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悠悠黄河情(散文)
黄河,大气磅礴,呈“几”字形,绕河套,跃龙门,过潼关,一路跌跌撞撞奔向辽阔的海洋。她的样子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中华大地上,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她滋润着泥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
余光中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从小父亲就告诉我,我们是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为自己的黄皮肤而感到自豪。“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1984年风华正茂的张明敏先生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唱了一曲《我的中国心》,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他用充满磁性的低沉的声音,抒发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唱得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从那时起,黄河就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铺展在心灵的最深处,一直悠悠地流淌着。我渴望有一天能与母亲河相遇,亲眼目睹她的风采。
第一次见到黄河,雄浑宽阔,比我想象中的还壮观,我的心灵被震撼了。那是二十多年前,我刚考上大学,第一次坐车驶离故乡,我思绪繁杂,既有对故乡的不舍,更有对远方的期待。我把脸投向车窗,沿途所见,一切都感到新鲜。车走106国道,过杜良转盘向北,路两边是大片用黄河水浇灌的水稻,在阳光下生机盎然,绿如瀚海。汽车一直在走上坡路,原来这儿就是地理老师说的高出地面十多米的黄河大堤,终于,汽车爬上了开封黄河大桥。“快看,快看,到黄河了!”听到有人惊呼,透过车窗,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车窗外看,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波澜壮阔的黄河!宽阔的水面,黄色的河水,虽然没有滔天的巨浪和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却看见阳光下的黄河水犹如撒下的点点碎金,光线所到之处金光闪闪,河水打着旋往前流动,时不时激起浪花朵朵,一只只白色的鸟鸣叫着像精灵般在水面上自由飞翔,为黄河增添了动感的音符。向远处望去,黄河像一条舞动着的黄色的长长丝带,翻腾着,奔涌着,浩浩荡荡奔涌而来,穿越中原大地,不分白天和黑夜,一路向东而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她见证着岁月的绵长、时间的流逝,在遥远的渤海湾汇入到苍茫的大海之中。
滔滔黄河水,流经千里沃野,滋养着生命,用她非凡的气势曾征服了多少文人墨客多愁善感的心。面对浊浪滔天的黄河水,李白曾豪情万丈地吟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登鹳雀楼望万里河山,见落日下的黄河,气势雄浑,顿时胸襟开阔,脑洞大开,不禁想到黄河入海的雄壮画面,情不自禁地吟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曾这样描写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一条河,绵延几千年,奔流不息,激情万丈,勇往直前,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瑰丽神奇。
树有根,水有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她的水在源头是清可见底的,到我们这儿为什么变黄了呢?在地理书上我找到答案。原来它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大量的泥土流进黄河,造成了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段,形成“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的独特景观。浑浊的黄河水高出地面十多米,在开封地段成了悬河,又叫地上河。黄河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希望,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人类与黄河相依存的关系却不曾改变。
大禹治水是神话故事,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开封禹王台公园里至今还保留有大禹治水的蜡像,三皇五帝时期洪水泛滥成灾,危害百姓。大禹下定治理黄河的决心,他吸取父亲治水的失败教训,用聪明才智对洪水进行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战胜了洪水,令后世人敬仰。
历史上,黄河水一次次泛滥,曾淹没了城市和村庄,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如今人们在黄河上游、中下游建立起了黄河大坝,终于缚住了苍龙。举世瞩目的小浪底工程依山势而建,泄洪时期更是壮观,似万箭齐发,如万马奔腾,震耳欲聋。黄河水被人们所控制,开始造福沿岸的百姓。人们引水入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滋养生命。开封黄河岸边的柳池就是沉淀黄河水的地方,然后流入清水河经过处理后供人们饮用。
因开封临近黄河,我有机会多次见到她,近距离地观看黄河,看到了她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样子。秋季时,黄河水很温驯,水流缓慢,平静得如温柔的羔羊,波澜不惊,河中央有时会冲出大块的沙洲,沙土湿湿的,又松软又舒坦,大人孩子都喜欢赤着脚走在上面,像母亲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让人心情舒畅;夏季雨量充沛,黄河暴躁得如桀骜不驯的烈马,水流湍急,咆哮着,急速而下。
夏季,黄河水量大增,滔滔的黄河水从西向东奔腾而来,像一条飞腾的黄龙,一路欢唱一路歌,不知疲倦。因小浪底水库夏季泄洪,黄河水大量涌入下游河段,烟波浩渺,水面辽阔。今年的水量更是达到了每秒5500立方米的流量,因水量上涨,黄河滩出现了大面积的滩涂湿地,成了小动物们的水上乐园,水中芦苇丛生,野鸭和青蛙藏在水中,示威似的呱呱呱地叫个不停,歌声嘹亮,此起彼伏。这儿还是鸟的天堂,世外桃源,一群水鸟在芦苇丛中飞来飞去,有时停在芦苇上,有时贴着水面飞行,不时发出声声鸟鸣,像在呼唤同伴一起觅食,一起玩耍,开心得不得了。
黄河从来都不寂寞,里面有无穷的宝藏,以前有挖沙船在河里突突地叫个不停,有沙土从那里源源不断被挖上来,拉走。近几年,出于保护河道的需要,不见了挖沙船的身影。那些垂钓者喜欢坐在回水湾的地方,静待鱼儿上钩,有时会钓上来一些黄河鲤鱼、嘎牙鱼,像捡到宝贝似的。偶尔有人路过,总要好奇地问上一句,“今天的鱼钓上来的多吗?”其实,许多垂钓者不在乎钓鱼的多少,钓鱼只是他们的一种人生乐趣罢了。
我们路遇一对来自外地的夫妇,领着孩子到黄河边观景,站在黄河边看那些垂钓者怡然自得,他们就问,可不可以卖鱼给他们,我原以为他们要把真正的黄河鲤鱼带回家,让家人品尝。没想到他们三十五元钱买了两条鲤鱼,却提着鱼向另一侧的黄河边走去,一问才知道,他们想要把这两条鲤鱼放生,鱼儿离不开黄河水,只有在水中才能自由自在。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这才是生存之道,想到这儿,我对他们不由得心生敬意。
那位守在黄河浮桥旁边的老人,远离车马喧嚣,甘于孤独寂寞,常年居住在这里,定期测量水位,守护着这一方黄河水。因为远离市区,他在旁边开辟了几块菜地,种上了芝麻、豆角、茄子、荆芥、向日葵、花生等农作物,生活上基本能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现在正值夏季,各种菜比赛似的,长得郁郁葱葱,水灵灵的,惹人喜爱。看着充满生机的菜园,听着滔滔的黄河水犹如雄壮的音乐,他把自己的生命早已融入到黄河之中。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当年失意被贬,但并没有气馁,面对一望无际的黄河水,他不由得发出感慨,人生不正是如这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吗?无论历经多少磨难,只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的变迁,才能不负年华不负此生。
黄河,不愧为我们的母亲河,胸襟开阔,意志坚强。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闲庭信步,不为谁停留,不为谁折腰。虽经百折千回,却不屈不挠,依然坚守梦想,矢志不渝地奔向浩瀚的海洋。
今天,我又一次站到黄河边,黄河水一改往日的温柔,声如击鼓,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犹如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泻千里,蔚为壮观。我用心聆听黄河的歌唱,心中升腾着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滔滔黄河水,悠悠黄河情。黄河,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大河,奔腾向前,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