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父亲的教诲(散文)

精品 【流年】父亲的教诲(散文) ——童年往事


作者:哲理 布衣,25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1发表时间:2020-06-06 15:24:25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良师益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有你的导师。但是,父亲的教诲,始终是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的父亲是一个乡下的孩子,贫苦农民出身,自幼母亲去世,两姐弟和祖父相依为命。父亲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走出穷山沟,出人头地,为国家做事,是他最大的愿望。父亲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努力,学习成绩是当地十里八乡的尖子。山乡里的乡亲们,总以他为骄傲,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出一个状元,光宗耀祖,为家乡争光。于是,按照祠堂的俗成,整个村庄里同祠堂的乡亲们,一起供养他读书。于是,我的父亲才能从乡下来到了县城读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广西大学机械系,成为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夕,兵荒马乱,祖父怕自己的独子有三长两短,强迫我父亲肄业,回乡做了一名小学老师。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父亲的求学欲望再起,又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这件事情,在当地再一次引起轰动。人的一生一般只能上一所大学,而我的父亲一生上过两次大学,学了两个不同的专业,而且,是两所不同的大学。当时,整个县里的学生,都以他为学习的榜样。
   一次,我工作不久出差,路径容县时,随便说了一句,竟然有一个老者说出我父亲的名字,还说出他的所有经历,我感到非常惊讶。也许,当时父亲的求学之路,就是当地人的一个梦想吧。上世纪五十年代,钦北防属于广东湛江地区,父亲大学毕业,从广西分配到广东省钦州农校成为了一个数学老师。先后在钦州农校、湛江地区工业学校、合浦县教育局和合浦师范教学。文革开始前,被调到西场中学教书。
   自我记事起,父亲的形象高不可攀。真的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每天白衬衣、白裤子、三接头皮鞋穿在身上,雪白洁净的衬衫套西装裤,裤腿笔直,起凌一线,衣裤从没有褶皱;三七分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从来没有凌乱过;每次上课前,都要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洁洁,拿着三角尺和圆规,身姿挺拔,大步走向讲台;父亲的黑板字写的非常漂亮,练得一手标准的宋体字,字里行间,让人看出他的严谨和求学的态度;父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略带容县的口音,用粤语讲课。在整个校学里,论老师的形象,数我父亲第一,没有人不交口称赞。
   记得读小学的第一天,父亲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读书人,以后要靠书本吃饭,人生的所有答案都在书本里,要好好读书!但是,在那个年代,一切为政治运动服务,真正安静坐下来读书没有几天。不管小学中学,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工、学农中度过。当时,有一句口号:支左、支工又支农!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春耕时节,我们要去耙犁播种插田;秋收时分,我们要去双抢收割;农闲时候,我们要去翻土种甘蔗。由于长时间不读书,心思不在学习上,每门课程不会的东西都很多,每次做作业,都非常痛苦。有时候实在不懂,就跑去问我父亲,但父亲始终和我说同一句话:多看书学习,从书本上寻找答案。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慢慢我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遇到问题,看书学习,在书本中寻找答案,这一点很重要,这是自学能力的表现,独立科研能力启蒙。
   我一九七七年高中毕业插队,是最后一届知青。在插队的时候,改革开放即将开始,这一年年底恢复高考,科学的春天来了。临走的那一天,父亲拿着好几本书对我说:“无论多艰苦,都要好好看书学习,你要参加高考”。父亲的激励,我没有忘怀,在插队的日子里,只要有空,我就看书学习,夜里,一个人点着鸡泡灯读书。那时,很多同插队知青都不是很理解,觉得我不自量力,痴心妄想。确实是这样,中学我是文体班里的学生,学校宣传队长,唱歌跳舞的主角,一天唱唱跳跳,早上练功,下午排练,晚上演出,吹拉弹唱,样样都有我的份,哪能有什么本事高考呢?我自己也有想过,真的有点自不量力啊!一度曾想退缩。但是,父亲一直提醒我,勉励我。“一定要好好读,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知识无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只有读书学习,进一步深造提高,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作出大贡献”。我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农活多么辛苦,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一个人闷头扎到书堆里,补习、恢复当初学校里没有掌握的知识。
   在回城补习高考的日子里,父亲就是我们补习班的数学老师。太多的知识点、难点不懂了,每一次请教过父亲后,他总是对我说:“多看书、多学习,从书本上找到答案”。
   我的父亲对我的教诲,只有一句话:看书学习,从书本上寻找答案!
   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参加了高考,并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广西大学电力系学习,我和我的父亲成了校友。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里,看书学习,寻找答案,成为我的座右铭,也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在大学的教学科研中,博览群书,查找参考文献,进行科学研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研究,严谨的治学精神。有时候,我也在想,当初在中小学的时候,没有认真读过一天书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还成了一名大学老师。真是得益于我的父亲,没有父亲的勉励,没有父亲的教诲,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感恩我的父亲,用这简单有效的方法成就了我。
   “看书学习,从书本上寻找答案!”
   这就是我父亲的教诲。终身不忘!
  
  

共 20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看书学习,从书本上寻找答案!”作为全文的感情线索,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教诲引导。作者以父亲为荣,以父亲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以终身学习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从一个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成长为一个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一名大学生,最后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的教诲——“看书学习,从书本上寻找答案”。本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叙事清楚。感恩之心溢于言表。谢谢投稿流年,编辑推荐阅读。【编辑:嘉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1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嘉禾        2020-06-06 15:26:11
  对父亲的感恩和怀念,让文章言轻情重!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