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麦穗金黄,桑椹甜(散文)
一
麦田里,麦穗逐渐成熟,绿色渐渐泛起金黄。金色的麦田,开始流淌着与收获有关的喜悦与忙碌。
田边的桑树日渐繁茂,树冠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荫翳蔽天。桑椹果大起来,小嫩绿变成淡红色。看着诱人的桑椹,孩子们着急了,晨跑晚遛,一天几趟地赶着去探看。大人们面对馋猫似的孩子,善意地笑成一朵花,调侃着:孩啊,你太心急些,什么时候麦穗金黄,那颗颗淡红色的果子变成亮晶晶的紫黑色,桑椹果就熟了。
我踏着晨光,走在林间的小路上。布谷鸟的叫声在树林里回荡。放眼望去,金黄色的麦浪赶趟儿似的一波推着一波。一缕缕麦香飘过树林、飘过小河、氤氲在空气中。猛吸一口麦香,味蕾起了变化。我顷刻之间跌入悄然而至的回味,难以自拔。何不掐几支麦穗回家蒸熟尝尝鲜、怀怀旧呢?念起,力行。
金色的麦穗出笼。麦香在热气腾腾中扑入口鼻。我顾不得烫手,拿起两穗团在掌中,来来回回搓着。一小撮麦芒掺杂着麦粒在手掌心,它们已经脱离成两种物质。鼓起腮帮子,用嘴吹几次风,麦芒带着空壳随风飞走。一撮颗颗饱满的绿麦粒躺在掌心,然后举手将麦粒送进嘴中。咀嚼片刻,麦香瞬间溜下肚。馋虫膨胀了,我又拿起几穗放在手中,重复着。
其实,成熟的麦穗最好吃的方式要数用火烧着吃。不要看烧过的麦穗黑乎乎的不好看,但吃进嘴里,越嚼越香,让人舍不得咽下。那种特有的香味儿,回忆起来至今是无穷无尽,难以忘怀。
二
红杏熟了,樱桃熟了,还有脆瓜、甜瓜、油桃……一股脑儿齐上阵,向我们走来,奉献出它们的香甜鲜美。它们都是经过人工种植、管理,才可以吃到的美味。这些水果我们当地人都忽略不计。我们向往的是纯天然的“天赐”之果——桑椹果。
记得早春,小草萌芽,麦苗返青。田间地头、沟渠树行里的桑树,也紧跟着卸下枯黄的冬装,换上翠嫩的春装。万物复苏,春风使生命鲜亮起来。
几场春雨过后,绿油油的麦苗一通猛窜,拔节、抽穗。很快没过膝盖,齐刷刷还在不停生长。尔后,那麦田里,麦穗上是整齐排列地花朵。小麦花开,花很小很淡,却也是一场盛大的花开,也是迈向成熟的前奏。此时的麦田,是一片别样的景色。
桑树的新装已经蓊郁。长长的枝条之上、绿叶之下就有了一粒粒小花朵。只是那花很小,颜色浅淡,在繁茂的枝叶中,显得并不起眼。桑椹花们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花既是果,果既是花。它们的名字叫聚花果。许许多多的聚花果要赶赴一场盛事。
此时,风不再温柔,如火的热情,添加剂一般,催着花开、果熟。麦苗和桑树鼓足了劲头,比赛似的,走向成熟。
为何只有我们这片土地到处生长着桑树?我没有找到答案。
我只知道这片土地以前是兔子不拉屎的盐碱滩。这里一年一场风,都是从春刮到冬。还知道有一群特殊的人,用战胜困难的奉献精神、必胜的信仰,历经常人无法想想的磨难。近七十年的时间里,用血水与汗水硬生生把盐碱滩改天换地变良田。如此,才有田里田里夏日麦穗金黄,秋来硕果累累。至于甜甜的桑椹果,也许是大自然对土地改良者的恩赐吧。
三
倒退四十多年,我们的童年时期,那时候没有现在多种多样的水果提供给孩子。父辈们就采摘桑椹果,借以填补物质匮乏给孩子造成的缺憾。谁家孩子哭闹,大人哄一句:再哭闹就不给你吃桑椹果。孩子刚刚还泪珠晶莹,转而破涕为笑。就为那一口甜甜的桑椹果。
犹记童年时,初识桑椹果。那是在四十多年前,我随母亲搬到父亲工作的地方。麦收时节的一个清晨。我刚刚醒来,还不曾起床,父亲来在我的床前,笑眯眯地望着我:“小懒蛋,快起来,看我给你带来什么?”
我翻身下床,在饭桌上的搪瓷缸里盛了满满的桑椹果。父亲的眼睛里满是期待,说:“快尝尝吧,一般人吃不到。”
我是第一次见到桑椹果,感觉它们脏兮兮、黑乎乎的不好看。皱着眉头,不肯去拿。父亲看到我一副不情愿的神情,他拿起一颗小心翼翼地放进我的嘴里。
父亲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我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吃一下。当我咬开果子,顿时,那特有的香甜瞬间蔓延。我迫不及待,又连吃几颗。父亲心满意足地笑了。
我顾不得吃饭,捧着桑椹果去邻居大娘家,给她分享我香甜的快乐。
邻居大娘点着我的额头,用她的方言说:“你这妮子真有福。你是你爸爸手心里的宝贝疙瘩。知道么!”她随即用手轻捻住一颗果子放嘴里品尝着:“这时节,桑椹果子就快过去了。要是再早半月,嗯,才是摘桑椹果子正当时呢。你爸爸为你可是用尽心思啊!长大了要好好孝敬他。”
这些桑椹果原来是父亲加夜班收割麦子时,从麦田边的桑树上,特意给我摘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小的桑椹果,让他闺女的味蕾得到极大满足。其实,那紫黑色的甜蜜小果子,何尝不是承载了满满的父爱呢!
四
桑椹果熟了,紫莹莹地闪着光,勾逗的人口水直流。东西南北的人齐聚集在沟壑田间,呼朋唤友共赴一场紫色的盛宴。
吃了桑椹果,大部分人是紫色的牙齿,紫色的唇,更有甚者半拉脸都是紫色,好像是戏曲里抹了油彩的大花脸。熟悉的人互看一眼,彼此调笑对方几句,开心一下,也不伤和气。
对于摘桑椹果,有经验的人往往是先摘一颗,品尝果子的滋味。桑椹果也同别的果子一样,有口感比较甜的;有口感酸甜的;还有一般般的。在数不清的桑树下,采摘的人挑选到钟爱的那棵桑树,便开始忙碌着摘。
摘桑椹果的人都是高兴的,一阵阵笑声从田间地头飘出,快乐的信息从这个人传给那个人。暂且忘记尘世间所有的愁心事,只一门心思把甜美带回家,分给家人和朋友。
在摘桑椹果的人中,不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他们胳膊上擓着塑料桶,按照往年经验去到老地方。他们上墙爬屋只为寻找以前的老味道。他们锁定目标后,一手扯住桑树枝,一手摘桑椹果。他们为在外地的孩子能一饱口福,一摘就是几小时,这份沉甸甸的爱,无法用语言表达。
桑树极强的繁殖能力,如今,我们不用走远就能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
清晨,我稍稍早起,桑椹果近到不出小区,伸手就能摘得到。一路快步来到离家最近的桑树下。手攀一枝桑树枝,枝上的桑椹果带着晶莹的露珠儿。摘满一把果,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凉凉的甜入口。经喉。落肚。特有的香甜化成柔情似水润贴着胃肠的馋虫,接二连三地摘,接二连三地吃。用不了多久,馋虫就被饲饱。打一个饱嗝,释放一下满足感。
桑椹果的颜色除去紫黑色,还有白色的。白色的桑椹果很是稀少,但它的口味吃起来齁甜齁甜的,也就更加受人们待见。
桑椹果不仅做当季的水果,还能够把它摘回家,或酿酒或熬膏。然后盛进容器里,保存下来,可以一直品尝这甜甜的味道。
我再一次站在田间的地头上。看金黄色的麦穗一茬一茬被机器收割、脱粒装上卡车,准备运走。裸着半截麦秆的地里已经种下秋收的种子,孕育秋天再一次收获喜悦。
奉献过一季甜美的桑树更加繁茂,浓密的绿叶在风中哗啦哗啦地欢唱。
我凝望眼前的一切,欣欣然又见麦穗金黄、桑椹甜……
敬茶道谢!
您可以试试烧麦穗,确实好吃,口味非同一般。还有烧蚂蚱????
敬茶,祝夏安。
向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