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以爱封缄(小说)
一
夜,静寂无声,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舒芬失眠了。五十岁以后,她的睡眠越来越少,越来越容易惊醒,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腰酸背痛也未能入眠。正处于瞻前顾后极其狼狈的年龄,忧心忡忡的心绪搅扰着,令她不得安宁。她倒了杯水,走到窗前,眺望着窗外的夜色。幽深的天空,星星若隐若现地在眨眼,在这个漫无尽头的夜里,想着昨晚的梦,她陷入了怀旧的罗网。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这样的梦了。梦中,灵光一现,她看见一个人,站在河对面微笑着向她招手,他的面容一如初识的那个清晨。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闪闪发光而来又缥缈而逝,远远呼唤,远远嘱咐……
那个久违的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她的梦中,她为此惶恐不安。
他们已分别太久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仿佛已经过了几生几世。舒芬有点心虚害怕,他出现在她梦中,他是来索她的承诺、了他的夙愿吗?
他是舒芬的初恋雷明,他们是青梅竹马的同学,同级不同班。舒芬长得美,一双大大的眼睛,五官分明的轮廓,两条长长的辫子衬托出她女性特有的俊美,她是少男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而雷明同样不凡,他有着一米八的个头,俊朗的外貌,加上他阳刚的气质,站在人群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是匹配的一对佳人。懵懵懂懂的感情在他们高中毕业后终于升华到了爱情,他考进了省里的一所大学,学习法律专业,而舒芬则考进了师范学院。同在一座城,甜蜜的时光,美好的爱情让他们幸福无比,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的向往,高中心仪彼此,大学如胶似漆,他们庆幸自己有着慷慨爽朗的性情、美好的心灵以及绝妙的爱情天赋,一切如同他们的才华一样,出类拔萃。
那真是一段人生最纯美的时光,无私无畏的感情,没有功利,不掺杂任何附加条件。舒芬穿的衣裙几乎都是纯棉的,宽大的棉质衣服套在身上,穿久了显得皱巴巴的,一点也显不出凹凸的曲线身材,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
雷明常常托腮打量着舒芬,看她的背影,看她的侧脸,像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样,久久留连、恋恋不舍。在雷明眼里,舒芬就是一个纯洁至美的精灵,她的灵气和才华盖过了所有华丽的服饰。
舒芬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干嘛呀,这样盯着人家看?”舒芬娇羞地呡着嘴笑。
“一辈子也看不够你呀。”雷明沉思着认真地继续说,“我在想,我得加倍努力了,日后给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舒芬说:“千万别,我只要呆在你心里就行了,其它的都是次要,你该明白我想要什么。杨柳和于强最近在闹矛盾呢,杨柳说于强和一女生走的近,你有空去劝一下于强。”杨柳和于强是他们高中的同学,同在省城读书,因为是同乡,所以平时常在一起聚会。
雷明说:“别管他们,他们俩呀,就是一对前世的冤家,今生的怨偶,打打闹闹、分分合合,都成常态了。”
舒芬试探着问:“雷,你会不会哪一天,也像于强一样,眼花缭乱,看上哪一个女生,而离开我?”
雷明对着舒芬认真地举起他的手掌,信誓旦旦地狠狠发誓:“绝对不会,一辈子,不离不弃,除非我死。”
舒芬吓得连忙去堵他的嘴,“不准说这样的话。”
“好,不说。”雷明拥她入怀,亲了一下她的额头,他用有力的膀臂告诉舒芬,他是她最安全的港湾。
人是情感动物,语言是人作为优等动物沟通的桥梁,但有时,语言重复多了,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还不如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意味深长。
二
舒芬是爱雷明的,她爱这个富有进取心的男子。她以为,一切会如他们所愿,就像他们共同走过的路程,一路畅通。舒芬的长发一直留着,她想等着雷明为她盘发的那一天。
她不知道,老天已经为他们埋下了一个伏笔,那一天,确凿的信念会在瞬间崩塌,绝望萌生,意外倏然来临。
大三那年,一个夏日的夜晚,雷明在篮球场上突然晕倒了,医院昏暗的灯光下,一张薄薄的纸宣判了他们的命运。舒芬毕生都记得那悲催的一年,天空变成了青灰色,无情的癌症像个恶魔,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耗尽了雷明对生命的全部眷恋。舒芬竭尽全力地照顾安慰着雷明,百般恭维地取悦他,她想用爱唤起雷明生的意念,她确信人的信念会变成一种神奇的免疫力。不可否认,有时免疫力会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永生,她渴望着奇迹发生。
半年后,病情稍稳,雷明被父母接回到了家里调养。一下子,舒芬的心仿佛枯萎了,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种经岁月蹉跎过后的幽怨,她对一切置若罔闻,周围的良辰美景形同虚设,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未能逃脱对命运的伤怀。
舒芬在困顿中迎来了毕业分配,分配出乎意料,让她诧异,她本该是回所在地基层学校教书的,但却被分配到了政府部门,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都回去教书去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命运,怎样的际遇?是对噩运的安慰还是命运的愚弄?舒芬稀里糊涂。
回到家,到单位报完到,她去看雷明,雷明站在院子里,身子靠在一棵树上,正仰着头望天空,见舒芬进来,笑着问:“回来了。”
“是的,已经报过到了。”舒芬答。
雷明的父母体恤他们,悄悄出门。
四目相对,无语凝噎,舒芬扶着雷明进到屋里,让他把身子深嵌在沙发里。雷明比她想象中更憔悴、更虚弱,她心里明白,她爱着的这个男人,岁月的航船快驶到对岸了,那岸是她企及不到的彼岸,她尽量克制着心里的酸楚,但眼里分明含着泪花。
雷明为她拭去眼泪,她紧紧攥着雷明的手,把他的手绕过自己的头顶,拉过来围着自己的脖子,她要再靠一靠雷明的臂膀,她想多听听他的心跳,他们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相依相偎,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也不做,该说的话,早已说尽,唯愿时间永远凝固在这一刻……
舒芬该走了,明天一早要上班。
“走吧,别忘了我,如果那天到来。你,不要来。”
舒芬明白他的意思,默默点了点头。舒芬明显感觉到身后那双眼睛的目送,依依不舍,而她不敢回头,她怕自己会就此沉沦,离不开他,她怕他的生命会在瞬间消失……
两个月后的一天,雷明平静地走了。雷明的父母让人来通知她,在雷明空荡荡的屋子,她失声大哭。雷明的姐姐过来安慰她,她搂着舒芬的肩,轻声地说:“别这样,他不让我们通知你来送他,他说要保留最后的尊严,留给你一个体面的印象。”
“姐,我知道,他说过。”舒芬难过地回答。
雷明的姐姐犹豫了一下,轻声告诉她:“你的工作,是雷明求爸找人帮忙,才分配到政府的,他担心你分配到基层会吃很多苦,这是他的遗愿,爸答应了,我们全家都希望你以后过得好。”
“啊!”舒芬恍然大悟,但内心更加崩溃,悲痛无以言表,任眼泪冲洗着内心的悲痛。
人生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和命运呀,让你遇到一个可以信赖且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让你心里盈满甜甜的幸福,而当这种幸福深嵌在心坎里,当你拥有它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它突然被连根拔起,揪得你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她想起唐代李冶的《八至》:
至亲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她从来没有深刻地体会过这首诗,而此刻,她对这首诗体会到了极至,短短的二十四个字,道尽了他们悲喜交加失之交臂的整个过程,生命兀自聚散,酷烈、绝决、永远。
一个人走了,一段生活画上了休止符,而另一个人还得继续前行,为了活着的亲人,舒芬不能扼杀自己的生命,她得为了肩上的责任和做人的义务,走完自己的一生。沮丧的心情,使舒芬处于一种无奈的颓靡之态,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愿接受眼前的事实,她需要一种余生去路的勇敢和坚强,去面对未来。
记忆还是于疼痛中绵绵,何时为期,一切未知……
三
“你怎么坐在那,大半夜的不睡觉?”舒芬的丈夫推开门探头问。
“嗯,就睡,昨晚茶喝多了,失眠了。”舒芬答。
舒芬关了灯,回到床上躺着,她仍然没有睡意,闭着眼睛继续她的思绪,舒芬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两个优秀的男人。舒芬的丈夫薛海是同事介绍的,一个下海经商的私企业主,丈夫对她很体贴,总是呵护有加,薛海使她的生活在四平八稳中走了过来,对于她的过去,薛海是隐隐约约知道的,但从没问过她,他对此体现出了极大的胸怀,薛海实是聪明之极的。选择这样一个既往不问,只要未来的男人,也是舒芬心里希望的,因为这默契,他们才有了未来几十年的共同生活。
无论哪方面,薛海的表现都算是一个绝顶的好男人,舒芬曾经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何德何能,失去至爱,再缘遇好人,上天还是没有厚此薄彼,最起码赐给她了活下去的希望,她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对薛海好,若不是薛海,那一大段阴霾的日子,她一个人还不知道要怎样去度过。
细数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二十多年了,多年的相濡以沫,他们的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和薛海一起的生活,舒芬感觉是惬意的,舒芬对生活要求不高,两人稳定的收入就可以让她感觉衣食无忧,再加上薛海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事业心,给了她稳稳的安全感和实实在在的生活。薛海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商海沉浮他公司的业绩都稳稳当当,他的胆识和与谋略让人钦佩,嫁给他,舒芬是不亏的,从人品到才气他都胜舒芬一筹。女儿得宜于他们优良的教育,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了工作,而舒芬也退休了,一切顺遂人意。
退休后,在慢悠悠的时光中修身养性,品味生活的甘苦,休养身体给了舒芬反思半生忧患的契机,她觉得自己这时异常清醒,她对自己的需求清楚了然,经历和领悟都让她明白身边亲人以及健康的重要,其它一切如过眼云烟,只有握住了亲人的手,才有后半生的幸福可言。
闲极无聊的舒芬开始观察身边人,她的注意力落在了丈夫薛海身上,仔细观察薛海,舒芬发现薛海有很多毛病。比如,薛海爱喝酒抽烟,并且成瘾,他的身上永远有一股浓浓的烟草味。这些平日里的生活习惯,和舒芬的保健养生显得格格不入,它成为了一种毛病,甚至到了舒芬抗拒的地步,她不能忍受身边人的这种习惯,她觉得这习惯就是一种恶习,如同罂粟,充满诱惑、暗藏杀机。
舒芬仿佛拥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穿透一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她确信吸食烟酒的男人们迟早会倒在它缭绕的烟雾之下。舒芬决定拯救自己的丈夫,她要把丈夫从泥潭里拉出来,她害怕这沼泽地会把自己的后半生一同湮灭了。她开始劝说薛海戒烟,不厌其烦地给他讲戒烟戒酒的道理,她劝他歇歇,不要为了生意那么忙。她的话薛海向来是听的,而这一次她的劝说似乎收效甚微,当她的面,薛海不抽烟了,但在暗地里悄悄地抽,每天下班回来,她都嗅到他身上的烟草味,这行经让她恼怒,也让她陷入深深的忧虑。人的忧虑往往来源于对未来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以往生活给予的隐痛,两种因素成为一种忧患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判断、决策与行动。舒芬是凡人,她不可避免地陷入这忧患的烦恼当中去,不能自拔。
她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她甚至对着薛海歇斯底里如河东狮吼,薛海诧异地望着她,他不明白妻是怎么了,他不理解妻子的异常表现,他只当她的爆燥是更年期情绪的一种宣泄,所以并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日子一如既往,外面的世界光怪陆离,每天接收的信息,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让人唏嘘不已和叹为观止的。进入中年以后,舒芬懂得筛选记忆,她会将一些心理垃圾尽行焚毁,尽量让自己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她只想守着身边的人好好过日子,她希望生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家人平安,是她余生最大的心愿。
可自己心里想的,薛海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丈夫究竟了解自己多少呢?他像一头牛一样在外奔波,为了家还是为了他那不甘落寞的男人好强心、或者还是为了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
舒芬曾经试图用调侃的方式说服他,“你在外面这么苦,如果你把身体弄垮了,你挣再多的钱,有意义吗?你千辛万苦买一个大房子,留给我一个人,难道你就不怕,我重新找一个男人,那样你不是白辛苦了吗?“
“你不会!女儿在呢。”薛海笃定地说。
“你这么确定?”
“当然!”
薛海深信不疑,舒芬无语。
中年以后的人生,谁不是几经沧桑,还有谁能走进谁的心里呢?!这是一个零概率的话题。
四
在夏日一个雨过天晴的傍晚,舒芬硬拉上薛海出去散步,她已打定主意,决不屈服于渐渐老去晚景的凄凉,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丈夫的生活习惯,她要说服他,她要做一个摒弃世间虚荣的超凡者。
俩人边说边走,一路走到大街上,看城市的变迁,看人来人往。
“这座城市变化太大了,还记得吗?我们刚认识那会,它只是一座小城。”舒芬环视着四周说。
“是啊,时代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繁荣,它的无数变化里系着我们的故事与怀念,包括那些无数的甜蜜与不幸。”
舒芬扭过头望着薛海说:“你还记得吗?我以为你忘记了。”
“怎么会呢,往事历历在目呢,我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薛海看着舒芬,缓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你呀,不要老是胡思乱想,这样对你身体健康不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缕阴深的苦恼,过去的,就把它忘记、或者把它尘封在记忆深处,不要常常去触碰它。”
“什么?你是指我认识你之前的事吗,你知道,我和他?”
“是,从头到尾、清清楚楚都知道,只是不提,不想伤你,那是你的一个伤疤。”
原来他都知道,他的城府可真深呀,自己在他面前总是自作聪明,说不定哪一天被他捉了卖掉,还帮着他数钱呢,舒芬这样想。不过舒芬知道,薛海是一定不会卖她的,这一点,她也笃定。
“那么,你既然都知道了我的经历,那你应该知道,前车之鉴,我不想重蹈覆辙,我对你的要求,是为了你好。”
“明白,明白,刚开始不解,后来想明白了。”
“那你答应减少工作量,戒烟酒了吗?”
“答应,戒,一定!”
舒芬抓紧了丈夫的手,从这一刻开始,她心无旁骛,不再去回味远去的岁月,她要和身边的男人相依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