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迎着朝霞(散文)
一连下了半个多月的雨,今天总算晴了。
熊三爷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刚到五点二十。熊三爷拿着塑料袋,骑着个自行车出了门。日头刚升起,久违的太阳露了个脸,云层里迸射出万道霞光,如一幅柔软的大毯子覆盖了一小部分天空,那一抹殷红,将熊三爷脸也映红了。
熊三爷喃喃地说了句:红红火火,好兆头。这大自然的雕琢,给熊三爷的未来充满憧憬,也许手上的小说将会有一番好运。得意地哼了两句小曲,脚下使了劲,车子像飞了出去。
十多公里的路,熊三爷骑得满头大汗,膝盖早已向他发出警告,酸疼起来。停好车,靠在公交站旁,熊三爷等待头班公交的到来。
艰难地跨上车,坐下,揉着疼痛的膝盖,又轻轻地锤着,这不争气的腿,让熊三爷成了半残疾,好多单位根本不要他,可又达不到村里的低保要求。日常生活就靠长兄的那份低保,兄弟两人计划着用,日子勉强对付得过去。村领导一再答应着给熊三爷弄低保,可是一拖再拖,拖了几个年头也不见下来。前些日子,村领导还拉着他说,争取今年给他弄上低保。熊三爷心里有了盼头,他确信这次一定能吃上低保了。
熊三爷低着头,思考着还没完稿的小说。朝霞映在他的脸上,像一幅油画,脸上丝毫没有那种被生活所困的凝重。他喜欢低头思考,思考自己写的小说,那小说中的主人公“吾言中”,在他脑海里变得鲜活起来,有时他感觉到自己就是那个“吾言中”,也分不清是吾言中还是他在思考人生的价值。他的日子过得很艰苦,努力地寻找着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唯有读小说写小说,才能让他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于是他被村里人说成是罗丹的“思想者”,他笑着默认,心里却是美美的。
在一个棉纺厂下车,再转车,熊三爷坐上了通往衢州三院的公交。这时还没到上班高峰,公交车上人人有座,熊三爷身旁坐着一位小姑娘,背着书包,像是高中生,安静地捧着一本书。熊三爷探头一看,满是弯弯曲曲的洋文,便缩回了脑袋,看着窗外。下了半个月的雨,街道上很干净,像是洗过了一样。
七点不到,他走进了医院,在多功能自助机前排着队。熊三爷回头一瞧,整个大厅没几个人。
熊三爷伸出手指在机器上一顿鼓捣,冷漠的机器没有一点反应。这时,走来一位导医小姐,微笑着跟他说:大爷,这机器不到七点半是不挂号的。熊三爷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没说话。他不止一次来到这家医院,曾经有过几次,七点半不到,早个几分钟机器也能挂出号来。这机器也解人意,暗中帮着他。熊三爷一心想着挂第一个号,七点三十分三十秒,熊三爷拿到了第一号的小纸条。
他颠着那条疼痛的右腿,摇摆着上了楼,坐等医生。七点五十五分,他去侯诊门口,看到医生向他走来。那是一位女医师,带着微笑看了一眼熊三爷。熊三爷朝她点了点头,女医师也笑着点了点头。
熊三爷跟着女医师走进了门诊室。“大爷,很早就出门了吧,吃早饭了没有呀?”女医师边做着工作前的准备,边与熊三爷搭上了话。“大爷,上次开的药你兄长吃了效果怎么样?”熊三爷很感谢女医师的嘘寒问暖,边回答边伸手擦去脑门上的汗珠,女医师递过来几张抽纸,熊三爷连忙点头表示感谢。这位女医师在熊三爷的眼里就是人间的仙女,为人解苦排忧的好医生。庚子年的疫情,多亏了他们这些白衣战士呀。人间有爱,处处温暖。
熊三爷不是为自己来看病的,为智残的长兄来配药。父母去世早,人家是长兄为父,而他们熊家却是小的照顾着大的,骨肉相连呀。配好药,他一路小跑出了医院门,来到公交站台。熊三爷一双眼四下看去,今天与往常不同,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交警,指挥着打扫卫生,看来今天这城里又在搞“创卫”。熊三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还是城里好呀。他抬头看天空,瓦蓝瓦蓝的,那片朝霞早已褪尽,太阳像个火球,透过路旁的树枝射了下来,没有一丝丝温柔,只一会功夫,头上就冒出了汗珠。风穿过熊三爷的衣领直达胸口,一阵清凉。车来了,上车。刚凉快些,又下了车。
在市行政中心的门口,熊三爷拿出身份证,打开手机上的健康码,测了体温才进去。这个疫情期间,保安也很辛苦,各个地方都抓得很紧,连坐公交车都得全程戴着口罩。
一拐一拐上了二楼,停下喘了口气。一位小姑娘走上前来,问熊三爷办什么业务,然后搀扶着他到指定的窗口。直到办完业务,又扶着他下了楼梯,道了声:慢走。熊三爷心存感激,便问了她叫什么名,那姑娘脸红红的,说了声:彩霞。
熊三爷站在公交站台,从随身带着的塑料袋里拿出杯子喝了口水,然后弯下腰,捶打着疼痛的腿,轻轻叹了口气。这时,走来一位穿马甲的姑娘,将熊三爷扶到座椅上。
“姑娘,热不热呀,一月拿多少工资呀?”姑娘脸上殷殷红,她擦了擦汗,笑着说:“有点热,我是志愿者,这是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心呀。熊三爷也想做一回志愿者,只是还没有机会。
车来了,姑娘扶着熊三爷上了公交车。刚坐下,微信指示音响了,熊三爷低着头,一字一字地回复着。要说如今真好,千里之外的网友都能聊聊天说说话,互相探讨写作的技巧。
坐在空调车上,熊三爷闭上眼思考着自己的那篇小说。这篇小说已经写了快一年了,基本成型,小说中的主人公吾言中是个不幸的人,可他却遇上了许多好心人,这也是文章所要呈现出来的社会正能量。只是目前题目还没想好。突然熊三爷一拍大腿,吓了旁边座位上的女人一跳,给他一个白眼。熊三爷从塑料袋里拿出纸和笔,写上了“迎着朝霞”四个字,满意地笑了笑。
车到一个叫“五十都”的小镇,熊三爷下了车。骑上自己的自行车,边骑边看着四周的风景,这些年来,每次都是急匆匆地骑过,从来没有静下来心好好地欣赏过,今天一早上办了几件事,很顺利,而且小说又定下了题目。
骑到浮河地界上,熊三爷停下车,擦了汗。看看田地里农民忙碌的样子,太阳晒在他们的背上、脸上、身上,他们在阳光下劳作,在桔园里打药、除草。熊三爷想起了自己的大姐,就嫁在这庄上。她家农活多,熊三爷还来帮过忙,他干着农活,脑子里还不忘记想着自己的小说。几十年来,熊三爷就这样坚持着自己的写作路。
熊三爷白天忙着家务和照看着兄长,晚上坚持写作。冬天冷了站起来活动一下继续写,夏天一台电扇根本不起作用,汗水滴了下来,他用冷水毛巾擦把汗。蚊子咬得身上起着一个个小红点,痒痒的。这些他都不怕,就怕自己闲下来。他认为自己的文学路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等待着旭日东升,期盼着那一抹朝霞,会让他红红火火起来。
他跨上自行车,哼着小曲,向前。不远处有个家,可以安放他那颗永不停息的写作灵魂。
感谢老师来访,感谢老师对珊瑚的支持和鼓励,谢谢。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