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五周年】莱山的景象(散文)
四月,去胶东拜访莱山。
因为刚刚修整了上山的路,汽车可沿蜿蜒山路抵达山脚。作家们来时,恰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正旺。沿途,是错落有致的果园,路旁蒲公英、荠菜、苦菜随处可见,那些极小的花朵在微风中频频点头,似在迎接远方的客人。而远处,则是大片大片雪白的梨花,像白色的海。偶尔,有一小片桃树开着粉红的花,点缀其间。苹果树也含苞欲放,人在山路走,一伸手便可触碰到这些花骨朵。更远处,隐隐约约可见一丛丛的野杜鹃花,开在半山腰,开在石缝间。北方的杜鹃花尽管红,但不妖艳,红的恰到好处。
与南方的山相比,莱山看上去不险,不奇,不陡,不峭,既无悬崖峭壁,更无嶙峋怪石。它像一条卧龙,静静卧在时光里,一卧就是千年。《史记》载:“天下名山有八,一为莱山。”莱山被古人称之名山,多少让人有些不解。这样的山,即便在胶东,也不算最高的山。其实,从莱山周围的遗址看,从秦汉的典籍看,古时的莱山,可谓繁华之极。顺莱山东麓往前走,就是“真定寺”遗址,离不远处,是莱山“八景”之一的“方桥压月”,稍稍往南,即是有名的“黑虎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黑虎泉”有泉水长年累月往外淌。只有莱山人知道,无论天有多旱,“黑虎泉”从没断过流。有人化验说,“黑虎泉”流出的泉水,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当地老人说,喝“黑虎泉”的泉水,能祛病延寿。
若继续往上攀登,便见到“三岛十洲”刻石了。字是小篆与隶的结合体,苍劲,古朴。最想看的,还是莱山“月主寺”。《史记·封禅书》说:齐地有八主:天主,地主,阳主,阴主,日主,月主,兵主,四时主。“六曰月主,祠之莱山。”古人讲究祭祀,上至皇帝,下到庶民,一概重视对上天对神的祭拜。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即在莱山隆重祭祀月主神,并修筑月主祠。西汉时,汉武、宣帝仿效秦始皇,也多次来此祭祀莱山月神。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途经莱山,亲登莱山祭祀月神许愿:“如东征获胜,必重塑金身。”后果然凯旋,即命军师徐茂公监工重修,将秦代月主祠由莱山迁至山下,当地人俗称莱山庙。
如此一来,莱山可谓声名鹊起。在听了莱山历史渊源后,作家们对莱山肃然起敬。鲁迅文学奖得主夏立君说,莱山咋看不觉得奇,但却聚集了厚重齐气,就像齐国一样,一旦齐气勃发,大地一片碧绿。另一位鲁迅文学奖得主黄咏梅认为,莱山历史底蕴深厚,环境优越,有山有水有传奇,拥有原生态村庄,风景如画,无需过度开发。
一年之中,莱山最美的容颜,大约还不是四月,据说是在七八月间。此时的莱山,分别呈现红、绿、黄、蓝、几种容颜,或红黄相间,蓝绿相间,红绿黄蓝相间,仿佛一个女子一年四季的穿着打扮。
四月的莱山亦不逊色,许多梨花、桃花、杜鹃花竞相开放。一些植物的花,也不甘示弱,联起手来成片成片的开,比如荠菜、艾蒿,我在别处也看见过这种景象。清风微拂,所有的荠菜都竖起一根细茎,细茎的顶端挑着一朵白花,奇怪的是它们的花朵一律朝西偏着。艾蒿的花是米黄色,花很小,嫩黄的花蕊,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一座山,当会引起作家们的沉思与探究。面对静谧幽寂的莱山,若千余载时光划过,无声无痕。而那些坚固的山石,在作家们眼里,莫不是历史的碎片堆叠而成?那些陈迹,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晰可见。似乎,就连浸润了莱夷文化的草木都充满了灵性。
探究莱山的“莱”字,自然与古莱国有关。在莱山北麓不远处,即是莱子国故都遗址。莱国在商周时期为东夷强盛国,曾与齐国争过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古遗址周围,分布着许多贵族墓地。清光绪年间,有西周时期铜器出土的记录。《黄县志稿》记载:“(黄县)城东南鲁家沟田中出铜器十:钟三、鼎二,钟无款识。尚有壶一、盘一,盘无款识。”这批铜器中,有一件刻有鼎铭文:“莱伯作旅鼎”。莱伯是何人,不得而知。1981年,莱山东约十里处,发掘出一座西周古墓,出土铜器17件。其中三件有铭文,从内容上看,确定器主为芮国贵族。芮国远在关中,在这里发现芮国铜器,猜测是流迁于此,亦跟古莱国有关系。此外,有村庄在烧窑挖土时,也发现了西周墓。出土文物的铭文,是今河南西部的单国徽识。
这里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约占胶东半岛半数以上,由此可见一个强大的莱夷古国。直到公元前567年,莱国才为齐所灭,莱国是齐国吞并的最大国家。
不难发现,莱子国,青铜器,莱山,山脚下的莱茵河,都是文明之光的折射,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承载着古风的莱山,就像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以严谨的遣词造句和详实的史料,将所有的史实和故事记录在案。十多年前登莱山,尚无如此强烈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莱山愈来愈被重视。若干年前,当地人随便找找,即能从这些古遗址处找到结实的秦砖汉瓦,至于古城,至今还保存的一段完好城墙遗址,印证着历史的沧桑。
面对一处处遗址,眼前仿佛再现当年的景象,那些高大的寺院建筑,院内粗大的松树,熙熙攘攘赶庙会的人群,做买卖的小商小贩,糖葫芦,大糖,上了彩绘的泥娃娃,身穿各色服饰人。站在莱山半山腰处,往下看,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此刻,举目是漫山遍野的梨花,以及清亮的莱茵河水,被日光映照着,发出粼粼闪闪的光,空气中氤氲着甜丝丝的味道。
有人说,莱山当是上天安放在胶东的一枚珍珠,让其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当中,凸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莱茵河的水,接纳了日月星辰的诸般心事。每个春天,都会在此展开一场梨花盛会,铺排出一篇气势恢宏的大赋,深情绘出莱山春天的绚烂。而赐予这片土地灵性的莱夷人,大约有几分已被悟透,所以这波光潋滟的水才格外清冽。这水弯弯曲曲,一直向北,流向渤海湾……
春天的风,在莱山上空吹过,温柔,热烈,莱山在春风中愈发显示出了它的神性,它的卓尔不群。返回的路上,我频频回头凝望,就像凝望我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