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塬上(随笔)
当春天的风裹挟着寒流从塬上飘过,气温开始了残酷的下降,霜冻似乎不可避免地如期而至。满园的苹果花刹那间失去芬芳,蜜蜂匆忙地逃回了自己的老巢,蔬花的农人抖索着身子,把自己的躯体包进了冬的衣物里。
这是春天里最黑暗的时节。
干涸了半年多的大地,在一声响雷过后,涮涮涮地泼下雨来,让劳作的人们防不胜防,四散而逃。
立夏的节气就这样来到塬上。雨时断时续,天空中夹杂着太阳的光辉,为飘浮的云彩绣上了金边。当我们仰望星空,遐思美好,满天的星星,还有那让人牵挂于怀的月亮,无论圆缺阴晴,都在注视着人类生活的地球。在若干亿年相互为邻的时光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彼此走得如此咫尺,亲蜜无间。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让我们远离了农耕时代的辉煌。在这样的脉动里,我们有太多的不甘心,是来自骨子里从黑暗中走来的影子。
在地坑院落,我们流连忘返,感受过往。那些被修楫一新的窑洞早已脱离了本有的面目,用来吃水的窖,防洪的渗浸,吸引着游历者羡慕的眼光去回眸那个曾经的岁月。
旅游的目的除过消憩之外,最主要是在我们的大脑将获得什么样的感受,留下了怎样的印痕。
车辆穿行在塬上,瞧那木制的牌坊,还有在风中晃动的茅舍,无不呈现出岁月苍桑。走进花海,在思想的深渊里我将自己捞起挂在花丛中,沐浴着花的菲芳。
此时一缕轻风掠过塬上。
今年的熏衣草会依然开得艳丽,蓝得诱惑,所有的美景都会在相约的季节闪炼。穿行于踏出的黄土之路,更多了一些自然亲近之美,淳朴之真。雨天虽说有了泥泞,在彩虹的美景中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这是塬上特有的气息。城市中的尾气早已让人们厌倦,观景更多的是追求呼吸顺畅,蜂拥而来的人流,嗅着花香个个面带笑容。好在我们的镜头记下了这里的美好,文人们用自己的的文章书写着这里曾有的岁月。闲时用来翻阅查看,自然成了慰藉孤独的精神之所在。
“破”与“立”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
站在塬上,穿越时空回首过往岁月,太多感概油然而生,大明帝国的乔世宁,以一部《耀州志》雄居关中文人之首,以聪慧过人被后人津津乐道。死后留下的石牌坊,石羊,石马曾让多少人感怀凭吊却未能千古不朽。在开化寺我有幸见到了乔世宁留下的墨迹文章。方得体会到他的瀚海北金。当一丝忧伤的风从我的心头掠过,让我明白了美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了更多的悲剧被千古传唱。
一个时代总得留下辉煌留下不朽。
在月亮上遥望我们生活居住的星球,中国的万里长城,荷兰的大围堤便是人类活动留给地球的最闪光的脉动。风从塬上吹过,一座新的地标建筑会拔地而起,翩翩起舞,蹈弄清影。人们在流彩中欣赏它,在歌声中赞美它,用抒袖溢光表达自已心中的无比喜悦。我们的时代曾赋予了我们极大的物质享受,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方可为一件小事极致地出彩绘春。
有形之风无形之风在狭长的塬上交织着,必然会留下时代的错综印痕。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到现在的塬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万千。好文。(墨竹)来自微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