是深夜,哪能这么近距离看到山峰呢!她眼睛顿时不够用了,不停地指着远处的山峰说道:“看,这座山像一只大公鸡。”“瞧,那座山像个棒槌。”“那边那座山像顶僧侣的帽子。”“啊!看那边那座多像弥勒佛啊!”“这座山好,山上绿油油的,那座山怎么光秃秃的呢!”指指点点中,她激动得像个孩子,心里像灌了蜜,眼睛闪着泪花,眉角含笑,脸上泛着红光,她心里该有多么幸福和快乐啊!我为她感到欣喜,感到快慰。婆婆的情绪感染了我,车行一路,我们欢声笑语洒落一路。
三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武安西北方向的管陶乡朝阳沟,这里距邯郸市90公里,距武安市65公里,原名叫列江村,是著名剧作家杨兰春的故乡,戏曲《朝阳沟》故事发祥地。他当年正是根据这里的环境,人物原型,编剧的《朝阳沟》。此剧一出笼,立刻红遍大江南北,耳熟能详的唱段妇孺皆能哼唱,成为流行在中原大地大街小巷的戏曲。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故事情节,再加上豫剧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得这部作品享誉全国,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历经数十年,影响了几代人,经久不衰,这在中国的戏曲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而剧中人物银环和栓宝更是成为那个时代的楷模,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车,在临近村子的山路上七拐八拐,到了朝阳沟的山门前。眼前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两层仿古式牌楼。牌楼飞阁流丹,流光溢彩,雕龙画凤,金碧辉煌,气势雄浑。远远望去,整个牌楼在山间巍峨高耸,浑然天成。牌楼上书“中国朝阳沟知情博物馆”,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穿过牌楼门洞,走进村子里,来到一个空旷的小广场上,这里四面环山,山浪峰涛,层层叠叠。陡峭的山壁像是刀刻似地,露着一道道岁月的痕迹,耸立在四周。
爱人把车停好。我们搀扶着婆婆上二十几个台阶,走进了游客服务中心。在大厅里,让婆婆在座位上休息,爱人和我去买票。
景区很人性化,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凭身份证免门票参观。婆婆听说她不用买门票,脸上乐开了花。听说有付费的电动车小客车接送游客,爱人和我商量:“如果光咱俩,步行进景区最好,可一路赏花观景,欣赏山沟的好风光;但咱妈偌大年纪了,怎能经得住劳途之苦呢!我们一起坐车吧!一切以咱妈为重吧!”我点头称是。
从游客服务中心到主要景点,五华里的路程,平坦的山间小路,车速很快,路途的景色瞬间而过。望着路两边不断闪过各种美景,我们如同穿越在水墨画的长廊里。没能近距离欣赏,我心中有点遗憾,暗下决心:回来时步行回来,好好欣赏一下朝阳沟沿途的风景。
不一会儿功夫,朝阳沟的街景呈现在眼前。街面别致而整洁,石头垒墙,碎石铺路,青灰色的石头房子掩映在树丛中,清秀幽静,如仙境一般。
下了车,爱人搀着婆婆,一步步沿着小山坡而上,在山坡小路走了百十米的路程,就到了二大娘旧居。拾阶而上,走进石头砌成的小院、房屋,看着里面简朴的家什,耳边响起二大娘那爽朗的笑声,影片中她那热情好客,快人快语,性格爽快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我扶着婆婆走进二大娘的卧室、厨房,婆婆摸着那些灶台、桌椅、板凳、土炕、家具,感慨地说着:“那时候她们的生活也是够艰苦的啊!”是啊,从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家当中可以看出,当时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可正是这艰苦的环境,才造就出勤劳朴实的朝阳沟人民,也才有银环和栓宝这些血气方刚的知青们来到这片广阔天地,开始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壮举。他们是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正是他们当年的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朝阳沟。
走出二大娘旧居,接着往村里走。一条小溪在路边缠绕着高台上的座座农家小院,清一色的石头房色彩和谐,古朴端庄,院门外平台上安放着石磨石碾,石桌石椅。李支书高大的雕塑耸立在一高处,他右手拿着一个喇叭,左手拿着一本书,好像在向村民们做报告,宣讲党的好政策,号召村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中去。他那慈爱的脸庞浮着微笑,深情的目光遥望远方,仿佛看到了朝阳沟美好的未来。
在银环和栓宝居住的院门前,有一座小木桥,桥下是顺山而下的小溪,溪水发出悦耳的流水声,好像在拍手欢迎我们远方的客人来家做客。穿过小桥走进院子里,端端正正的石头房子,四四方方的四合院,幽美恬静。走进房屋,只见正中央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桌子上摆着收音机、大方镜,方正的桌子上,斑驳的油漆中,留有过去时光的印记。环顾四周,放线机、织布机、板凳、箱子、衣柜,茶壶、暖水瓶等这些生活工具和旧家什虽是旧时代遗留物,却依然闪着光泽,守候在房间的每个位置,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银环和栓宝的剧中照片悬挂着在醒目的位置,银环靓丽,栓宝帅气,他们当年正值青春岁月,怀着建设一腔热血,把美好的青春芳华奉献给了偏僻的山村,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婆婆摸着粗布单子,看着织布机,啧啧称赞:“这可是电影中的故事,可咋看着跟真的一样啊!”她的话逗得满屋游客都笑了。是啊!身在其中,看着屋里场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谁能说他们不是屋中主人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院子里还有栓宝父母旧居,巧珍旧居,红色展览馆,厨房。四合院里每个屋里都留有那个年代的生活用具,活生生地把一个时代农民家庭的缩影展示给现代人。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不仅能感受到他们那代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时代风貌,更是把朝阳沟人善良,包容,和平的好家风展示出来。
参观完银环和栓宝旧居,走出他们的小院,婆婆和爱人坐在院子外面的石磨上稍做休息。婆婆摸着石磨,感慨地说道:“当年,咱家里也有这样一个石磨,那时,家里的米面都是靠着石磨碾出来的。”婆婆和爱人聊起当年的家事,他们母子身子紧挨着,脸对着脸,喁喁细语着,不知道的,谁能看出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养母养子关系呢!我忙拿起手机,拍下了他们母子促膝谈心的温馨场面。
爱人和我搀扶着婆婆小心翼翼地走下每个台阶,我们开始往回走。婆婆走的很慢,沉重的脚步好像有千斤重。婆婆说有点累,走不动了。八十多岁的老人,能坚持步行和我们一起走着参观,已经很不容易了!“要不我们和妈一起再坐小客车回去?”爱人在和我商量。我有些不甘心,因为我心中一直想着朝阳沟沿途的风光呢!看着我在犹豫,爱人说:“要不先让咱妈坐小客车回去吧,我们步行走回去吧。”
他把车票买好,打发婆婆坐在车上,和当地的司机师傅交代清楚。司机师傅很负责任,热情地说道:“别管了,我保证把老人安安全全送到,把她安排稳当!”小客车开走了,我和爱人挥手和婆婆致意,迈开大步,返回那诗情画意般的朝阳沟长廊。
四
朝阳沟狭长的小路两旁山坡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茂密的树木掩天遮日。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者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把朝阳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叽叽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整个山沟,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阳光像淡雅的丝绸,一缕缕缠绕在它的腰间。
小路两旁移步换景,步步有景。在小路的一旁,从山坡飞泻而下的小瀑布,溅着水花汇聚成涓涓不息的河流,如绸带般缠绕路边,沿山石蜿蜒而过,清澈见底,像多情的少女哼着婉转美妙的歌儿;像知青的琴弦,弹着清脆悦耳的旋律,时而水花飞溅,时而水流湍急,翻起一个个小浪花,时而又潺潺流水,流向远方。
最耀眼的当属路边一块块硕大的奇石,间断地耸立在草丛中,红色的大字“朝阳沟”三个大字潇洒飘逸,格外瞩目。在这些耸立的奇石上,有的刻着名人赞誉朝阳沟的题词;也有的镌刻着《朝阳沟》戏里的唱词,如:“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好山好水好地方。”最著名的当属知情青年中的领袖人物,习近平主席书写的“广阔天地终身难忘。”几个大字遒劲有力,深情地道出了一代知情曾经追逐的梦想。
以剧中人物造型为造型的各种雕塑,点缀在花草丛中:有孩童们在玩游戏,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有几位老人们在唠嗑,银环挑着担子走过来,栓宝扛着锄头去下地……生动形象的雕塑,妙趣丛生,令人忍俊不禁。把朝阳沟山民的精神风貌,乡土人情描绘得惟妙惟肖。走进他们中间,我握住他们的手,抚摸着他们的脸,拥抱下他们的身子,好似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般。
优美的文章段落清晰,主题鲜明,文情并茂,让读者深切地感悟到了文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令人感佩,受益匪浅。
点赞精彩!
在这美好的六月,佳作连连,绽放柳岸,展示您丰厚的才华与心灵!
拜读,艺术享受,精神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