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八一】第一步,我的成长(散文)
丑时起床,从第一刀到现在,阿甩在橡胶园里转了二个多时辰。他斜下最后一刀,树皮里渗岀乳白色液体。他把前天倒立的割胶碗翻过身,胶水一滴一滴缓缓地落入了胶碗。
透过茂密胶园的间隙,那启明星正亮晶晶地卧在两座山峦间的凹槽,覆行着它使命,引导着白昼的到来。阿甩早习惯了披星戴月,忙活完手中的活,便下了山。他推开小院子栅格,割胶灯射岀的光束,扫向吊脚楼底层。地面上,立柱影子虚虚实实地摇摆,惊起后院栏内的黄牛。或许,它们也习以为常了,没有骚动,只是探探头,又卧了下来。
阿甩解下额头上的割胶灯,顺手和胶刀梢一块挂在柱子竹钉上。一只脚刚踏上楼梯第一级,又收起,他不忍吵醒酣睡中的家人。他折回院子那丛凤尾竹旁坐下,摸出一支烟,点燃。这会功夫,离再次上山收胶水,还有几个时辰的空闲。于是,阿甩掏出手机,因为昨夜太困了,有篇散文看到一半就睡着。他记得,这篇散文是江山文学网作家黄金珊珊写的,标题《五月,飘散着花儿的馨香》,文中描绘出田园风光画。阿甩禁不住地联想起自己的西双版纳,那里四季荡漾着绿色的海洋,那些有名无名的花朵,就像飞溅出赤黄橙绿青黄紫的浪花,跟作家笔下江南一样的美丽。只可惜,自己想得岀、看得到,却无法用笔写出这派好风景给别人欣赏。
阿甩闲时喜欢看书,也喜欢端起手机看网上的文章。几天前,一个非常的偶然,他进入江山文学网,一看,里面的文章真不少,还是免费阅读的。为了便于阅读查找,他冲儿子喊:“小子,给老爸下载这网站,固定在手机显屏上。”
别看儿子读书读不好,初中毕业就辍学,跟随他打理橡胶园,但电脑、手机玩得可是溜溜转。没一会,他完成了任务,多嘴道:“老爸,网站有好多群,可以聊天玩,要不要加一个?省得有事没事板起脸孔奚落我和我妈妈。”
阿甩骂他一句,还是生起好奇心,加就加吧!多些朋友,多些见识。
儿子说:“你当过兵,就选八一文学QQ群,那面旗帜图画还真漂亮。”
加了群,人家客客气气欢迎了阿甩。他还跟一个叫燕山客的朋友聊了好一阵,回答他一些有关橡胶的事。可没几天,手机八一QQ群不见了。他想,也许人家看他不是写文章的,不是同路人,把他除名了。
阿甩心中虽然有些不愉快,但也说服了自己,注册江山文学网,原本就是为了看文章方便,打发人生有时多余出来不知如何消遣的时光。
又是一个非常的偶然,阿甩点开了纪念江山成立十二周年征文的启事。看完启事后,阿甩的心,蠢蠢欲动了,他突然有个念头,想学习写文章。他明白,对他来讲,舞文弄墨是自不量力了,虽然他读书也读到了高中,写过记叙文、论说文、说明文,但那些都是高中的作文,跟作家们写的东西相比较,说一样,还是不一样。
有了写文章的念头,也就有了写什么的盘算。征文的主题是“江山——成长”,那就应该是构思一篇成长的作文。可他立马犯难了,人家是命题的,要写在江山成长的历程,可是他,加入江山文学网还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像刚埋入土地的种子,芽都没冒出来,成长什么呀。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就像他家的橡胶园。种颗檬胶树,先要挖个长乘宽都是一米的土坑,然后倒入三分之二的农家肥,插入树苗,培上地表的土壤。开始树只有拇指粗,要浇水,要施肥,要撒农药……第二年才有木棍圆。第三年,变成手腕那么大。第五年,成才了,有碗口的模样。待第六年,就可以开始割胶了,成长变成了有成果。
成长,也像他们傣族人家搭吊脚楼,首先平岀空坪地,按规矩,打岀立柱的基础,再以大毛竹或坚实的木料拼出个大框框,一架一架地立起。然后,打墙壁,铺楼板,盖上瓦,住入人,有了生生不息的炊烟,一代接一代,渐渐成长为人丁兴旺温馨的家园。
成长,又像他从母亲怀上他那天起,到“呱呱”哭着落了地,又开始离开母亲怀抱学着爬,或扶着墙开始迈岀第一步,再推着板凳挪岀左脚或右脚,最后甩开双臂走自己的路,一步一步成长为家庭顶梁柱。
他叹口气,这征文,不好写!江山文学网成立十二年,哪怕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件,对他来讲,都是一张空白的纸,自己没有伴随它走过,而是从三岔口中突然闯入江山文学网的陌路人。他想,凡事都要走岀第一步,才谈得上成长。就像他家种的橡胶树,第一步,离不开挖坑种树;就像他家盖吊脚楼,第一步,离不开打基础和架梁柱;就像他成长到中年,扛过多少风和雨,第一步,也是爬着站起来的。
阿甩又看了一遍江山征文启事,这征文就算写不成,既然注册了江山文学网,也算是成功地迈岀了第一步。
他相信,再过个五年,亦或十年、二十年,自己会在江山不断成长,也肯定会有许多精彩的成长故事。就在他遐思这一会,天不知不觉放亮了。这时,就听到一阵轻轻的咳声,他回过神来,看到妻子就站在吊脚楼的回廊栏杆前,正心庝地望着他。
阿甩冲妻子微微地笑了笑,再次抬头望望天,启明星光亮褪色了。他知道,再过一会儿,西双版纳万倾良田上,旭日就会冉冉升起,数不尽的金色光束,将唤醒这片神奇的土地。
(原创首发江山,完稿于二〇二〇年六月七日,于勐腊尚勇二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