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妙善大师(专题片) ——纪念中国佛教史第一位普陀山全山寺院方丈妙善大和尚
【资料照片或影像:全山佛像开光和方丈升座法会的盛况。
解说:1989年农历九月十九普陀山香会期,举行的全山佛像开光和方丈升座法会,盛况空前。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仁者贤士纷纷抵达南海,齐举盛大法会,共庆妙公上人荣任名山方丈,统管全山大小所有寺庵。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临道场,赋词助兴。这场法会,有名僧高士齐聚一堂,成为普陀山有史以来最最隆重的大法会,影响广及世界各地。法界有情,普渡众生。妙老辛苦十载,终于迎来了这个盛会,使南海佛国普陀山又重现光彩,气象万千,佛容妙严,香火兴旺,实现了他的宏愿。
63 (叠化)情景再现
【资料照片或影像: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莅山视察。以及其他几位中央首长莅山视察的照片。
解说:1991年10月22日下午,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莅山视察,妙善大和尚大开普济寺山门,迎江泽民于灵鹫楼会客厅,叙以佛理,介绍名山。妙老还向江泽民赠送了《普陀山》画册等纪念礼品。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费孝通等,也相继莅山,共沐佛光,齐颂盛世。
第四篇推行三统一
64 妙善大和尚坐像
【鲜花簇拥着妙善大和尚的坐像。坐像头部笼罩着一团佛光,周身霞光四射。
【打出字幕:推行三统一
【背景音乐:梵呗《观音圣号》起。
65 (叠化)普济寺长廊
【背景音乐:梵呗《观音圣号》继续。
【一位僧人敲响了长廊里悬挂的大木鱼。
66 普济寺斋堂
【斋堂供有佛像,佛案上烛光闪亮,香烟袅袅。
【僧人们排着长队鱼贯而入,坐在条桌后的凳子上,唱颂咒文。
【两名短打衣着的僧人分站两旁,双手倒背而立。有僧人为前来用斋的僧侣盛饭。
【咒文诵罢,开始吃第一餐饭。
解说:在斋堂用饭称为食“早粥”,需要遵守规矩,不能随随便便,更不准说话。如果需要添饭加菜,全凭手势。而且在用斋过程中,要集中思想作“五规”。由此可见,寺庙里的清规戒律是很严格的。早晚功课,经教学习,修禅念佛,过堂用斋,都必须严守戒规,整肃僧仪。就连举手投足都要有分寸,须时时刻刻保持着出家人的风范。
67 普陀山法雨寺
【镜头沿着寺院的中轴线,依六层台基,尽力展现天王殿、玉佛殿、九龙殿、御碑殿、大雄宝殿和方丈殿精美的建筑艺术。殿宇依山就势,巍峨壮丽,气宇不凡。
解说:中国佛教在历史上一直沿袭“各寺为政”的分散型寺庵治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普陀山所面临的浩大繁复的寺庵修复工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980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恢复,得到了海内外善信鼎力资助。在妙老的领导下,佛协成立了“修建组”,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对数十处寺庵逐个修复重建,量才选用各寺庵执事,逐渐形成了全山人事、修建、经济“三统一”的管理制度。即,“人事统一调配,修建统一计划,经济统一管理”。
68 普陀山慧济寺
【走进佛顶山石牌坊,沿着一条黄墙夹道的莲花石板香路,便可走入深藏于密林之中的寺院。寺院建筑群依山就势,横向排列,布局别致,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解说:妙老提出的“三统一”计划,经全山僧侣开会一致通过。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破除了千百年来寺庙间的门户之见,保证了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情况下,集中全山力量办大事,从而形成了全山“一盘棋”,使普陀山寺庙的建设,佛法的弘扬,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妙老在经济上还提出了不借资、不集资、不合资的“三不”制度。使全山在管理上有统一的原则,明确的方向,让大家一心一意把普陀山搞好。
69 普陀山慧济寺大雄宝殿
【僧侣在大殿做佛事。
解说:为加强寺院管理,参照佛教仪规,于1982年制订了《普陀山寺院规章制度》,对寺院的佛事、剃度、挂单、大众守则等等问题作了规定,使全山僧尼深明爱国爱教大义而又遵循清规戒律,体現出全山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的十方道场。
【鼓乐齐鸣,梵呗声响彻大殿。(淡出)
70 (叠化)妙老的照片
【妙善大和尚身穿僧服,一副慈祥和蔼的样子。
解说:记得曾有这样一件趣事,几名外山來的贫困僧人,他們穿着破旧的僧衣,向妙老顶礼之后,怀着忐忑的神情,嗫嚅地陈述着他們所住的小寺为风雨所破而又无钱修复的悲慘状況。妙老深表同情,便随手拉开抽屜,取出几个红纸包,说:“这是弟子们近几天供养我的一些钱,数目虽然不多,但可表达我的心意,你们拿去可以解决一部分修理費;另外,你们还要想方設法,广结善緣,把寺宇搞好,安心修持弘法!”
71 普陀山林荫路
【几名僧人从横街走过。
解说:几名贫僧连连点头,又提出请本山大寺“慈悲慈悲”,给他们一些資助。妙老严肃地说:“本山佛协集体讨论制订了‘三统一’的原則,各大寺的资金集中佛协,不得外流。我作为佛协主席,理当坚决执行。要说‘慈悲’,你们就‘慈悲慈悲’我吧!”
72 普陀山库房
【镜头真实地记录下负责财务的僧人的工作情况。
解说:近三十年来实践证明,“三统一”管理制度不仅切合普陀山实际,而且行之有效,成绩斐然,深受全山僧尼拥护,并获得国内外佛教界和兄弟道场高度赞誉。因此妙善长老强调:今后佛协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坚持全山“三统一”管理制度。要把整肃道风作为事关国家和佛教声誉来抓,在认真执行财务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健全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73 (叠化)情景再现
【资料照片或影像:“寺庙文化旅游管理研讨会”的情景。
解说:由妙老倡导并统摄全局的“三统一”管理模式,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和提倡。由对外经贸大学中华文化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香港)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寺庙文化旅游管理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多名专家学者,建议成立“普陀山管理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全面研究浙江普陀山“三统一”管理模式,探索和发展当今中国寺庙文化旅游管理。
74 (叠化)普济寺侧门
【络绎不绝的香客、游人走入普济寺侧门。
解说:中心主任李伯淳说,普陀山是世界佛教名山和国际旅游胜地,妙善老和尚实行普陀山佛协人事统一调度、财务统一核算、修建统一规划的“三统一”管理体制,在近30年的实践检验中取得显着成效。
75 普济寺法物流通处
【香客们在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解说:李伯淳主任还说,普陀山在“三统一”管理指导下,避免了各寺庙间为利益相互竞争,避免了利用信徒们的求保佑心理卖高价票、卖高价香等不良现象,确保了佛协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76 普济寺院内
【殿前的大香炉青烟缭绕。
【排列有序的僧侣口诵佛号,从大圆通殿内鱼贯而出,在法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下台阶,绕殿而行。
解说:正因有了“三统一”制度的保障,近30年的实践证明,普陀山佛协僧团的“三统一”管理制度和人事体制是确保佛协各项事业有序不乱、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第五篇创立佛学院
77 法雨寺九龙殿
【金碧辉煌的海岛观音立于鳌鱼头上,头部笼罩着一团佛光,周身霞光四射。
【打出字幕:创立佛学院
【背景音乐:梵呗《宝鼎赞》起。
78 福泉禅林(佛学院)
【镜头渐渐推向掩映在丛林深处的福泉禅林。
【背景音乐:《宝鼎赞》梵呗声。
解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妙老深知,21世纪将是文化的世纪,佛教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79 福泉禅林(佛学院)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振兴佛教,重在人才。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起草了《普陀山佛学院组织大纲》、《教学计划》、《招生简章》和《佛学院规章制度》等四个文件。于1988年1月13日召开佛协理事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省普陀山佛学院。院址设在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大师出家地、普陀白华山麓的福泉禅林。妙老出任院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学院书题衔牌。从此,浙江省第一所培育佛教人才的“摇篮”在海天佛国诞生了。
80 (叠印)赵朴初照片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头像充满画面。
【背景音乐:《宝鼎赞》梵呗声。
解说:一九九二年春天,《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赵朴初会长在会上精辟地分析了培养佛教人才还远不能适应当今年内佛教事业发展需要的严峻形势,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81 正法讲寺大殿
【女众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为了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佛学院以“上海龙华会议”精神为契机,凭籍普陀山佛协管理体制“三统一”的优势,在精力、财力上对学院方面进行倾斜。提出以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能够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具有中高级佛学理论基础,对天台宗有一定造诣,献身于佛教事业的年轻僧伽为办学宗旨。
82 隐秀庵大殿
【男众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学院坚持“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方针,配备学监和班主任,加强学与修的管理,制订上殿、过堂、修观、念佛以及僧仪,僧纪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分项逐日登记,按月公布,期末评比,并作为升级,毕业考核的内容之一。
83 伴山庵大殿
【女众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从全国各地寺庙里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学僧,不仅要学习佛教史、佛经和仪轨,还要学习古代汉语、西方哲学、以及英语、法律、电脑等课程。妙老亲手创办的普陀山佛学院,十多年來,招募全国各地佛学名師,培育出了众多坚持正信的佛门弟子。
84 福泉禅林大殿(佛学院)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妙老高瞻远瞩绘制了一幅跨世纪的办学蓝图,形成“一枝发五叶”的格局,即一院带五校。一分校就设在院部所在福泉禅林,为男众正、预科班。
85 隐秀庵大殿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二分校设在隐秀庵,为男众学戒堂,作为男众班生源的基础。
86 临安普照寺大殿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三分校设在临安普照寺,为男众天台宗研究班。
87 正法讲寺大殿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四分校设在正法讲寺,为女众正、预科班。
88 伴山庵大殿
【学僧在大殿做早课,高声唱颂《宝鼎赞》,磬鼓齐鸣。
解说:……五分校设在伴山庵为女众研究班。这样,从学戒堂至研究班构成了从通才到专才的教育网络,使学院向全方位,高层次稳步有序地发展。正科班、研究班以天台教观为主课,侧重培养天台宗的传灯专业人才。
89 福泉禅林讲堂
【法师在给学僧弘法。
解说:随着学院教学的不断发展,师资队伍和质量也日益壮大和提高。现有教师由创建时的5人增至41人。除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法师和研究导师,许多从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毕业的青年法师负笈进山,次第登上了教学讲台。
90 福泉禅林文化讲堂
【教师在讲授英语课。
解说:同时,学院还聘请了大专院校退休的高级教师讲授文化课程。一支老中青结合,富有治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91 福泉禅林(佛学院)教研室
【请佛学院讲师介绍教学情况。
92 佛顶山香路
【学僧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三步一拜地向山上走去。
【山路上,时而出现摩崖石刻“海天佛国”、“云扶石”等巨石。
【背景音乐:佛乐《心经——梵音女声》。
解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通过全院师生的齐心协力,学修并进蔚
然成风。每逢观世音菩萨圣诞全体师生以虔诚的心情,肃穆的僧仪,三步一拜朝礼佛顶山。
93 观音洞
【女众学僧聚集在观音洞举行“法华七”法会的情景。
【背景音乐:佛乐《心经——梵音女声》。
解说:女众班学员利用寒暑假期间,齐集观音洞举行“法华七”法事活动,礼拜《法华经》四十九天。掩映在丛林深处的佛学院,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女众学僧,更为世人难以涉足。2001年9月25日,经浙江省有关部门特批,美国、荷兰、香港及大陆的少数媒体,获准采访了鲜为人知的佛学院女众学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