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网络时代的喜和忧 (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网络时代的喜和忧 (散文)  


作者:北京浮地 白丁,2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9发表时间:2020-06-23 19:46:49
摘要:作者原创(首发)


   现代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网络交易,覆盖全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开启新时代的中国,正在阔步迈向网络强国的新征程。互联网贯穿在生活方方面面。从吃住娱购行开始,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建设数字中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有效途径,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这是新时代的迫切呼唤,更是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宣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将在网络强国的建设中迈出更大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加澎湃的创新动力。
   网络发展繁荣是中国强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儿童、青少年和对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也为国家意识形态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移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蓬勃兴起,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是西方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还在继续。一些西方国家以网络为平台,大肆兜售西方价值观,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试图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媒体传播格局,西方国家不再采用攻击、诽谤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打压,而是将自由、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包裹进形式各异的文化产品,并通过潜移默化传播的方式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兜售“好政策”和“好制度”。国外有些利益集团还在国内培植了一批“意见领袖”和“社会公知”,有组织地传播错误观点和网络谣言,造成人们思想认识的混乱。二是当前我国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非主流意识形态依然呈现非理性扩展的局面。其突出表现在,一些普通的社会事件常被炒作为政治事件,当事人一旦沾染公权力背景,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公职人员,也会瞬间引爆网络,导致民意啸聚。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很容易滋生激进的舆论表达,这也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网络治理难题。一些网络大V为了牟取巨额利润,利用粉丝效应,把普通事件炒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意识形态事件,以耸人听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语表达吸引不明真相的网民跟进,借机煽动民众情绪,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把一个非意识形态话题炒作成为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问题,进而造成社会舆论撕裂事件。三是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传播在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传播媒介上力度和效率还不够。就国内舆论场来说,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比如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但是理论阐述和传播又要求通俗性;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是普通老百姓更乐于接受生活化的语言。从国际舆论场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话语权上的优势地位,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进行歪曲解读,大大削弱国际舆论对中国发展现状及政治文明的共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不可回避的两面性,也就是说它的利与弊。最大的弊端可能会伤害中国三代人。比如: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甚至死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孩子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网络时代让孩子能了解网络知识非常必要,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方未定型,缺乏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认知能力,成为网上瘾君子。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电视网络对孩子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引发社会难题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如学生沉浸在这种难以自拔的QQ交流中,引发早恋等,占去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果让孩子过多玩这类游戏,显然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不利。当我们步入网络世界,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用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做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特别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上教室里得不到老师的认同,在家里家长也对他没有任何的好脸色,然而只要一坐到电脑面前,游戏里,自己就得到了极大的认同,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认同在这里完全得到的满足。由于网络道德教育滞后,学生出于好奇或无意,误入不良网站或在自身缺乏选择能力的状态下受网上不良信息影响,引发道德失控。网上交往的虚拟化往往又使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天真地误认为现实或真实,从而上当受骗。诱发"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网络还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性爱、网络病毒等都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使其感到无所适从。间接违法和直接违法。主要是网络经营者利益熏心及社会管理不力,学生参与街头网吧活动,或经济无法满足,或精神处于空虚从而失控而引发他们进行各种违法乱纪的活动。数据过盛:网络信息垃圾会弱化孩子们的道德意识,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求购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在一起,使网络成了信息的万花筒。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心理或冲动去寻找色情、暴力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花花公子》这样的色情杂志对中国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无法接触到的,但当该杂志以合法的形式在美国进入网络后,由于计算机网络消除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青少年只要找到网址,鼠标一点就可以看到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来满足他们“猎奇“的、“窥淫”的心理。无节制上网影响学业。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生活太单调,置身网络游戏无拘无束又好玩,可将成长的烦恼暂时抛之脑后,自控力差的心理特点,使之一上网络就成了“网虫”。
   俗话说得好:利弊相生!网络直播在带来一系列好处的同时,它的弊端也开始慢慢显露出来。首先,传播不良信息。如今,很多网络主播为了博取关注,往往会选择直播一些不良、高危险的内容。很多主播用间接的方式传播,就像“鸦片”一样,最后让你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其次,破坏他人精神世界。网络直播会传播不良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不良信息,它让人们的思想堕落,污染人们的精神世界。对成年人来说,他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事情时,也有一定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可以有选择的接受。但是,对于未成年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的了,年纪越小的孩子,他们越容易被这个世界所影响,况且,如今的未成年们,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网络,在接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会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像是直播这样的“动态视频”就是他们非常容易接受的。但是,他们很难分清好坏,只能将其全部接受,要是再没有大人的好好引导,恐怕后果就是非常严重的了。最后,破坏现实生活。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人,如今,一些知名的主播都有许多的粉丝,而粉丝也分不的类型,有的是理性的粉丝,虽然喜欢,但能克制自己;有的粉丝则是疯狂的、偏执的,他们要你极致喜欢,要么极致讨厌,这些人他们用生命去“黑”人家,用生命去追求人家,分不清网络和现实,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现实生活。所以,直播需严谨,看播需克制。做直播的不要去触碰制度的界限,看直播也不要过于沉迷其中,要明白,网络终归是网络,现实始终是现实!
   我们在教育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惑,最大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特别不好管。孩子有的时候跟网友聊天,比跟家长聊天热闹得多,快乐得多,跟家长没有话可讲,所以有一句话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们俩面对面坐着,你拿着手机,我拿着手机。网络时代亲子关系面临着强大挑战,是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有人说:“十亿人民九亿聊,一亿不聊在淘宝”,的确这是摆在面前的社会现实。智能手机不再是奢侈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须了。一刻脱离了手机,就像魂不附体,无所事事。老人在玩,成人在玩,青少年在玩,儿童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在玩。全民都在玩,都会上网,似乎是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人都智能,无不为一个好事。然而带来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又是多么的可怕。
   网络中充斥过多无聊和心灵伤害。网络炒作、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网络淫秽、网络低俗、网络下套、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网络泄愤、网络广告和网络捆绑等。令人作呕,但你一旦打开网络或者手机,他们就会铺天盖地,像苍蝇蚊子一般向你扑来。让你哭笑不得。对社会,对人们的冲击影响极大。
   网络时代增加了亲情鸿沟。孩子们有了烦恼愿意不愿意和父亲母亲说。而愿意和异性朋友,网友说。家长对孩子失去了心灵和行为的掌控。代沟越来越深。
   4G时代动摇成人权威地位。因为每一个孩子有手机,他们经常在手机上传一些小视频,包括黄色段子,包括一些低俗的内容。手机又给我们带来了挑战。父母也在忙于玩手机,对孩子学习辅导不够,教育培养不利,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通病。下了班后有几个人在帮父母做点家务?有几个在专心致志的辅导孩子做作业?不说没有,但微乎其微。孩子也在效仿者他们的父母,应付了事罢了,家长也往往只关注成绩而忽视关注成长。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严肃而突出的问题。人人抱手机亲子沟通很少,没时间交流。没有认识到亲子关系的价值。造成孩子爱和陌生人说话。喜欢跟网络上陌生人聊天。网络有满足交流的需要,满足宣泄的需要,比如有什么不舒服,跟身边的人不好说,跟一个陌生人说一下心理特别舒服。有的家长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视知识轻视能力、重视身体轻视心灵、重视营养轻视健康。家长忽视家风、家训。现在父母往往重视方法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原则。
   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多时候我们离不开手机,总感觉没有手机,缺少一种安全感。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玩手机的人群年龄越来越小,一周岁的小孩,只要给他手机,他就不会哭,不会闹。这种全民玩手机时代,到底毒害了谁?我们真的要深刻反思,本来小孩,可以去和小朋友们打打闹闹,去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但现在他们不打也不闹,他们只要拿着手机,看着那些和他们年龄段不符的动画片,高辐射伤害着他们幼小的眼睛,
    那些主播打赏、网络暴力,正在一步步,毒害着我们新一代的小朋友。大家想一想,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一种情况,只要小孩一哭,给他一部手机,一切都安静了。我不敢想象我们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在净化网络暴力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自己?如今我们的社会缺少太多的正能量,我们的价值观变了,我们考虑的最多的是利益。我们培养出来的永远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学习,如何跟进我们的素质教育?最可恨的是那些青少年组成的团体,又让好多青少年去追星,我认为上学的年纪就应该好好上学,不应该去搞这些事情,好多学生南京大屠杀不知道,但知道明星都叫什么名字?或许,我的言论有些偏激,但是我就经常看到父母给很小的孩子玩手机,吃早饭的时候一部手机给小孩,小孩也不好好吃饭,竟看着那些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动画片。
     网络信息时代,确实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多多,但弊端不除,就会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灵。综上,国家在发展巩固信息时代成果的同时,应加大网络监管,屏蔽负面网络信息网站,整顿网络直播的力度。打击网络犯罪,为网民创造一个安全、优雅的网络环境。
  
   注:此文引用了少量网络文章内容和作者本人观点创作而成。

共 521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时代在进步,网络也在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手机支付,微信聊天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但网络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像一些游戏,有些孩子就沉迷与其中,不但影响了学习,还影响了身体健康。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孩子们一起打猪草,玩游戏,不亦乐乎,也没见有几个近视眼。可现在呢,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都离不开手机。可见,网络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弊端不除,就会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灵!全篇文字精炼,纵观现代生活,有感网络反展,存在利弊,引人深思与重视!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6-23 19:47:43
  文章很有内涵,值得深思!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北京浮地        2020-06-23 20:23:39
  感谢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6-23 21:37:4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共同帮助青少年脱离网瘾!好文,充满正能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