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朋友·圈子(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朋友·圈子(杂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67.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4发表时间:2020-06-18 10:49:57

有名言说: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我们国人历来都很看重友情,爱交朋友。自古以来,为朋友出生入死,两肋插刀的故事数不胜数。一个“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就不知感动历代多少人,流传至今的十大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就说的是钟子期、俞伯牙的故事。钟子期是个樵夫,俞伯牙是个琴师,以“知音”结成朋友。后来,知音钟子期谢世,俞伯牙摔琴自此不再演奏,把友情的赞歌演绎的响彻云天。
   什么是朋友?“朋”字本是两个“贝”字,后来演变为两个月字。不管是“贝”还是“月”,反正都是一样大,一样高,是平等的。“友”字就是两只“手”,左手和右手,也是平等的。所以,可以结交成为朋友的人,一般都是平等的人物。如果一个“大官人”居然与“小草民”结成了真诚的朋友,那一定是别有原因,不是“贫贱相交”就是后者是隐士高人。即使是贫贱之交,一旦一方后来成了大人物,那交情也就恬淡了许多。陈胜说过:“苟富贵,不相忘。”可是后来他当上了“陈胜王”,亲友邻里都难求见到他了,当官早把贫贱的朋友忘干净了。“不相忘”变成了“早忘尽。”朱元璋当了大皇帝,怕他的“贫贱之交”揭穿他的老底,就千方百计的除掉他年轻时的朋友。古今多少事都一再表明,身份不对等的、贫富差距大的最终都不能成为“朋友”。没有真诚的真正的朋友就成了“寡人”,“寡人”本是谦称,可是历代皇帝最得体最得意的是这个自我称呼。
   至于交什么样的朋友,当然是交对自己有益的人,叫“益友”,决不会去交损害自己的人做朋友,叫“损友”。春秋是的孔子那时就提出了三个条件交朋友的条件就是:友直、友谅,友所闻。朋友要正直,要懂得互相体谅,要富有见识和学识,这样的才值得交、才能够是好朋友。至于那些表面堂皇,一口虚腔,夸夸其谈,甜言蜜语,而内心狭窄,心怀叵测,胸无点墨的都是“损友”之列,迷惑性大,最是害人,切忌不可交往。
   交朋友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若水。”这里的“水”就是指纯净、透明的天然本性,并非是不重交情,不懂人情。因此真正的朋友就必须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品质,就是:“崇尚自然”“超越功利”“没有嫌疑”“具有包容”“颇有肝胆”。具备这五点,那就是真正的朋友,差一点就算不上真正的好朋友。
   中国自古就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说法,后来还有“我们朋友遍天下”的口号。其实那只是理想的一个境界,真正的朋友都是有一定“圈子”的,没有一定圈子的朋友事实上就不存在。民间许多俗话也可证明这一点,诸如“云从龙,风从虎”,“花恋花,柳恋柳、破簸箕找南扫帚“,”鱼恋鱼,虾恋虾,乌龟找个鳖亲家”等等,成语里也有“物以类聚,人于群分”的词条。《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表面看起来都是兄弟朋友。但是内部里还是有几个圈子。宋江,李逵、花荣、戴宗几个就很亲密,而李俊,阮氏三雄几个就经常来往,至于什么焦挺、王定六、陶宗旺等根本不在宋江眼里。不同的人就结成不同的圈子,就是很自然的事。君子有君子的圈子,小人有小人的圈子。“强盗一伙,戏子一班”。气质、秉赋、个性、爱好、志趣、人生观不同的绝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也不可能在一个圈子里和睦相处。因此各有各的圈子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过,在一个圈子里也不见得就是好朋友、就有真正的友谊。因为形成“圈子”的因素和条件很多。首先是“行业”容易形成圈子,“行”的本义就是“道路”,大家一起走同一条路,形成“行列”,也叫“同行”,只要没有直接的现实的利害冲突,都可以感情相投、亲密交往,形成行业的朋友圈子。历代都有“行会”“行帮”,连乞丐都有“丐帮”,每个行帮圈子还有“行话”“行规”等,不懂行的很难进入他们的圈子。还有学历,这里主要指学习的经历。比如同是“学武”的,都是武林中人;同是“学文”的,都是“文化中人”,于是各自有了圈子。还有你跟谁学,师傅是谁?师祖是谁?倘若同一门派,同一师傅。同一学派,那就成为圈子了。还有学成的年代,考试同时,一起毕业,就成为“同年”的年历圈子。科举时代称“年兄”“年弟”皆是同年,亲如一家,相互提携。倘若当官为民,齐心协力,造福一方百姓,传为一时佳话;若是居心叵测的奸邪之人,臭味相投,结成同党,叫“朋比为奸。”除此之外,还有同乡、爱好、性格、地域、不同的文化气质等都是形成圈子的因素。“江南出才子,山东出响马;宁波出裁缝,绍兴出师爷”,凡此种种,都是地域、气质、性格等联系成的感情圈子。同乡、同学、战友、同僚都有特殊的感情关系,自然就结成了同学圈、战友圈、老乡圈。哪怕事先并不相识,只要一进圈子,就显得很亲热。比如你在他乡,举目无亲,突然遇到一个家乡人,那你两即使陌生也立马可以成为好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感情就是格外不同。
   无论你家居山大人稀的农村还是城镇,以你的家为中心,也是可以结为一个圈子的。这个圈子在城镇叫“街坊”,在农村为邻里,街坊邻里比亲戚还亲,有“远亲不如近邻,街坊不如对门”。因为“对门”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多自然就有情面,有情面就亲密,“拆掉墙就是一家。”
   为什么要结成圈子?主要有四大作用:一是资源共享。圈子里的朋友大家同用一河水,同饮一口井水,同砍一山柴,同种一块地,资源可以共享,肥水不流外人田,对自己很有益处;二是互为照应。那家有难事,圈子里的人都去帮忙解围,那人有困难,圈子里的朋友都去支助;远亲赶不到,近邻一呼就来,多好;三是可以自由交谈,开心娱乐,圈子里的朋友可以说笑,即使出点“格”也无所谓,可以传递小道消息,这些都是不让圈子外的人知道的。当然还有其他作用,所以人们都爱结一个对自己有利无害的圈子。比如村里的老王今年才五十岁,身强力壮,但是就是有点爱玩麻将纸牌,不想种田。他的两个儿子在城里有楼房有门市有轿车,生活很优裕,知道父亲还可以劳动,平时照管就不多。老王感到种地太累,打牌赢钱但还要本钱。找儿子开口觉得不好意思,怎么办?老王就去找他圈子里的当村长的朋友设法,通过圈子的朋友活动,结果老王竟然得到低保,每月好几百元,足够他玩牌了。这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于是老王在玩牌之余,更留心结圈子,以便今后再得利。
   如今交朋友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那就是在手机上开微信,取个虚假的网名,用一个古怪的头像,结一个“朋友圈”,或者再加入几个“群”掺和到别人的圈子里,没事就聊天、玩点通俗游戏、发个转载的搞笑视频,混得个的名儿熟后,就凶猛地推销,成堆的发出自己的生意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使得圈里的朋友一不小心,就上了他的套套,他就可以得利了。微信里的“朋友圈”的朋友大都是虚假的,真诚的根本不多,有的人开始为了寻乐,就加上你为“朋友”,你接受后,他就对你冷漠起来,不冒泡、不点赞、不回应,对于这类心怀叵测的虚假朋友只好尽快删掉。不然只能白占去你的手机空间。
   在手机微信里,要接纳真正的朋友进入圈子。真正好的朋友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很真诚的,他们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但是却能经常保持友好联系,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交流学习,使人心身愉悦。倘若你已经步入老年,建议你也学会玩玩微信,在微信里找到几个真正朋友成为“圈子”,每天问问好,说说话,了解一点疫情信息,学习一点保健方面的知识,欣赏点文学作品,那真是夕阳无限好,快乐长相伴。
  
  

共 29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老师的这篇杂文《朋友·圈子》历数朋友和圈子种种,好朋友意气相投,走正路办正事,与官与民问心无愧,流芳百世。心术不正之人或祸国殃民之人结成朋友,则为害一方,留个百世骂名。圈子也是同理,唯利是图,钻头不顾腚的人往往利用虚拟空间,称兄道弟者有、自称高官或子弟者有,最后骗财骗色。所以,要交友慎重。生在红尘,怎会一尘不染?交友不慎,往往心存私心,名利心重,从沾蝇头小利开始,到受骗上当为终,后悔晚矣。黄老师开篇以钟子期、俞伯牙交友为例,给人们树立起一个交友的范例。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是自己的早晚会来,不是自己的也不强求。一口咬不到馅上,就闹得汹汹然,君子避之不及,私利之人如蛆跗骨、如蝇逐血而至,怎会交的高尚之友。黄老师这篇杂文,重在提醒人们擦亮眼睛,修身养性,爱惜名誉,远离名利小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问候黄老师,点赞,推荐欣赏。【编辑,水墨砚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06-18 10:59:10
  黄老师是著名诗人,散文、杂文也写的得心应手,是他几十年笔耕不辍的结果。这篇杂文让人眼前一亮,他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写起,树立了一个高尚的标杆,给人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然后又对交朋友以及朋友圈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最后得出淡泊名利,怡悦身心、远离小人的结论,这是心胸坦荡、心存浩然正气之人的至理名言。像黄老师学习,欣赏好文。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6-18 14:00:18
  谢谢大师鼓励,。我就是学习,自乐开心。写点小文打发时间,谢谢指导
2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06-18 14:40:09
  黄老师对“圈子”的观察敏锐精准,分析精辟独到,是一条条经验的总结知识的结晶,没有深厚的世情积淀和世事总结,很难写出既含哲理又不失枯燥的文章。有句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所谓如此。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6-18 16:49:11
  谢谢鼓励!谢谢精要评说,问好先生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6-19 09:39:54
  好事近·迎春杂咏
   抬眼望天空,垂老不知休歇。每日精编文字,慷慨捐红血。
   身居草舍望天涯,琴心寄明月。学做诗仙诗圣,笔洒歌高洁。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2-25 20:47:30
  如今朋友变了,有钱才有朋友。如今圈孑变了,变成了生意广告的场所!悲夫也哉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27 06:20:29
  学习,点赞,老师写作高手!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