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新生】值班(随笔)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生了个值班的命?或者说,这个值班岗位是我花钱买的?
从2014年至今,我一直都在值班。开始只是防火值班,重点防火期过后,便能稍微轻松一些,可以干一些比较散淡的工作,还可以下乡转转。
可是,自从去年改革后情况就变了,原先只是天晴防火,下雨时可以高枕无忧;现在啊,天晴得防止火灾发生,下雨得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在林业局防火办时,办公室就没挪过窝儿,一直都是301至303室。301是值班室,功能跟所有办公室一样,属于正常工作的地方;302是指挥中心,里面放着一些防火通讯设备,需要经常跟省防火办通讯对接,县防火指挥部领导们需要开会研究防火工作时,我们还得把设备挪走,不开会时再挪回去;303是休息室,因为在重要防火期时,我们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全天候值班,所以晚上得睡在休息室里。
防火值班室最旺盛的那几年有四个人,每人值班一周,轮流转。从2017年开始,就只有两个人了,两个人每人一周,轮到谁值班,就是24小时全天候,不值班的只是照常上下班。
为了解决我们值班人员需要吃饭上厕所的问题,领导发了个善心,安排财务室另外买了一部手机,把座机号码绑定到手机上,回家吃饭或者上厕所时也可以接听值班电话。刚开始,我们还觉得自己挺牛的,双机在身(一部私人手机,一部值班手机),电话不断。若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防火时段,值班室里的座机和值班手机响个不停,可以用“此起彼伏”来形容,有时候特别像作战参谋室。
防火特殊时期,我们还要用电话查岗,逐一给乡镇防火值班室打电话,要求乡镇分管领导或第一责任人必须在值班室里值守。有一年除夕夜我查岗时,有一个乡的乡长当时没在值班室,回家吃团年饭去了。值班人员开始忽悠我,说带班领导上厕所去了,我就要求值班员转告带班领导,上厕所回来后,用座机给我们回个电话。结果那个乡长用手机给我回电话,我说不行,必须在10分钟内用座机给我回电话,否则就不用给我回电话了,直接给县分管森林防火的金副县长回电话吧。那个乡长是个实在人,他真的给金副县长回了个电话,金副县长问他有什么事儿,他说防火办让他给金副县长回电话的。金副县长火了,厉声说:“你赶快用座机给防火办回电话呀,给我回哪门子电话?”那个乡长连忙跑步回到乡政府值班室,用座机给我回了个电话,并在电话中说,是金副县长让他给防火办回电话的。我放下电话,一方面觉得好笑,一方面又感慨于那个乡长的实诚。你回电话就回电话吧,干嘛还要说是金副县长让你回的电话?
2019年机构改革,林业局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城建规划局合并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所有人都搬迁到国土资源局上班,当时,我和我的搭档还在原林业局301至303室值班,直到去年8月份才搬到国土资源局(现在已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室值班,原先那套防火通讯设备至今还搁置在原林业局(现在是应急管理局)302室。
搬过来后,值班责任立时加码,原先下雨天可以高枕无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边的202室可能是全国“最大”的办公室,加上休息室绝对不超过8平方米,等于值班室和休息室各占一半。好在我们两个人都不怎么好动,办公室小就小吧,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办公桌椅和休息床铺又能占用多大个地方呢?
今年5月1日,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公布了,我们值班室归灾害防治股管辖,值班还是只有我们两个人,局里只在节假日安排其他同志轮流值班。平时,还是我们两个人每人轮流一周,同样是晴天防火,下雨防地质灾害。办公桌上摆着两部座机电话两部传真机两台电脑两台打印机,让别的同事感觉到我们挺牛的,因为他们有的办公室还没有座机电话呢。可是当我们说是要同他们对换时,他们一个个便把脑袋摇得像货郎鼓。因为节假日局里排班轮到他们值班时,他们都觉得很捆人,感觉不自由,让他们对换,他们才不干呢!你想啊,全天候24小时值班,谁能受得了这种约束?
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值班,每周七天,轮到自己时,全天候24小时,碰上天气干燥或降雨量大的天气时,还得老老实实地在值班室泡大碗面吃。这不,昨天赶上端午节放假前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查岗,值班电话打不进,领导不明所以,便直接打到我的私人手机上,吼叫着让我赶快回值班室给市局回电话。我晚饭都没吃,连忙从家里赶到值班室,给市局回电话,问他们有什么指示,市局值班员说,要发个传真。结果这两部传真机,一部没油墨,一部拨不进,弄了半天还是没有接成传真。股长考虑到我还没吃晚饭,安排同事小魏来接班,让我回家吃晚饭,小魏来后,让我晚上就不用再来值班室了,他说他晚上就在休息室睡,让我早上六点之前来,他得回襄阳过节,必须赶早上那趟早车。
晚上睡觉前,我把手机闹钟定到5:30时,早上5:30时闹钟一响,我连厕所都没顾得上,简单地洗了把脸,就连忙往单位赶。刚好六点整赶到值班室,等着局里安排的节假日值班人员来接班。因为没有网,也因为不肯闲着,我就写下了这篇随笔,不是发牢骚,只是对这七年来值班工作的一个大致回顾。
欣赏不一样视角感观,多多警惕,才有一方安宁,这小小闪光点,我看到熟悉而又尊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