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军休夕阳红(散文)
一
傍晚时分,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我从石马公园散步回来,坐在军休所操场边的休闲椅上小憩,只觉得清新的空气夹杂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而远处的鸟儿正在枝头欢歌乐舞,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雨后,显得比较安静。操场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看不见打羽毛球的,也看不见跳健身舞的,只有邻近的门球场上的三两个人在打门球。不远处,还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嬉闹。
我环顾左右,安享着这雨后的静逸时光。
突然,坐在我旁边的粟姐打断了片断的安静,只听她提议道:“小邓,我们唱首歌吧!”粟姐是个文艺爱好者,年轻时,曾在宣传队演过京剧《红灯记》里的李铁梅。
我微笑着对粟姐说:“行!那就唱铁梅的‘听奶奶讲革命’这段吧!”因为这段唱词,平时我也练过、唱过。
“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却原来,我是风里生来雨里长……”粟姐的歌声有板有眼,且京腔十足,歌声很快就随风在操场上空飞扬……
听着听着,我也跟着哼起来,随后慢慢地跟上了粟姐的唱腔节奏。我们从小铁梅唱到小常宝,从小常宝唱到阿庆嫂,越唱越有味,越唱越有劲,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年轻时代。
歌声中,先后聚来了几个姐妹。放开嗓门,放开心情,我们唱得不亦乐乎,美得不亦乐乎!
在军干所里,老有所乐体现在哪里?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
二
军休所里,锻炼健身,已成了老同志生活的第一要务。当晨曦的第一抹阳光照射在窗棂上时,窗外的小鸟在纵情歌唱,楼下的门球场也会早早传来了击球的声响……
每天,热闹的晨练开始了!
早上,我也闲不住,按常规要去石马公园散步。走到楼下,巧遇同楼的老军人刘大哥。
刘大哥神釆奕奕,耳聪目明,哪像一个八十七岁的老人呢?
石马公园就在军干所斜对面,中间只隔一条大马路。我们很快走进公园,只见公园里树木葱葱,绿色盎然。嗅着野花的淡淡清香,和着鸟儿清脆的鸣声,心情早已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沿着公园的右侧山岭,踏着层层青石台阶,我们向山上爬去。这山上,绿色浓密,风景别致。只是台阶太多、有些难爬,所以我很少来这里。刘大哥见我有些犹豫,就鼓励我。是啊!刘大哥这么大岁数都能经常爬,我还算年轻,为什么就没有多少勇气爬呢?
爬!我信心倍增!
只见刘大哥爬起山来,如走平地,健步如飞。两个钢球在手掌上旋转自如,爬坡时心不慌,气不短。而我跟随在他的身后,气喘吁吁,紧追慢赶才没有掉队。这颠覆了我对刘大哥原来的印象!
爬到山上,我们没有停歇,接着下山……
石马公园广场晨练的人很多,歌声,舞姿,各自展示着健身的风釆。我们没有停下脚步,穿过广场,再往左拐,又爬上了另一座山。这座山没石阶,但山路很陡。我平时散步,一般也不走这里,因为这里的路太陡了。
“刘大哥,走慢点,我可跟不上了。”我赶忙招呼着求助。
于是,刘大哥放缓了脚步,我们边走边聊着。“刘大哥,您不但身体锻炼得好,而且文笔又好,诗写得也好。我看过您出版的诗词专集呢。”
“嗯,诗写得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学习呢!”
“刘大哥,去年所里举办的国庆晚会时,您表演的自创诗朗诵,很美的!我印象很深的!”
“谢谢你的赞美!我见过你写的不少文章,你做得很好!”
我们边走边聊着,终于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松了一口气。不做多少停留,我们就沿着小径的石台阶下山了……
这一路上,正是因为刘大哥的鼓舞,我才有勇气一口气爬过这二座山。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确实让我惊呀!他有如此的体力和毅力,想必与他年轻时在部队的艰苦环境锻炼有关吧!
三
我家搬到军休所常住,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老军人和嫂子们,也听到过他们不少的故事,时常让我感慨万千。他们年轻时,在部队流血流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而且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共享夕阳红。
严大哥是一位伤残老军人,现已古稀之年了。他年轻时,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保卫祖国而光荣负重伤。在那次战斗中,他的一只脚被地雷炸掉了小腿。后来,他装上了假肢。现在,依然是军姿焕发,正义凛然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谁都看不出严大哥是一个腿负重伤的老军人。
严大哥身残志不残,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他的诗词写得韵味深长,书法墨宝苍劲有力。在书法室和门球场上,时常能见到他学习和锻炼的身影。有一次,在门球场打球时,我和严大哥聊了一会儿,得知严大哥年轻时爱好文学,还是一位文艺骨干。我想,当时严大哥挺过受伤的艰难日子,是多么不容易啊!现在古稀之年,他还能如此热爱生活,豁达乐观地对待人生,真是让我敬佩致极!
还有老军人罗司令大哥,已有八十岁高龄了。他以太极拳健身,以唱歌娱乐身心,从不间断。他打起太极来,神釆飞扬,一招一式显示出十足的功底。因此,他被邀请当上了军干所的太极拳教练,带领大家一起健身……
罗大哥不仅太极打的好,歌也唱的极好。有一次,我在军干所活动中心看报纸,突然从四楼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这时,我想起每周四是唱歌厅开放的日子,因我爱好唱歌,就情不自禁地奔向了四楼。歌厅里,罗大哥饶有兴趣正唱着《北国之春》这首名曲。他的嗓音浑厚方正,音质优美,音准腔高,很有特色。
我找了个座位,坐下。随着歌声,我打着节拍,很快就融入到声音里。
欣赏了几曲其他老同志们的优美歌声,我也独唱了几首,并和罗大哥合唱了一首《敖包相会》,玩得好开心啊!
积极的锻炼,快乐的学习,乐观的心态。就是这些老军人的生活准则吧!
老军嫂们从不甘落后。在部队时,她们支持丈夫的工作,吃苦耐劳,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退休后,她们更是责任重大。老军人们年岁已高,身体难免有病疼,需要细心照顾。而且老军嫂们自己也老了,也需要与病痛做斗争。但她们的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感动,让我佩服。
经常跟我一起聊天的梁大姐,她八十多岁了。她丈夫是一位南下干部(现巳逝多年)。年轻时,她跟着丈夫干革命,丈夫两年就换一个地方,她就跟着丈夫走。有时,由于丈夫工作忙,常年不在家,孩子又没人帮着管,为此她吃了不少苦。六十岁左右时,她得了重病,好在自己坚强,孩子们孝顺,治疗及时,总算挺过来了。现在,她耳不聋,眼不花,腰杆笔直。
当然,这与大姐的乐观心态、坚持锻炼身体的恒心、饮食平衡的准则以及孩子们的孝心分不开的!
还有军工粟姐,她痛风病痛得手指都变形了,看着让人都心痛。然而,她与病痛作斗争,都挺过来了。她没有被各种病痛吓倒,相反,经常参加各种文娛活动,积极缎炼身体,快乐面对人生。这也让我感动和敬佩!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永远都值得我学习。
四
军干所就像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每逢下雨天,大家就会聚在室内活动场所,下棋,打牌,阅报,看电视。而老军嫂们,则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互相询问身体状况,互相传递健身经验、治病良方,家长里短地互诉着生活点滴。
要说最热闹的当数晚上了。一到晚上,灯光明亮,打门球的,打气排球的,跳健身舞的,玩健身器材的,真是热闹非凡。特别是门球场上更加活跃,有的在练习进门,有的在练习分球,有的在练闪击边线球,有的在互相切搓球艺,传授击球经验……正是大家对门球的热爱和认真训练,在去年全省军休所的门球大赛中,娄底市军休所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大家其乐融融,共同分享着门球带来的快乐!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此,军休所先后成立了门球协会、书法协会、钓鱼协会、棋牌协会,所里也经常组织大家参与比赛活动。娄底市军休所,还被省里评为了五星级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在武汉突发冠状病毒期间,军休所的老同志们积极响应,大家踊跃捐款,为抗疫奉献爱心。特别是刘笃义老同志在第一时间,为防治疫情就主动捐款一万二千元,他的先进事迹登上了娄底市日报。
人生时光,如白驹过隙。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军休所的老军人们,他们热爱生命,珍惜时光,言行举止皆不减当年的风釆。他们不忘初心,发挥余热,活出了精气神,活出了诗情画意,活出了人生精彩的新篇章。他们犹如火红的夕阳,绽放着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