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新生】被捧在手心的萤火虫(小说)
一
在翌年初夏的梅雨季节里,小翠家那座在她父亲结婚前建成的土墙瓦房,经不住雨水的浸泡,垮塌了一大半。
在大姨妈家里,母亲说她哥杨长顺似乎有先知先觉,在深更半夜拽着他们在房子垮塌之前跑到了稻场坝上。可他却在房子垮塌之时,哈哈大笑一番后又疯了。
母亲说,村上已经同意,把她们家旁边原生产队那座存储粮食的保管室,作为他们家的暂居之所,等他们家以后有能力重新建好房子后,再搬出来。原生产队的保管室,自从田土包产到户后,就一直空在那里。作为集体财产,一直都无人过问,只是作为一种过去时代的象征而存在着。
“我出来的时候,村里来帮忙的人和你爸在保管室里重新砌筑柴灶,”母亲说。“保管室里宽敞,还可以用层板隔几间屋来。我进城来,就是想在河街买几床席子和铺盖回去。”
母亲边说边擦着脸上的泪水,大姨妈拿出不少钱来递给了她。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自己也有个家,一家人也要生活。能力也是有限的,全家人都靠工资吃饭。我也只能帮到这种程度了。”大姨妈说。“小翠,你二姐三哥他们都到重庆打工去了,一时半会又联系不到他们。你那个哥哥又疯了,家里就剩下你的父母了。你这次回家多帮帮他们,把家安顿好后再回来。”
在回家的路上,小翠背着新买的几床棉被,以最慢的步伐走着,她妈也跟不上来。她只好走走停停,遇到路边的树荫,就躲在下面避太阳。她妈扛了三床卷成圆筒的篾席,尽管不重,可得用手抓住一头扛在肩上走路,并不方便。
从河街到长寿化工厂旁边的走马岭坡,都是公路。在那里分路,走烟坡,一直到家里都是丘陵地带。走下坡路还好点,爬坡上坎时,她的母亲蹒跚着,总是显得战战兢兢的,是要走一会儿就歇一会儿的。按理讲,近五十岁的年龄不应该这个样子的,可因为家里贫穷,平时吃素的时候多,身子就跟她的家庭一样,总让人感到颤颤巍巍的。
考虑到这两天吃住都不方便,小翠还在城里买了许多方便面,放在了背篓的最下面。从身后看上去,她的上半身,都被背篓和棉被遮住了。背的东西虽然不重,可背着走久了,还是显得十分吃力的样子,当真是路远行李重啊。
阳光炽热,一路上都感到了十分闷热。额头上的汗水流到眼角,让小翠感到眼花缭乱。胸口、背上,汗如雨下,把衬衣也打湿了。
到了龙溪河边的小石桥,小翠把背篓放了下来,然后走到河边捧河水洗了洗脸。
桥头的土丘上,长有一棵黄葛树,树冠掩映的地上都是阴影,是个歇脚的好地方。也不知道母亲落到后边有多远了,她只好在一块石头坐下了下来。等了约半小时,母亲才走到那里,小翠取下她扛在肩上的篾席,让她也好坐下来歇歇。
想到一家人的生存状态,小翠就感到了忧心。在小翠的心里,对于哥哥杨长顺又一次发疯,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困境,他的神经竟然如此脆弱,又一次当了逃兵,她拿不准第一次让他的现实世界崩溃的到底是些什么。不过,在他疯掉后,他为自己虚构的那个世界,倒是一个避难的好去处。
这一次疯掉后,他会为自己虚拟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或许,他仍旧会延续他过去虚构的那个世界吧?把自己臆想成猪八戒或者杨七郎、岳元帅,并活在那梦一般的世界里,既逃避了现实、美化了这个世界,还有动人的故事,岂不让人快哉?
带着这样的想法,小翠倒是希望尽快能看到他了,看他这次会以什么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
而她自己,面对家里的困境,除了逆来顺受,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要有吃有穿的、有活路可走,在她看来就是希望。就是一条蚯蚓落到了滚烫的沙子里,都还知道挣扎着爬出去呢,更何况她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家里面有田土,还有这漫山遍野的猪草,只要人勤快,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歇了半个小时,母女俩又站起身来。二十分钟后,她们回到了保管室。
保管室里,村里人已经帮忙用泥土在靠墙的地方新砌了一个柴灶,还把电线拉到屋里来了,装上了灯泡和开关插座。
看到父亲和村里来帮忙的两个人,正忙着在宽大的屋里用层板做隔墙,小翠就问他们吃午饭没有。
“饿得咕咕叫了,”一个名叫马儿的村里人说。“灶才打好,可以用了。”
“马儿叔叔,我买有方便面回来,”小翠说。“我马上给你们泡。”
“那感情好!”另一个叫王三的村里人说。
到屋外找水瓢时,小翠看到从废墟中抬出来的几间木床,坛子,衣柜、桌子板凳、碗柜等,都摆在了稻草坝上。
猪圈屋并没有垮塌,里边的猪哼哼唧唧叫着,她走进原堂屋的门口,把地上的瓦片踩得啪啪作响,来到猪圈屋门口。两头猪见到她就像见到了救命恩人似的,前腿爬在条石砌成的围栏上,张大嘴巴叫得更响了。小翠抹掉倾刻间从眼里流出来泪水,扭头离开了。
回到保管室,她拿来电饭煲烧上水后,就背着背篓,拿把镰刀准备出门了。
“妈,等水烧沸后,你就泡几碗方便面吧。”她对还坐在凳子上歇着的母亲说。“我出去割点猪草回来,猪饿得不行了。”
“人都没顾过来,还顾得上猪?”母亲说。
“我一会儿就回来。”
出门后,小翠径直朝观山坡走去。在回家的时候,她看到龙溪河边那几条田坎下面的沟槽里,都是茂盛的猪草。她是这样想的,打好猪草在河里淘洗干净,然后背回家就将就喂生的了。
来到龙溪河畔,正当小翠埋头在包谷林边割猪草时,一个人突然从包谷林中窜了出来。
“孟……姜女。”
小翠抬头看到一个烧熟的包谷递了过来。原来是疯子哥哥。
“八戒,你?”
“孟姜女,你哭倒长城回来啦?”疯子哥哥说,“吃吧,我是鲁班……”
“你什么时候变成鲁班啦?你不是猪八戒吗?”
看到疯子哥哥搔着后脑勺,显得莫明其妙的样子,小翠好像明白了什么。
“鲁班,你最近在建什么房子啊?”
“我……在建寺庙。”说着,疯子哥哥从身后的腰带里取了把篾刀出来。“在后山……”
“鲁班哥哥,我这次回来,看到家里的房子都垮了……”
“别找我!别找我!我忙不过来……”
小翠刚拿好包谷,疯子哥哥钻进包谷林里不见了。她啃着包谷,这时才似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上一次哥哥疯掉大概是参加廖小明的婚礼时受到触动,想到了他曾经的恋人王荷花,才疯掉的。于是,他才把自己臆想成了猪八戒,而猪八戒是因为贪念嫦娥的美貌撞入月宫,才被玉皇大帝打入凡间来的。而这一次,他把自己幻想成了木匠之神鲁班,大概是因为家里房屋垮塌,而他又无能为力的缘故吧?可他这么容易疯掉,应该还有家族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可二姐和三哥都不像他这样容易受到伤害的,这却又是小翠百思不得其解的。
打好猪草,回到保管室时,父母已经吃过泡面,和马儿叔叔他们坐在屋里聊天了。看到她回来后,她妈起身为她泡了一碗面。小翠找来一张薄膜铺在地上,然后搁张菜板在上面,拿起篾刀剁起猪草来。剁好猪草,她都装进了一个木桶里,然后舀了两瓢米糠、几瓢水在里边搅匀,提到了猪圈屋。当她看到两头猪儿,吃猪食时显得迫不及待的样子,嘴巴里还发出吧唧吧唧的响声时,才开心地笑了笑。
回到保管室,马儿叔叔夸她勤快时,她又不好意思起来。
“我要是有个儿,就让他找你这样的闺女做儿媳妇。”马儿叔叔说,“可惜我生了个女儿。”
“你就是有个儿,人家也未必看得上,”王三说。“小翠长得俊,会嫁给一个城里人的。她是个享福的命。”
小翠吃着母亲给她泡好的面,听着大人们的话,只是笑笑,并不搭话。她只觉得自己的世界和他们心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并不想和他们有更多的交集。可自己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她又说不清楚。大姨妈身上那种救苦救难、行善积德的菩萨精神,曾经深深触动过她,她决心此生就以她为榜样,可要像大姨妈那样,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因为,就在大姨妈想拉她们家一把这件事情上,她也看出了大姨妈心中的无奈。她也想多帮衬她们家一些的,可由于物力有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小翠想,只要有大姨妈那样的存心就好了。对她来说,自己挣不到多少钱,就只能为这个家多出些力了。想到这一层,她想到马儿叔叔他们来帮忙,也是因为存心好。
“谢谢你们了。”她对马儿和王三说,“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想到了来帮我们……”
“你看,你看,”马儿对小翠的父亲说。“你们家小翠多懂事啊!今后有你的福享了。”
听到夸奖,小翠又不好意思了。吃罢饭,她又背上了背篓。
“你……你不歇会儿啊?”父亲问。“外边这么大的太阳。”
“我戴顶草帽出去。”小翠说,“不然晚上猪儿又没有吃的了。”
“那你灌瓶水出去。”母亲说,“外边这么大的太阳。”
“我不渴!”说着,小翠迈步走出屋去。她在屋外的碗柜顶上,取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
来到后山山坳那棵黄葛树下,望着森林中那些层层叠叠的树荫,小翠突然想到了疯子哥哥说的那个“寺庙”。他到底把“寺庙”建到了什么地方呢?
想到去年她和廖毛去摘杏子的那几棵杏子树,她又嘴馋起来。
走进森林那条石板路上的两边都长着茂盛的猪草,她走走停停,一边割着猪草一边朝那里走去。
森林里嘈杂喧闹,除了知了高吭的鸣叫,就是各种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了。树荫下凉爽宜人。来到开阔地带,小翠看到在三棵杏树的枝桠上用新砍的竹竿搭有一个篷子,竹竿上铺了一层竹枝和树的枝叶。这或许就是疯子哥哥正在搭建的“寺庙”了。
“鲁班,鲁班!”小翠这样喊着,走了过去。
她看到疯子哥哥,从篷子的另一面钻了出来。
“老纳已经出家……为僧……阿弥陀佛。”
疯子哥哥耷拉着头,一双手合掌竖在了胸前。他身上还穿着去年她给他买的那身衣裳,只不过白色的和尚衫经过日晒雨淋,已经泛黄陈旧了,那条灰色短裤也褪色开始泛白了。
“你说你出家了,那你法名叫什么?”
“我乃慧能,广东岭南新州人氏……”
“你从战国,又穿越到唐朝来了?”
“阿弥陀佛,老纳只知道当今朝廷,乃李氏的天下……”
在疯子的世界里,是没有逻辑可言的。不过,她并不喜欢疯子哥哥把她当成了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慧能法师,我乃七仙女下凡。”她说,“玉帝见天蓬元帅肚子饿了,就派我背个背篓下凡来打猪草。刚好巡游至此,见这杏子树上的杏子个个颗粒饱满,还望法师给我摘些下来。我拿回去好孝敬玉帝和王母娘娘。”
“七仙女……这个简单,跟我来。”
小翠把背篓取了下来,然后提到杏树下。看着疯子哥哥用竹竿捅着杏子,一个个的都落进了装有半背猪草的背篓里。
二
在回去的路上,小翠觉得哥哥这样的疯子和其他的疯子是不一样的。他就像电视里动画片中的人物一样,是可亲可爱的。而她见过的二姨妈,自从疯了过后,老是狂躁不安的,一天到晚都在自言自语。一会儿张三李四王麻子,一会儿又哭哭啼啼大喊大叫的,那多让人心烦啊。
她还记得上次从晏家精神病医院回来后哥哥的样子。大病初愈,他好像不再适应这个现实世界了,无论什么人和他说话,他只是一味地沉默。那时,她反而觉得他疯的时候状态更好。每天都无忧无虑的,还天马行空,一会儿把自己当成了猪八戒,一会儿又自以为是杨七郎、岳飞、宋江……
不过,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她还是希望哥哥能过上常人一般的生活,直到娶妻生子,能享受到人间的那份天伦之乐。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吃过晚饭后,在她和父母聊天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爸、妈,我觉得哥哥长期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她说,“我们还是把他弄到医院去看看吧,治好了病,他才能为这一世的人。”
听了她的话,不善言辞的父亲好像突然能说会道了,他说:“他……他这个病是医不好的……你二姨妈疯了过后,你那个李姨爹还花的钱少啊?花了几大千,连建一座新房子的钱都够了!还不是医好了又复发?钱花光了,一家人都受到了拖累!你也看到的,他那三个儿长得……长得多标志啊!还不是受到了拖累,连个媳妇都找不到……”
“那怎么办?难道就让他这样过一辈子呀?”
“那是他的命!”父亲说。“你看你二姐……还有你三哥,他们遇到……遇到的事情还……还少啊?怎么没见疯了?都到重庆城里打工挣钱去了……”
“爸、妈,我还是想把这一年来在大姨妈家带孩子挣的钱,拿去给……”
“小……小翠……那些钱给你留着,是用来给你出嫁时买……买嫁妆的。”父亲说,“你以为嫁人光是嫁个人过去呀?不带点陪……陪嫁,婆家人都看不起你娘家人。”
听了父亲的话,小翠沉默了。其实,就是这辈子不嫁人,她也想治好哥哥病的,可她又不敢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她怕父母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