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赶小海(散文)
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黑滩涂,就在故乡三门湾畔的键跳镇。五十多年异乡漂泊,淳朴的故土情结,剪不断,理还乱。随着年龄增长,如同陈年的酒,变得愈发香浓。强烈的欲念向我时时袭来,多次梦回三门滩涂赶小海。童年的小伙伴告诉我,那片黑滩涂早被围垦,成了新兴的工业园。我有点失落,失落之余,又点燃希望,难道小笔尖不是同样可以诉说我的思乡苦恋之情吗?
健跳是浙东青蟹之县三门的古镇,明朝洪武二十年,开国元勋汤和下令修筑健跳城墙,古城依山傍海,扼守琴江,是当年戚家军抗倭的一个重要要塞。
怎能忘记三月春的鱼汛,千帆聚集琴江两岸,健跳码头沸腾,腥咸的海风扑面,江船鱼火共相眠,金灿灿的大黄鱼,锃亮的鲳鱼,银白的勒鱼,美味的大青蟹,章鱼和梭子蟹的交易吆喝声,响成一片,丰收的喜气洋溢在老渔民的眉梢,洋溢在年轻人红扑扑的笑脸上。
当然记得健跳少女,比不上凝白如脂的杭州美人,更无法与沉鱼落雁的西施媲美。几乎所有女孩的脸蛋红润,都是赶小海的高手。我的脑海不时浮现渔家姑娘张金珠,出生在大海边的小渔村,一路欢笑,一路歌地走向琴江畔的键跳古城。
五月一个星期天早晨,张金珠亮起高嗓门:“小翠,玉兰,春花,赶小海去,十字街头见。”七八个青春少女,身穿蓝花格子衣服,头戴草帽,腰挎蟹箩,嘻嘻哈哈,沿着山间小路向依山而建的东门攀爬。我曾经跟妹妹赶过几次海,在那群女孩前,是学徒,这次跟着她们凑热闹。
这群姑娘终于登上东门的城墙,放眼远眺,茫茫的大海与天际线相连,远处的猫儿山若隐若现。六百年的岁月风霜无情地侵蚀城墙,长满青苔的断墙残垣,似乎在诉说当年戚继光大破倭寇的故事。耳边似乎回荡着古战场金戈铁马的嘶叫声。顺着山间小路很快来到山脚,一览无遗的滩涂在退潮后,呈现在眼前。姑娘们卷起高高的裤腿,呐喊一声,奔向黑滩涂。成千上万的海丝螺,像春播的稻种撒在松软的滩涂,得意洋洋地嗮太阳,懒懒地爬行,细长尾巴在滩涂泥上划出杂乱浅痕。姑娘们对海丝螺不感兴趣,专心于高价值的蛏子,小章鱼,大青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没有她们的技术,成了捡海丝螺的专业户,涂了一脸泥,惹得姑娘们哈哈大笑。王小翠是我的邻居,竖起两个指头,瞪大眼珠,发现两个相连的出气孔,飞快地插进泥孔,蛏子被扣出泥洞。张金珠专抓青蟹的老行家。几天前顺着一条小河沟用小石头搭建二十几个小窝,她先掏出一把带爪的铁钩,轻轻地伸进洞口,一只大青蟹被钩出来,三个指头按住青蟹背,青蟹不甘就擒,舞动两个大钳子,好吓人。我过来帮忙,被她喊声镇住:“别添乱,咬断你的手指。”她飞快地把它扔进蟹箩。
我更开心的是张金珠领我去看老猎手如何抓滩涂弹跳鱼,也叫跳鱼。她的同学李大龙跟父亲苦学三年,练就一手绝活。我跟在她的身后向猫儿山那片滩涂走去,滩泥越来越稀软,每一步都很吃力。五十米开外一位五十岁的渔民,紧握五米钓竿,奋力扔出十米三爪钩的长线,在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线钩精准地落在一条跳鱼前,发狠力一拉,不过一秒,小跳鱼被收入囊中。那位高手不是别人,就是李大龙的父亲。
张金珠要带我抓小章鱼,当地人叫做“望潮”。随着潮水而来,退潮后,留在浅水滩涂,是美味的小海鲜。我们与姑娘们拉大距离。
“别去了,要涨潮,太危险。”王小翠和马玉兰好意提醒。
小章鱼藏身于稀软的浅水滩,只留一个出气孔,找到气孔,手到擒来。我跟着张金珠一脚浅,一脚深地向前行走,双脚越陷越深,几乎到膝盖。她一口气连抓八条小章鱼。
来不及高兴,闻到特腥的海风味,她惊叫起来:“涨大潮了,快撤。”
回头一看,更令人吃惊,王小翠她们早消失得无影踪,空旷的滩涂留下她们深浅不一的脚印。大海掀起五米高浪头,咆哮着冲向滩涂,一浪高过一浪,前进十米,又后退三米,依次推进。张金珠意识到大祸临头,环顾四周,远离海岸数千米,身陷稀泥,跑不过汹涌海潮,登上一百多米远的猫儿山是唯一退路。
“快上猫儿山。”她大声喝令。好险!我们刚爬上猫儿山的一块黑色猫尾礁石,一个大浪头扑过来,差一点把我拖下海,张金珠狠劲拉住我的右手,终于站立起来。小岛不过三十米高,杂草丛生,除了几棵三米高的马尾松,四周是黑色的礁石。
张金珠很有大将风度,站在猫儿头的巨石上,右手搭一个凉蓬向大海瞭望。海浪翻腾,涌向礁石,突然一个大浪陡然而立,扑向猫头巨石,撞得纷碎,如打破的鸡蛋,蛋黄色,蛋青色与白色的浪花混为一体,逐浪而高。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所措。
张金珠站立在巨石上,用白毛巾擦净脸上的水珠,安慰我:“别怕,二十四小时,潮起潮落各一次。”
奇迹出现了,茫茫的大海,出现一只单帆渔船,李大龙站立船头,不停地向我们招手,呼喊。渔船乘风破浪直奔猫儿山,掌舵的艄公就是李大龙的父亲李青松。他早料到我们的危险,特来营救。十年后,李大龙与张金珠喜结良缘,厮守终身。
美丽富饶的的滩涂,健跳小海鲜,海丝螺,蛏子,梭子蟹,小章鱼走进《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片镜头,横行全国的大青蟹早已是三门的名片。赶小海少女的欢笑,渔家女歌声,老渔民的憨厚,溶于血,扎根于我的脑海,成为抹不去的永久记忆。岁月如歌,苦恋依旧,只要想起三门湾,无论我走到那里,心头不时涌起故乡的愁思。
(编者注:百度搜索,原创首发)
不过,我突破了烹饪海鲜的恐惧心里。这个比较有创造性了。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