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潍坊萝卜,舌尖上的美味(散文)

精品 【八一】潍坊萝卜,舌尖上的美味(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393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30发表时间:2020-07-08 12:11:58

【八一】潍坊萝卜,舌尖上的美味(散文)
   提起潍坊萝卜,当地人家喻户晓,没有不知道的,也没有不喜欢的。潍坊萝卜,不同与其他萝卜,人们总喜欢把潍坊萝卜俗称为潍坊小绿腰。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它绿皮绿肉,粗细匀称,个个直溜溜的,而且外表光滑又皮薄。用刀子切开,一瓣瓣水灵灵的萝卜,那青茬真得赏心悦目。尤其是它的口感,清脆甘甜,比水果还要好吃许多倍。所以说,潍坊萝卜,是一道难得的舌尖上的美味。那可是不得不说的美味。
   我说别的,可能还不足吸引你来潍坊。但,一说到潍坊的萝卜,或许你是非来不可了。不为别的,也为了能吃上这真正的潍坊萝卜而来。那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你就忘不掉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父母亲经常说起潍坊萝卜。那时我们一家还没有回潍坊,住在外地,我也并没有见过潍坊萝卜,就别说吃了。也许是思乡之情吧,父亲母亲会常常提起潍坊,也就会说起潍坊萝卜。只要一提起这话题,母亲就会争着说:“潍坊萝卜,是再好不过的。有句俗话说得好呀,叫什么‘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你听听,这一句你就知道潍坊萝卜有多好吃了!”
   母亲的一句,让我过早地记住了潍坊的萝卜,记住了它的好吃,也记住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美誉。每一次,母亲一说,父亲立刻就会附和道:“咱们潍坊萝卜一大特点,就是清脆爽口,质地脆嫩。咱们潍坊当地人将萝卜当成水果吃,甚至还认为萝卜比西瓜呀、苹果梨呀各种水果都要清甜美味。”
   我这才知道,原来潍坊萝卜是生着吃的。母亲说也可以用来炒着吃,做菜吃。潍坊萝卜,吃法也有很多种,可以把萝卜切成马蹄形状,先用开水一烫,接着剁上几块排骨,用小火慢慢炖着吃。我还没吃上一口,就闻到扑鼻的香味了,馋虫也慢慢地引出来了,嘴里着急地念叨着:“快吃饭吧,我好饿了。”
   也可以把萝卜洗净切成丝,红辣椒也切成丝,用食油把辣椒丝炸成深紫色,等到辣椒的香味炸出来了,弥散到了空气里,再把萝卜丝放上一炒,青红搭配往白瓷盘中一放,色香味俱全。不用吃,看着就爽心悦目。有时候,家宴席上,人们把萝卜切成细丝,盛在盘里,撒上白糖,白绿相间,爽脆养眼,便是一个可口的下酒菜。再有就是可以炸萝卜丸子吃,绿绿的萝卜丝与面糊一起搅合好了,再捏成丸子,将一粒粒丸子在油中一炸,清香的萝卜合着油炸的香气,那真是一道极好的美味。
   我每次只要一回到家,父母就会给我做萝卜包子呀,或是炸丸子吃。再有就是,母亲紧挨着门口开垦出了一块小地儿,什么也不种,只种萝卜,逢人就说:“这一块地儿呀,我是什么也不种了,就种萝卜,因为俺家黛玉喜欢吃萝卜,最喜欢吃我种的。黛玉说呀,妈妈种的萝卜,就是甜。哈哈。”
   母亲说着,脸上露出喜色,汗水就在脸上流着,也顾不上擦一把,依然在太阳地里忙着。翻地松土,追肥灌溉,将这一块地儿侍弄得再好不过,然后就开始一垄一垄地种萝卜。种的就是潍坊萝卜,也俗称“高脚青”。从俗称上,我们就能知道,这种萝卜的颜色是青绿色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萝卜没长熟,实际上萝卜本色就是绿色。
   每当萝卜长起来时,一垅垅、绿绿的萝卜缨子,露出来的萝卜也是青绿色的,那一抹抹绿色在阳光下犹为鲜艳、惹眼。谁见了谁都会驻足看上一会的,口里赞叹着:“这萝卜种得真好,看着就生脆甘甜的。呵呵。”
   母亲听了,就别提有多高兴了,立刻拔出几棵萝卜,再泡上茶水,把人让进我家小院子里来。小花棚下一坐,赏着满院子的各色花草,喝杯茶,聊聊天,歇歇脚,也尝尝母亲亲手种的萝卜。
  
   二
   父亲喜欢与人结交,喜欢聊天,也更是喜欢帮助人。见有人来,父亲就打开了话匣子,与来人坐下喝茶,聊这聊那,自然而然就聊起了潍坊萝卜。父亲用刀子将洗好的萝卜竖着一刀刀切开,萝卜青青的茬花一样散开,放在白瓷洁净的盘子里,就像一朵青花一样鲜润、夺目。再拿起其中一块递给来人,然后再递过去一杯热热的香茶。
   家里要是来了客人,父亲也是这样待客的。父亲一边递过去萝卜茶水,一边就会老哥或老姊妹地称呼着说:“快尝尝吧,我家黛玉妈妈种的,可好吃了。让黛玉妈也给你留出些萝卜种子来,明年你也种几垄,自己吃着方便不是嘛!哈哈。”
   父亲爽朗地笑着。而我对潍坊萝卜向来都不陌生,而且是太了解了。可以说,有关萝卜的传说,至今我所了解的,也都是从父亲母亲老一辈儿那里了解到的。说起潍坊萝卜,绝对是有历史的。潍坊萝卜与来潍县做知县的郑板桥,还有一段故事的。据说,乾隆十一年,当时潍坊叫潍县,潍县来了个县太爷,也就是郑板桥。他姓郑名燮号板桥,是当朝的大画家,颇有文才,自幼熟读孔孟,书法绘画如行云流水,诵诗吟词似苏辛再世。但他徒有一腔报国志,却只能屈尊于一个小小的七品潍县县令。但是,这也影响不到他什么的,他依旧克己守礼,上任以来,郑大人治理有方,放赈救灾惩治腐败,只用一年多功夫,就把潍县治理得像模像样,深受百姓爱戴。
   也就在这一年初冬,朝廷下旨,要各地搜罗当地特产进京上贡。这愁坏了郑燮郑大人,潍县当地民不聊生,如若继续横征暴敛,百姓将无法维持生计。郑大人苦思冥想,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某日下午,属下一名官员来找郑板桥,并随身带了一个刚从潍县城郊北宫出产的带泥萝卜。郑板桥当即命人刮皮享用,没想到的是,这根萝卜皮翠肉脆,味道稍辛而有微甜,甚是好吃。
   郑大人眼前一亮,这萝卜岂不是上好的贡品吗?困扰他多日的忧愁,顿时烟消云散。随即,他命令属下调集潍县这块特定土地上生产的萝卜,精心挑选了数枚,并用黄缎子包裹呈上朝庭。结果乾隆爷吃了一口,连声说好,潍县萝卜由此盛名传开。有关潍坊萝卜,郑板桥还留下一首诗,就是写得潍坊萝卜:“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足以可见,郑板桥对潍坊萝卜的喜爱,与赞美。
  
   三
   说来潍县萝卜的栽培,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乾隆年间的《潍县志》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潍县萝卜的主产地分布在潍县城,也就是现如今的今潍城区的周围,白浪河、虞河和潍河一带,尤以北宫附近所产为最佳。往往来潍坊的人,会带一些萝卜籽回到自己家乡去种,但是,种不出潍坊萝卜来的,因为潍坊萝卜,最适宜潍坊的气候和潍坊的土壤。
   咱们潍坊气候温和、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其主要产地白浪河及虞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地下水资源丰富,轻粘壤土。
   潍坊萝卜的品种,也形成了大缨、小缨和二缨三个品系。三个品系的特征基本相似,叶均属花叶型,每叶有裂叶8-10对,叶色深绿。肉质根均呈圆柱形,地上部占全长四分之三,为青绿色,地下部占四分之一,为白色,这便是潍县萝卜与其他萝卜的区别于不同。
   我每次想吃萝卜,就会去那一块地儿去现拔现买,不仅可以买到正宗的潍坊萝卜,也可以欣赏到潍坊萝卜长在地里的喜人姿态。一眼望过去,满眸翠绿,一抹抹绿烟,尤其在阳光下,一行行,一片片,满眼小绿腰,个个挺拔,活泼可爱,惹人醉。还有种萝卜的人,也如我的母亲一样亲切热情,总是现拔出一颗萝卜切开,再泡上茶水,让我到他们家的庭院里,坐下来边吃萝卜边喝茶,潍坊人好客,一点也不错的。
   母亲种的萝卜虽然没有潍坊萝卜正宗,但也很好吃,清脆又甘甜。母亲一个也舍不得卖掉的,都留着给我吃。每次回家,不用说,我吃了还要带着些走的。
   坐在小庭院里,依偎在父亲母亲身边,听着母亲在说着吃萝卜的好处:“黛玉,我给你说呀,这萝卜,可不是白吃的,那是有太多好处的。”时间久了,我慢慢地知道了吃萝卜的诸多好处。比如:对什么气胀食滞、饭食不消化、痰多、口干舌渴、小便不畅、酒毒自都有效的;还有就是,生捣汁服食,还可也止消渴、治吐血、衄血、声嘶咽干、胸膈饱闷……
   我说:“妈妈,你快把这萝卜夸成人参了。哈哈!”母亲就说:“比人参要好呢!不信你就去看看《本草纲目》吧,那里有记载:‘萝卜乃蔬中最有益者’。听听,说的什么?”我听了连忙点头,赶紧说:“妈妈,我听到了,确实不错,从今儿起,我要多吃萝卜了。”
   父亲一旁就补充说:“不是有两句俗语这样说:一句是‘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地爬。’再一句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哈哈,都是说吃萝卜,不生病,健康着呢。”
   听了父亲的话,我和母亲也都满脸欢喜,大笑起来。来坐的人也跟着笑着,父亲再次给每个人添水切萝卜,大家吃着,边聊着各种话题,别提有多惬意。就连檐下的燕子与墙外飞来的蝴蝶也飞到茶水桌前,好似贪婪地嗅着茶香与萝卜的清香。
   现如今,潍坊萝卜,从论堆卖到论个卖。从冬季农家的普通蔬菜到礼尚往来的水果精品,从大集上的地摊货到登入各大城市商超的“大雅之堂”,从潍坊一隅生产销售到漂洋过海出口欧盟,潍县萝卜凭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国字号”成功实现了“逆袭”。
   怎么样?听我讲了潍坊萝卜,你是不是很想来潍坊了?心动不如行动,那就别犹豫了。来吧!好客的潍坊人欢迎你的到来!你随意走入哪一户人家,都会有好茶相待,更是有正宗的潍坊萝卜任你来品尝的……
  

共 3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能让人流口水的文章,也是一篇很有寓意的文章。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萝卜嘛,再好吃还能比得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再有寓意,还能比得上先哲的文章?我说,王母娘娘的蟠桃虽好,奈何俗人吃不到。先哲的文章寓意深刻,但也说过“民以食为天。”在那个还不算富裕的年代,在那个百姓餐桌上萝卜白菜当家的年代,在那个把解决温饱当做头等大事的年代,一根脆甜的萝卜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当年的大路菜已经成为高档食材,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百姓家的餐桌上已经变得丰富多彩,曾经的小绿腰成了追忆过去的载体。作者以此告诉大家,清贫时最不应放弃的就是对美好的向往,富裕了最不应扔下的是知足。感谢春草的文字,你的字里行间总有温情流淌,你的文字总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感谢赐稿八一,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山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1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7-08 12:14:17
  好酒众人品,妙笔大家赏。歌颂家乡的文章,字里行间总是充满阳光。
燕山客
回复1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08 13:32:07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谢谢,问好老师,敬茶!
2 楼        文友:皋狼常青树        2020-07-08 16:46:24
  一篇很好的散文,也是高水平的广告,品尝潍坊萝卜列上了旅游行程。暖暖的文字,抒发对故乡的赞美。好文,欣赏了!
回复2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09 11:15:11
  感谢老师留评,问好老师,敬茶!
3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0-07-08 18:51:05
  潍坊的大青罗卜,名副其实味道道鲜美,看了老师小题大做的美文,才得知它出自山土中。近年,这种大青罗卜在东海大地上大规模推广种植。
回复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09 11:15:26
  感谢老师留评,问好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7-10 14:15:34
  前晚欣赏了,今天才留言,说明我很懒。潍坊的萝卜没看过,看到老师的描写,真想只为萝卜去一次潍坊,真的。感谢老师分享,给我们带来潍坊的萝卜,谢谢,谢谢,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春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4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10 15:40:47
  感谢珊瑚老师留评,问好老师,敬茶!
5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7-10 14:56:00
  赏读佳作,文字把萝卜的脆嫩爽口写的生动鲜活,真是馋了。学习了,祝老师夏安。
小小莲儿
回复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10 15:41:30
  感谢小小莲儿老师留评,问好老师,夏天快乐!
6 楼        文友:醉江南        2020-07-15 06:19:32
  俗话讲“”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不但可以生吃,而且经过腌制后的萝卜更是称绝。拜读老师的文章,不由地想到了萝卜的味道,甘甜,爽口开胃,健胃助消化。
热爱生涯,热爱文学
回复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7-15 07:30:03
   感谢醉江南老师留评,问好老师,夏天快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