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读书读什么(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读书读什么(随笔)


作者:千骑卷平冈 秀才,264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04发表时间:2020-07-16 09:32:34


   我的朋友陈医生,是医学界的异类。但凡敢去学医的,无不是当年的“学霸”,陈医生小时候最烦的就是看书,他妈妈叫他读书时,便不由自主薰薰然,瞌睡虫找上门来,东倒西歪睡着了。被激怒的母亲,轻则呵斥,重则打骂,但并无成效。
   高中毕业,找个穷乡僻壤读个大专,匆匆毕业后,到卫生院上班,便觉得此生足以。
   只是他的内心并不服气,特别有儿子之后,想着当年自己读书所受的侮辱,觉得还要读回来。
   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他在网上到处听课,听到哪里有高级教师,再贵的课程也要听上一听,如此几年,所得亦觉寥寥。他最近迷上了樊登读书,不时给我安利它,说这个读书会,又不用眼睛看,有人给你读,不用去翻书,又不要找重点,有人帮你找,又不用买纸质书,有人帮你买。
   “那你进这个读书会,你是要干嘛?”
   “我学到了好多知识,樊登讲了很多知识给我听。我省却了许多时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学了些什么?”
   “对人生有益的知识啊,育儿啊,生活啊,无所不包。”
   过了几日,他发微信给我,问我能不能推荐一本教三年级孩子写作文的书。我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他颇不耐烦,说:“你告诉我书名。”
   我自己在看夏尊丏和叶圣陶教中学生写作文的书——《文心》,只是不知对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合不合适。心下颇为踌躇,但想到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力远超前辈,他们现在学习的东西,许多都是我们以前初中才学的,还是将这本书推荐给了他。并且给他说,请一定去看看推介,看看内容简介,看是不是合适小宝贝。
   推荐完之后,我心下颇为惴惴不安,一来,此事我并不擅长,二来,似乎有些自作主张。
   哪知他毫不在意。不到半刻钟,就发了一个图片给我,原来已经在当当网下单了。
   我既佩服他的雷厉风行,又觉得他过于冒失。哪知,他发来一句话:“才16块,管他合不合适,难得找。”
   我原来的惴惴,马上烟消云散。
   我的朋友们年近不惑时,反而常常疑惑,年轻时,只管挣钱和谈恋爱,四十时,有了一点点小家业,但人生依然不知所措,看着每天扑在麻将上的老婆,只玩手机不读书的孩子,只讲奉献,从不提加薪的老板,依然无时无刻不受困扰。此时,真需要一位心灵导师来答疑解惑的。但现实中,这样一位导师往往不存在的。我们的目光便漫过人群,扫向书本,想在书中寻求答案的。
   年近四十的人们,便又回归了书本。
   但常常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是,读书并不能解决人生的难题,也不能让我们“不惑”,此时,收费高昂的培训班便应运而生。导师们告诉你:交了学费,进了他的班,可以解决你精神上,金钱上,家庭里的一切麻烦,等你来学哦。于是便欣欣然,将口袋里的钱倾囊奉上,觉得人生新的篇章就要开始了。
   然并卵,课上完了,导师钱也收了,人生还是那个人生,老婆依然爱打牌,儿子仍然只打游戏不做作业,老板开口就说:“不要总是盯着钱。”
   这,这,这,到底要怎么办?
   古人云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明时王守仁,一介书生,却能指挥千军万马,平息濠王叛乱。清时曾国藩,湖南乡下一个穷小子,文人出身,却以一身之力,建立“湘军”,大败士气高涨的太平天国,为清王朝的苟然残喘,出力颇多。而毛主席,更是明显的例子,他出生在韶山冲,即没有出国留学,也没有就读某某军校,他居然能做到“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写文章”。
   伟人们到底如何做到的?他们也是读书,从书里得到的经验方法。
   比之他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读书方法是错的。
   普通人是怎么学习的?翻开书,找出生字,一段一段看,再回顾全文,找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来,这样就学完了,这些知识也懂了。
   这样根本没用,我们不是学知识点的,遇上事也不是考知识点。我们学什么?学一种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
   马云成首富了,大家都在推敲马云,机场成功里有各种关于马云的,可马云说,他没说过那些话。
   马云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整合了传统店铺与客户资源,他创造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来买和卖,他当大房东。这个模式,超市一直在用,但他们是实体店,开个日用品超市吸引人气,有了人气,不怕其他老板不进来。老板们进场了,带来了货源,也带来了客流量,双方都赚到了钱,达到了共赢。
   读书读什么,不是读知识点,不是读别人剩下的残渣剩饭,而是学习一种思维,让书为己所用。

共 1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最末一句才算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的确“读书读什么,不是读知识点,不是读别人剩下的残渣剩饭,而是学习一种思维,让书为己所用。”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娓娓道来列举事实借古论今。现实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只为读书而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样无论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其实都起不到切实的意义,小编想人们常说的“书呆子” 就是这样的吧!如何在读书的收获上举一反三,是在咀嚼知识的过程中善于消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为己所用。文章内涵丰富,见解独特,具有引导和借鉴意义。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7-16 09:34:24
  此文立意新颖观点独特,论述丰盈饱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拜读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07-16 13:44:47
  华军老师辛苦。
2 楼        文友:张爱珍        2020-07-16 11:07:34
  学习千老师新作,爱珍受益很多。感谢分享佳作,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07-16 13:45:09
  谢谢张爱珍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星星莹        2020-07-16 13:02:10
  如今选修课很多,偏科也比较正常。感兴趣的书籍,自然学的也快。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精彩分享!
天下第一不倒翁
回复3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07-16 13:45:29
  谢谢老师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