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凤凰】没有城管的日子(散文)

编辑推荐 【凤凰】没有城管的日子(散文)


作者:凌凤凰 童生,7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8发表时间:2020-07-07 03:39:38

【凤凰】没有城管的日子(散文) 在写下此篇文章之前,且容我做三个名词解释。
   一、“城管”,城管是指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
   二、“三农”,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城乡接合部”,城乡接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接合地、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2020年1月,我们位于二楼,处在商业街繁华地段,面积八百平方米的门店突然接到文化部门的通知:即刻关门停业。这一关门,从前门口“门庭若市”的场面变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可黄金地段毕竟是黄金地段,我们门店暂时歇业,前后门两块大约十五米长,两米宽的小广场,惹人垂涎,引来了许多城乡接合部的婶婶、伯伯前来摆摊。
   婶婶、伯伯们的摊子是随意搭建的,有用蛇皮袋铺地,有用小推车占位,更有甚直接用一个红桶或篮子放地上就算是他们的摊位。婶婶、伯伯们摊子上卖的东西种类繁多,应接不暇,有青青的空心菜、红红的嫩苋菜,有浑圆的香芋头、鼓鼓的卷心菜,还有参差不齐的红薯苗、摆放零乱的鱼腥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应该都是他们亲手栽种的。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严重,我们的城市进入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状态,城市的所有街道、小区都设了哨卡,每个哨卡都有安排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间不间断值班,登记,测量体温。这样如“天网”一样的哨卡,一定需要很多的人手。我想这一时刻大部分城市管理局的同志应该都在哨卡一线奋战。我们门店周围的街道原来日夜巡逻的城管同志少见了,我们店前后门的黄金小广场被婶婶、伯伯们的摊子摆得密不透风。
   前门口与后门口正中央的摊位分别是一个瘦瘦的老妈妈——吴奶奶,一个胖胖的大姐姐——李阿姨所摆。吴奶奶该有六十岁以上了,佝偻着背,短短的发白的头发,她的摊子主卖蔬菜:青椒、西红柿、菠菜、芹菜、西蓝花等。我观察她的菜大部分是批发而来的,少部分是她自己种的。她穿着一双拖鞋,站在摊子后面,时不时的在蔬菜上撒点清水,这样能让她的蔬菜看起来新鲜、美丽。我每天要到门店进行照看,从前门上二楼,就要跨过吴奶奶的摊位。吴奶奶见了我,总是笑盈盈地冲我打招呼,用极为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上班啦?”我少有回应她,我心想:这个奶奶,真厉害!每天都问着同样的问题。上班?我们门店都停业了?哪还有班上?天天和我套近乎,无非是害怕我赶她走,害怕我不让她在门前摆摊!
   后门胖胖的李阿姨则是一个农民模样的妇女,脸上红扑扑、长着一些雀斑,头发褐色,她自己扎的头发没有半点发型,鲜有美感,她肚子上有不少赘肉,也穿个拖鞋。我回家的时候,从后门走,经过她的摊位,她总是一声不坑。我瞄一眼她摊子上的菜,跟她的人一样毫无新意:总是几簇地里长的红薯苗外加房前屋后长的红叶菜。我看她身后有辆自行车,想必每天她是骑自行车来的。我心想:这一堆菜一共能买二十块钱吗?还天天来摆摊,真够有精力的。天天在我们门口摆摊,见了我还不打招呼,真是不知趣。
   有时候天下起大雨,吴奶奶和李阿姨却照例出来摆摊,她们都戴着口罩,吴奶奶身披透明尼龙纸,头上戴一个斗笠,李阿姨则撑着一把大大的旧雨伞。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我等了半天着急回家做饭,看着门口雨中的吴奶奶,我心中生出许多悲悯,我对她说:“奶奶,你摊子上的菜心怎么卖?”点点雨水已经打湿了她的头发,她的牙齿掉了不少,张开嘴笑盈盈地对我说:“菜心三块半一斤。”她说着,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向我比划着。我回答她:“好,您给我来一斤。”等吴奶奶把菜心称好,我说我只有微信支付,她把她脖子挂着的二维码卡牌给我扫,我扫了一下,发现那是她孩子的微信。
   钱付完了,吴奶奶对我说:“小伙子,付完款给我看看”。我扬起手,把支付凭证给她看,但我猜她根本就不会看。她看见了我的动作笑盈盈地说:“谢谢啊!谢谢你呀。”她边说边从摊子上摸了两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放进我的菜心袋子里说:“小伙子,这个是我送给你吃的。”我赶忙把西红柿从袋子里拿出来,扔回了她的摊位,冲进雨中,跑回家去,我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的她的表情。我不能和吴奶奶太亲近,因为我们门店的门口是不允许摆摊的。
   2020年4月全国疫情控制得当,形势逐渐平缓,接到文化部门的通知,让我们每个门店着手全场消毒、建立防控档案,准备恢复营业。我缓缓地走到后门,站在风霜的李阿姨面前和她说:“阿姨,您好呀!我和您说,我们门店马上就要开业了,您这个摊子不能再在这里摆了。”李阿姨圆圆的脸露出惊恐与惊讶,只答我一句:“啊,啊?”我不清楚我是否应该把这个原因从头至尾的和她说一遍,她还在彷徨之际,我给她留下了一句话:“李阿姨,我已经通知您了,我们店门口开业后,顾客要从这里进出。这里毕竟不是摆摊的地方,希望您早点找过一个地方,早点调整。”说完我就走了。
   2020年5月1日,我们的门店正式恢复营业。开业后门店生意很差,豪横的老板来到店里,看见生意惨淡,内心狂躁,他对我说:“得抓紧,把生意做上去,不然的话,你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回答他说:“好好好,一定一定。”他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说:“诶,我说店长,现在咱们门店前后门都摆满了摊子,顾客怎么上来?”我胆怯地回答他说:“那些摆摊的老乡,我都和他们说了,让他们重新找一个地方,可是他们根本不听我的呀。”
   老板听完我说的话,怒气腾腾,他带着我来到后门。他像一位将军一样严厉地对李阿姨说:“大姐,这个地方是我们店里的,你不能摆摊,你赶紧走。”李阿姨看着一脸严肃的老板,又看看了老板后面的我不知所措。正在她犹豫之际,老板走去过,把她的摊子一脚踢到一边,凶横地说道:“大姐,你赶紧走,你再不走,我就报警了。”李阿姨本来凌乱的红薯苗被踢得更加凌乱了,她还是一声不吭,弯着胖胖的腰身,去捡地上的青翠红薯苗。我见状赶忙站出来对老板说:“老板,老板,您别生气,她也是这附近的乡亲,您交给我来处理,您交给我来处理!”
   身上穿着白衬衫、脚上蹬着黑皮鞋的老板可能觉得在大街上和一位阿姨争执有失身份,“哼”了一声就走了。走出不远,他又回头对我说:“门店的生意,还有前门后门的摊贩你自己赶紧想想办法,你再不好好处理,我扣你工资。”我回答他说:“好好好,我一定处理,一定处理。”
   老板住得离门店远,不经常来。第二天,前后门,吴奶奶、李阿姨的菜摊照样摆了出来,吴奶奶的菜摆放的照例整整齐齐,时不时洒上些水,显得晶莹剔透。李阿姨的穿衣打扮依旧过时,她摊子上的红薯苗、红叶菜依旧摆放凌乱。我例行公事一般走到吴奶奶的面前,想对她说,让她不要再摆摊了。她见我过来,脸上露出了温暖、和蔼的笑容,我看着她的样子,一句驱赶的话也没说不出来,只好走到后门去找李阿姨。
   到了后门,李阿姨平淡的眼神正看着她摊子上的红薯苗、红叶菜,很惊奇,今天她还加了一堆荷兰豆,可能是她新种的吧。李阿姨看见了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那一丝笑意是李阿姨对我第一次“打招呼”。我顿了顿,缓缓地对她说:“李阿姨,这里真的不能再摆摊了,您要赶紧找过一个地方。”李阿姨回答我一句:“啊?好。”
   吴奶奶、李阿姨和其他婶婶、伯伯终究没有离开我们门店前后门的小广场,他们的摊子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对我们门店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020年6月,普天同庆,中华“战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城市的防控哨卡全部完成了英雄使命,撤去了。没过几天,我看见城市管理局的同志开始开着皮卡车,骑着摩托车在大街小巷巡逻。不到三日,我们门店周围的街道垃圾全部分类入篓,各个门店门口的货物、家什、小推车不敢侵占道路分毫。街道清洁,夏风和煦。
   那几日我忙着门店的消毒、防控、营运事宜,等我忙完了一阵,我才发现我们门店的前后门小广场上的摊贩全部不见了踪影。不见了吴奶奶、不见了李阿姨,我不知道她们是否是去了别处摆摊,还是已经没有摆摊了。
   2020年7月,我们门店的生意渐渐恢复,老板和门店的员工们心情逐渐欢愉。有一天,我在一个藏得很深的街道小角落看见了一个卖菜的女人,她佝偻着背,推着一辆小推车,小推车是新买的,小推车上放满了整齐的新鲜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红柿、空心菜、苦瓜、冬瓜等。她走得很慢,我上去一看原来是吴奶奶,我对她笑了起来,冲她打招呼说:“嘿!吴奶奶。”吴奶奶看见我,脸上也露出了和蔼的、温暖的笑容。
  

共 3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一篇散文是讲述了疫情期间,门店停业,城乡接合部的乡亲到商业街来摆摊。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存在,又展现了贫富差距,人民的质朴与生活辛劳。从文章的立意上来说,此篇文章从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城市管理任务的艰巨性,侧面讴歌了城管同志的重要性,行动效率性。让读者了解了城市管理与城管同志不一样的一面。【编辑:刘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凤凰        2020-07-07 03:45:06
  进入7月,朋友们创作热情高涨。仇老师、一生凤凰、淡烟、泓老、洛总等各大家好手齐上阵,创作出一篇篇精彩华章!这是凤凰文学之幸,也是江山文学之幸,亦是中华文艺之幸。一篇《没有城管的日子》写在自己三十三岁的生日之际,献给亲爱的城市管理同志,献给伟大的人民群众!
凌凤凰
2 楼        文友:洛钧天        2020-07-07 07:20:39
  一声有如屈子的叹息:“哀民生之多艰!”都在求食,都不易,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我该说什么好呢?还是不说罢。难得作者大手笔,惟有默默为作者点赞!
诗帅剑与酒,人物数风流!
回复2 楼        文友:凌凤凰        2020-07-09 01:28:24
  感谢洛社留评!此文是心中所感!并不讲究创作方法!
3 楼        文友:凌冰        2020-07-07 09:39:07
  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标志,代表着市民素质的高低,可见市容市貌的重要性,而市容市貌的规整是离不开城管的辛勤付出的。没有城管的日子市容市貌受到了严重影响,我想,凌凤凰老师创作此篇文章的意图就在于呼吁市民认识到维护市容市貌的重要性吧!
回复3 楼        文友:凌凤凰        2020-07-09 01:31:35
  米蕾姐姐您说的对!人人都觉得城管是可怕的,其实城市没有城管是根本不行的!希望城管局的同志看到此文多体恤人民疾苦!百姓看到此文多体恤城管同志的辛苦!不管如何目前三农问题还是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让我们更加关注三农,尽能力去解决三农问题!
4 楼        文友:浅影淡烟        2020-07-08 15:59:30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虽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但和谐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的理解与体谅,也维护了这份的和谐。读罢此文,感受到的依然是作者的美与善。
三月花解语,陌上人如玉
回复4 楼        文友:凌凤凰        2020-07-09 01:32:28
  感谢旷世才女淡烟留评!感恩生命遇见您!您的鼓励是我前行的动力!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