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凤凰】父亲的退让文化(散文)

编辑推荐 【凤凰】父亲的退让文化(散文)


作者:云中书童 白丁,4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8发表时间:2020-06-22 07:34:01

【凤凰】父亲的退让文化(散文) 让者,礼之主也。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让”的教育。
   生活中,往往让一步才会海阔天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这封家书,更是将“退让以明礼”发扬光大。我的父亲曾无数次给我们讲述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我的少年、青年时期都深受这个故事的影响。而在我家,张英的这封家书首先影响的正是我的父亲。
   五十年代,父亲是合肥钢厂的一名钢铁工人,合肥离家一百多里,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据说去一趟合肥或是回一趟家乡要走上一天一夜。条件虽然艰苦,但父亲和工友们发了工资,仍然坚持将工资送回家乡。他们每月轮流安排一个工友回家,将同乡工友们的工资和家书送回家乡,返城时再从家乡带回书信。父亲家中有三个幼小的女儿,他的那份工资对他的“小家”举足轻重,但“大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三个年幼的叔叔,且六叔七叔的年龄和我大姐年龄差不多,相比小“家”,“大家”更需要这份工资。为了“大家”,父亲将工资分文不少地交给了奶奶,过日子精打细算的奶奶有了这笔钱,不仅让众人吃饱了肚子,还将三叔送到学校去读书。舍小家让大家,年轻的父亲,懂得“孝”让!
   六十年代初,家乡频频告急,为了支持家乡农业建设,父亲放弃了城市里的丰厚收入,下放回乡当了一名生产队长。此时属“三年困难”后期,国家已经号召纠正错误、亡羊补牢,初担重任的父亲积极响应号召,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但少数基层干部顽固不化,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眼看着群众饿得面黄肌瘦、缺粮食少种子,却把粮食锁在粮仓里发霉喂老鼠。面对群众的强烈诉求,父亲突破重重阻拦,果断地打开粮仓,让群众分了粮仓里的粮食。父亲的做法及时挽救了濒临生死边缘的农业生产,甚至乡亲们的宝贵生命,得到多数群众的拥护,但因损害少数人的利益,也受到了诟病和质疑。个别基层干部见阻拦不了,怀着私心悄悄地去公社告状,说父亲私放公粮、以权谋私。公社干部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扮作拾粪农民下来微服私访,但访遍全村,居然没有一个人说父亲不好,反而听到的都是对父亲的赞扬和认可。邻队有一个老人对公社干部说: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说别人以权谋私我相信,唯独说他我不信!了解实情后,公社干部将那告状的基层干部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事实证明,在当时环境下,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农村唯一的出路。对官僚当仁不让,对群众敢于退让,父亲用的是“仁”让!
   在其后的人民公社时期,父亲一直担任着生产队长。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公克己,兢兢业业,辛勤地带领着社员们忙生产、修水利、交公粮。他掌管着一个生产队的集体财产,自家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次,大队支书在我家闲聊,本想蹭个饭,却发现我家断了炊,于是赶紧让我父亲去他家挑一担稻谷来救急。那时候,生产队的社员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上农田干农活才有工分。有些妇女家中没有老人,上农田干活时便将年幼的孩子带着放在田埂上,精于计较的社员们反对说:干活不能带孩子,带孩子不能干活!见他们说话不依不饶,语气咄咄逼人,父亲毅然阻止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她们家中没有老人,不让她们带孩子,孩子们往哪里送?不让她们干活挣工分,她们吃什么?时至今日,父亲虽然去世多年,但村中的婶婶们,每每念及此事,都感慨说当年如果不是父亲网开一面,她们就跨不过那道坎!让弱势群体有一片生存空间,这是父亲的“善”让!
   责任制后,生产队长的职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乡亲们家有大事小事,仍然习惯请父亲去主持公道。父辈兄弟有十来个,因都住在左邻右舍,建房时难免为了宅基地发生纠纷,争论不清时就请父亲去说理。每当这时,父亲便搬出张英的家书,给叔叔们讲述六尺巷的故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叔叔们听了,豁然开朗,矛盾自然化解。处理邻里纠纷,父亲主张“德”让!

共 15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亲“四让”可谓高风亮节,表现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朴实善良的性情和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全文满满正能量,令读者精神为之一振。文章以“我”的角度展开叙事,语言朴实,令人信服。层次分明,线索清晰。孝、仁、善、德‘四让’依次展开,老父亲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在今天不乏其现实意义。【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06-22 07:56:27
  这篇文字最大的特点在于入笔角度不同寻常,适值父亲节,人们怀念或者赞美父亲,大都从情感入手,抒写父爱。本文另辟蹊径,开篇道出传统文化,之后条分缕析,理性叙说父亲之“让”,从而展现老一辈村官的高风亮节和朴实性情,可谓别开生面。把父爱和对父亲的爱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来,把个人情感与家庭、集体、社会、时代变迁紧密联系起来,充满社会和时代责任感,情在义中,不能不令我们惊叹,伟哉,父亲!
   好文,继续努力,期待新作!
2 楼        文友:凌冰        2020-06-22 08:18:44
  谢谢云中书童老师带来如此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礼让的父亲,伟大的父亲,明智的父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纷争没了,关系融洽了,格局大了。学会退让,真是人生的大智慧!
3 楼        文友:默沁        2020-06-22 20:58:15
  文章语言成熟,老练!点赞!
4 楼        文友:浅影淡烟        2020-06-22 21:28:13
  朴实的一代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了!
三月花解语,陌上人如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