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生大事(随笔)
人这一生,做不了几件大事,而且,这个“大”还要看你怎么理解。
如果,你认为的大事儿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方向或发展进程的,那么,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能做成。东西方历史上就那几个人活在史书里,被人崇拜或唾弃,任你使多大劲儿也不容易挤进去。况且那种事,可遇不可求,生得逢时,还必须有星宿罩着才行;再说进去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儿,一句话说错了千百年都遭人诟病,让后世子孙不得安宁。所以,咱还是好好地待在造物主给自己画的圈圈儿里安安生生的过,儿孙记着你就算功德圆满了。
连历史都进不去,那做什么才算大事儿了呢?心,小点儿,能做出点儿光宗耀祖,名传一方的事儿,也算。比如,升了官,发了财,成了一地儿的名角儿,也成,做成了这些也是功成名就了。纵然历史记不住你,但不妨碍地方志给你留上一两页;若是地方志也看不上,你能出现在野史坊间,或老百姓的段子里,自然也没白走一遭,估摸着也是成了件把大事的人。
就这些人,毕竟也还是少数,咱大多数人都是被历史淹没了,而且永世都不会露出头来。掩埋一个人最好的工具是时间,在时间的作用力下,我们这些凡人会被淘洗得一干二净,一点痕迹都留不下来。
所以,咱就别指望在历史中留下只言片语只鳞片甲了,能平平安安地活过几十年就赚大发了,已算是历史给你了最惠待遇。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几个人没历过风风雨雨惊涛骇浪,他们一生仓惶,饱受惊吓。相比之下,我们不是很幸运了吗?别老想着成什么大事儿,悠着点过吧。这点,李白看得就透彻:“自古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做圣贤干嘛去呀,寂寞的要死,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喝得爽快自然就是神仙了。
人生不过一世,别什么都往大了想,越往大了想,生活就越缺乏情趣,特别是咱们这些成年了的人。年少轻狂,可以漫无边际一些,但若是成家立业了还那么不切实际,总想着成大事,你还怎么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呢。贾平凹说,“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造物主按照着世上的需要造物,物是不知道的,都以为自己是英雄,但是你是勺,无论怎样地盛水,勺是盛不过桶的。”瞧到了吧,你的心再大,不过是个勺,再怎么舀,也不过就那么点。
普通人眼里,贾平凹那可是一个大家,做成了大事的人,可他并没有自命不凡,说自己填了当代文学史的空白,而是认为造物主造就了他也不过就是给他找了个位置,一旦位置确定了,他也就无需使强用狠刻意追求什么了。唯此,他才发出了“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的感慨。
我们自然没法与贾平凹比,毕竟我们很多人至今一事无成,但造物主就是这样无情,他造就我们的时候,根本没计划让我们成为精英,即使我们比马云英俊比特朗普诚实,但我们也只是我们。不承认自己既定的位置,一心想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便违逆了造物主的意愿,自然会受到惩罚。若你已然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大可一试;但若你过不了惩戒的难关,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可是,话说回来,若我们不心甘情愿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呢?灭了对未来更好生活的渴盼和追求,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时,就需要改变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了。
没有大事可成,我们可以做些小事。“大”和“小”原本就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我们才有“此事可大可小”的说法。大事可以化为小事,同样小事也可作大事对待。乾坤无需我们扭转,世界我们不能改变,国家安全有人维护,可家需要我们呀,单位需要我们呀,亲戚朋友需要我们呀。若你成不了一个政治家,你可以做一个好家长;若你成不了一个军事家,你可以消弭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若你成不了一个文学家,你可以记下心灵的历程留给儿孙作为纪念……你说,哪一件事儿没有意义呢?
家与国是分不开的,只要自己热爱生活,就是有了家国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做的事儿,自然就成大事儿了。
所以,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当成大事,教书认真的教,做工认真的做,学习刻苦的学,在自己位子上站正了姿态,即使是洗衣做饭洒扫庭除都能怀着舍我其谁的理念,这都算是不枉赴人生这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