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说蝉(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说蝉(杂文)


作者:东岳雨石 童生,72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3发表时间:2020-07-24 22:49:35

暑夏是蝉兴盛的时期,凡有林木处,皆闻其长鸣。蝉吸树汁,只尿不屙,因它不捕食,被古人认为廉;又因它吸汁液而不排浊便,被古人认为饮露而净洁;还因它栖高枝而响,又被寓为高风格,这三点合起来给它定义为“高廉洁”,由此三字之义,联想到社会人士,又成为达官贵人的寄望,希望官员从政具有蝉的“高廉洁”品质。
   《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篇就是初唐大书法家、诗人虞世南咏《蝉》诗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乃是一篇古风,诗景清爽,拟人而寓,意蕴高深,堪称咏蝉诗中的上乘之作。再一个是骆宾王的《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以蝉自喻,意义萧瑟伤感,颇多哀愁,堪称佳作。第三个是李商隐的诗《蝉》诗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此诗深沉冷涩,感孤而发,有愤叹之声,乃是好诗。唐代三首蝉诗写出了各自不同的风貌,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心音,都是借蝉的同一点,就是“高廉洁”这层义旨。
   蝉有了这深层含义,它就被世人所喜爱了,于是,文人墨客各自发挥才智,以诗文、以丹青、以雕琢等各种方式来对蝉梳妆打扮,呕歌赞扬。蝉自古至今就和人结下了深厚情缘,在古人诗文中蝉是频频出现,最有影响的是成语故事“螳螂捕蝉”和《庄子》“佝偻者承蜩”的寓言;还有班昭《蝉赋》、曹植《蝉赋》、西晋·陆云《寒蝉赋》、宋代王沂孙《齐天乐·蝉》。
   齐白石有一幅蝉画卖了八亿,这幅画中的蝉,在飞雪的日子观看仿佛听到鸣声入耳,所以,卖出了天价。
   有一次,去一家古董店,他柜台内摆有一只用黄玉精雕的蝉蛹,样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和真的丝毫无异,真是圣手巧匠,鬼斧神工。
   早在《尔雅·释虫·十五章》载:“蜩,螂蜩。螗蜩。蚻,蜻蜻。蠽jie,茅蜩(小黑色蝉)。蝒mian,马蜩。(蚱蝉,一种发声很响的大黑蝉)。 蜺,寒蜩。蜓蚞ting mu ,(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螇螰,(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初学记·蝉》载:“孙炎曰:\'蜋,五色具,蜩,宫中小青蝉也,蝒蝘青口,蝉小青口也,’郭璞注云:\'蜩螂俗呼为胡蝉,江南谓之螗(虫弟)di,如蝉而小,有文。’江南呼之蠽曰茅,蠽似蝉而小青。一曰马蜩,蝉中最大者。”
   蜺,寒螀也,(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似蝉而小,青而赤。’扬雄方言曰:\'蛥蚗shé jue,(蝉),齐谓之螇螰;楚谓之蛉蛄;秦谓之\'蛥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zhao liao,(同“蛁蟟”,一种蝉。)或谓之蝭蟧ti liao(蝉),或谓之蜓蚞,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呼之蝭蟧;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今胡蝉也;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䗁ji),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其小者谓之麦蚻,蠽有文者之蜻蜻,其雌谓之疋zi,大而黑者谓之(䗃)棧zhan,黑而赤者谓之蜺蜩;蟧谓之茅蜩,(應ying)谓之寒蝉,暗蜩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蝉,膀唱也。”
   《礼记》曰:“仲夏之月,蝉初鸣。孟秋之月,寒蝉鸣。”
   《徐广车服杂》注曰:“侍臣加貂蝉者,取其清高饮露而不食也。”
   王充《论衡》曰:“蛴螬化为腹育,腹育转为蝉,生两翼,不类蛴螬。”
   《淮南子》曰:“蝉无口而鸣,三十日而死。”
   蝉:螟、胡蝉、虭蟧、茅蝉,凡五种也。
   蝉分雌雄,雄的腹部有两个能鼓响的器官;雌的没有,所以,雄的能鸣叫,雌的不会唱响。
   以上古文献总结蝉大约有五种,都秉从《尔雅》详细释解了明白。
   王充的《论衡》说蝉是蛴螬化的不对,蛴螬化金龟子,土名方言“瞎撞子、虫壳亮、虫壳螂”,并不是蛴螬羽化。蝉蛹小幼时的确通体乳白稍淡黄,类似于蛴螬,大蛹为土黄色,与蛴螬貌色皆异。我小时候,父亲十月里刨家门前的杨树,刨出土地内的杨树根上就附着四只幼小的蝉蛹有大花生米大小,很像蛴螬,但不是蛴螬。
   蝉在古文人眼中是韵味十足,赋予了诸多美好,给它赐予了很多别称雅号,如:饮露、含风、高柳、绿槐、牵根、感愁、爽月、斜阳、心净、清音、翳叶、抱枝、说露、谈风、嘶月、吟云、翔水、唱庭、噪柳、鸣榆、五德、八名、壳脱、膀鸣、鸣柳、噪林、化草、流金、晖夜、景天、齐女。
   又有三字名,如:双翅薄、一身轻、惊楚客、怨齐王、村墅侧、柳荫中、风作使、柳为都、一树碧、五更疏、春梦觉、午阴圆、不知雪、徒吸露。
   还有四个字的名,如:空庭人静、小苑日长、荷花香晚、柳絮风轻、乘风翾翥、应露嘶鸣、幺麽无力、采章有緌、王充不捕、少孺沾衣、耀而见获、鸣不失时、掇之有道、黏其靡遗、何戢画扇、宋异集冠、翼为魏髻、緌人赵冠。看吧,多情的文人骚客赐予它这么多的昵称雅号,表明了对它是无比的钟爱。
   其中有两个雅称是一个意义,“齐女”、“怨齐王”,这是出自晋·崔豹撰《古今注·问答释义第八》曰:“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这里的齐王,当然是战国时代以后的齐国国王,不知是齐威王呢?还是以后的齐王?资料没有详载,说是王妃因对国王不满,忿忿而死,化蝉而鸣,故有齐女之称。因这里没有详细记载,故而悬疑。我记得《吴越春秋》曾载一段吴王阖闾为太子娶妃,是齐国君之女,这女子因不满吴国而日夜不止朝北哭喊,不月而死,此事是否和后来的蝉名“齐女”有关,还待考证。   
   别名还有“流金”此名出处是“蜻蚨”之义。《本草》载:“一名蚨蝉,一名玚狯,一名鱼伯。藏器曰青蚨,生南海,状如蝉,其子著木,用以涂钱,皆归本处。”
   《搜神记》载:“南方有虫名玚狯,形大如蝉,辛美可食。子著草叶上如蚕种。取其子,则母飞来,虽潜取之,亦知其处。杀其母涂钱,以子涂贯,用钱去则自还。”所以,以上名称都有渊源来历,每一个名里边都包含着故事。
   在我的家乡,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海岱之地;沂蒙山区地处海西一百八十公里左右,泰山东南一百二十公里左右,这一带有三种蝉,在我的小时候的记忆里,我只知道有两种,一种是小的,淡赤色,比黑色的大蝉小一倍,它出来的比较早,大约是在四月末五月初就出土登在很高的树顶枝鸣叫,它的叫声细而悠长,我小时候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子,只听别人称呼它为“珍珍子”,这个种类很少,也不好捕捉。现在我读了以上古文记载,认定它是麦蚻,或螗弟;还有一种就是黑色的大蝉,在我的家乡,它在夏至才出,数量很多,到处可见,栖息在低矮丛林、树枝上,叫声嘹亮急彻,一到白露节就都没有了,只有死在树柯上的枯蝉体;第三种是我近两年才听到它的叫声,它的鸣叫不同于我童年时所常见的蝉,它的鸣叫有怨情之音,发出的声像是“赌了,赌了。”被称为“赌了子”,我没有见过此种的样子,只听到过声音。
   有个民间传说故事,不知哪朝哪地,说是一家人家,家境贫寒,女的就去娘家求帮,讨得几许钱,要在盛夏买麻搓线纳鞋底做过冬的鞋穿。妻子把钱给丈夫,让他去集市买麻,男的拿钱去了赌场,输了个尽光,夜深了回家来,妻子问丈夫买的麻呢?丈夫吱唔半宿说赌博输光了。妻子又心疼钱;又痛恨丈夫不走正道,憋气痛哭三日而病,丈夫见妻子病了,后悔了,他把妻子托付给邻居照管,自己出外找活干。两个月后,村邻给他捎信,说他妻子病重,让他尽快回家。当他拿着麻高兴地回到家,妻子已经去世了,他痛哭不已。他来到埋葬妻子的坟前,悔恨地哭昏过去了。醒来时,坟边一棵树上有一只从未有过的蝉在叫:“无有麻,无有麻”,他听到叫声悔恨难当,就用买来的麻拧绳吊死在这棵上,他死后,村邻把他葬了。村民惊奇地发现他吊死的树上出现了两只从未听到过的叫声,一只叫:“无有麻,无有麻”;一只叫:“赌了,赌了”,这两只蝉的叫声很凄怨,给人以深刻警示,赌博场是去不得,人要贪赌家破人亡。人们知道这对蝉是他夫妻变成的,是在告诫世人赌博害人的悲惨下场,提醒世人切莫忘记。
   我自童年时就很喜欢蝉,日暮和淋雨天爱在树林里,在地面上搜寻小眼洞洞,如果发现一个豆粒大小的小地洞洞,用手指一扣,洞口变大,里面就会有一只正要出土的“知了蛹”。“知了”是它的方言,我们也叫它“结了子”,这个名子好像是“蠽蜩jie tiao”或者是“蛁蟟zhao liao”的变声。夜里在树干上可以寻摸,每当夏至以后,我都是在晚饭后去树底下寻捉已经上树干的蝉蛹,我们叫它“结了规子”,我有一次捉的最多的是一百五十多个。我曾见过刺猬也来找它吃,我捉住过一只刺猬,它嘴里就咬含着一个蝉蛹;我还见到一只没有完全出壳的蝉,半蝉半蛹的,被一群蚂蚁吃掉了。我除了在地面寻它的穴洞扣;在树上寻摸;还要在白天用长竿粘它;我还有一个绝活,就是用弹弓装石子打它。
   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出门玩耍时听到它叫,就想擒捉它玩,赶忙回家里从麦子大缸里抓出一把麦粒子,放进口中嚼,把麦粒嚼细了,把洗脸盆里舀进水去,把嚼细的麦粒糊从嘴里吐到手心里,攥着麦糊放在盆水里不住的搓,不时就搓出三块糖块大小的面筋,这就是粘胶。我把粘胶扭下四分之一,其余的放在摘下的一只杨树叶子里面,夹在腋下。我找来一根长竹竿子,绑上一枝细绵槐条子,把粘胶缠绕在绵槐条子梢头,提着长竿子去粘那正叫的起劲的蝉,它没有丝毫防备,被我从树下偷偷伸竿子,粘胶头对准它的双翅一戳,就粘中了,它使劲抖动双翅,想挣脱飞逃,那是不可能了,粘胶的粘性很强,一旦粘住就休想挣脱掉。我先战告捷,继而想扩大战果,提着竿子去听声寻粘。在梧桐上的蝉特别多,也许此树皮嫩软,皮内树汁水分多,是它们理想的栖居处。小时候是经常粘蝉的,一手提竿子;一手拿着塑料袋子,每当粘住一只就放入袋内,最多的一次粘了九十八只。
   我还爱把捉的蝉蛹放在蚊帐内,它会在蚊帐里羽化成蝉,这样一只完美的蝉就得到了,我用一条黑线,结一个勒扣,勒在它的脖子上,我攥紧线的另一头让它飞,它被我一线掌控,被线牵制着围绕着我飞来飞去,挺好玩的。
   在我十五六岁时,就不再提竿子粘它了,改用弹弓打蝉,我玩弹弓玩的很精,射打的很准,一见树上有蝉,一粒小石子发射出,一下子就把它击成两截;或者打烂了。这样玩了一年多,觉得没意思也就不玩了。
   我还会听辨蝉的叫声,每当它的叫声暗哑而闷粗,就是雌雄蝉交尾了,这时过去一摇晃树干,这两只蝉受惊,展翅要飞,可是交着尾,所飞的方向不一致,就会掉落地上,我就轻而得之。这种情况我遇到多次了,每次都会轻而易举地得到两只雌雄蝉。
   因为爱读书,喜欢古典文化的诗词,蝉的字每每出现在唐诗宋词的锦词艳句中,渐渐渗入了我的精神内,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爱写诗,它的名字也就是我写景常采用的辞藻了。
   这地方的人大都喜爱吃蝉蛹,每当它出土的时期,有人用锄在树底下;或丛林的地面上耪草一样锄去地皮土挖掘它,然后卖进饭店、宾馆,也在街市上出摊叫卖。
   蝉蛹好吃,富含蛋白质和钙,它和别的昆虫不同,它的背鞍里有像猪精肉一样的一团肌肉,这是其它昆虫所没有的。用热油一炸,清香酥脆,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的需求补充。蝉是中药,枯婵和蝉蛹壳都入药,有镇静解挛,用于小儿惊吓抽搐,有较好的疗效。
   现在人无不尝舌,蝎子蜈蚣,土鳖蜂蛹,蝗虫豆虫,以及这“高洁廉”的幼蛹,都成了口中美味,一时吃的几乎绝了种。在头二十几年前,在乡村几乎听不到蝉鸣,就是因为爱吃的人太多,夜里执手电筒打通夜捉蝉蛹的比蝉蛹都多十几倍,蝉真得是无处藏身了。
   听说蝉还有一个名子叫“雷震子”成虫把卵排入树枝皮内,此树枝条枯萎了,下雨天时,刮风打雷,把枯萎的树枝条震落地上,蝉的幼小虫从落枝内爬出钻入地内,附在树根上继续发育成长,要经过四至七年的慢长日月才成长大,出穴爬树脱壳成蝉。所以,野生的蝉稀少了,但是,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大,其售价猛增,有人就想出了养殖蝉蛹的门路。
   前几天,我去南河游玩,遇有好几个手执七八米长的钓鱼竿的人在粘蝉,我巧遇一个恰好粘住一只,他收竿来取,我一见那蝉,个头比我童年粘到的要小。我惊讶地说:“这蝉怎么小了,我记得比这要大得多!”粘蝉的是一位六十左右的人,他边取蝉边说:“是小了!小的多了,以前的蝉比这个大,赶上俩大。”我不解地问:“为啥小了?”他回答:“是变异了!”他这么回答并不对,其实,我心知道,那种大个蝉已经在这里被吃绝种了,这种小的也许就是养殖的,养殖地遭到狂风暴雨的破坏,蝉蛹归向大自然,又开始了新的生态循环。
   公丕刚撰文
   2020.7.23.17:20
  

共 50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东岳雨石的杂文《说蝉》,说的非常全面。从唐诗中吟到蝉,从汉赋中读到蝉,蝉被赋予高廉洁的品质,画家也画蝉,齐白石的蝉画居然卖了八亿的天价。古代典籍中也多有介绍,蝉的品种很多。作者归纳起来是五种,蝉在文人眼中赋予了很多美好,别名雅号很多,其中还有典故,很是吸引人。作者的家乡沂蒙山区有两种蝉记忆深刻。也是有一个传说故事,丈夫好赌,妻子顾家,因赌两人都死了,于是树上就有了蝉在叫“无有麻”和“赌了”。作者儿时喜欢蝉,想出各种玩蝉的方式,也是一种童年的欢乐。蝉,从营养上来说,它是美食,富含蛋白质和钙。正因如此,蝉被捕捉的多了,以至于绝种了,养殖的蝉远没有原来天生的大。作者从文学意义上,从儿童眼光中,从科学营养上,从现实存在上,分别来阐述蝉的功能。期间插进了很多传奇故事典故,很有吸引力,读起来不枯燥。语言流畅优美,自然大气。推荐欣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07-24 22:57:55
  蝉是南方司空见惯的昆虫,而对于生长在北方的人却是很陌生,只是在影视书本和电脑上见过的小生命。去年夏天我去南方旅游,也是听到一片蝉鸣声,未见其形。读了此文,是我对蝉有了切实的了解。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叶雨        2020-07-25 06:37:03
  读书受益,读文又受益。这篇说蝉说的好,从古至今,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有很多乐趣。佳作 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7-25 12:52:29
  蝉儿的声音很悠扬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