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我看土楼(散文)
摘要:我喜欢这种感觉,一种不做攻略,顺其自然的感觉。由一种迷迷蒙蒙的状态,逐步看清认识了解的过程,是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或许有点慢,但也有些妙处。
早晨的光线还不是很明朗,喜迎山外的客人。
【编者按】“我喜欢这种感觉,一种不做攻略,顺其自然的感觉。由一种迷迷蒙蒙的状态,逐步看清认识了解的过程,是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或许有点慢,但也有些妙处。”这是作者旅行的态度,也是作者为文的态度。每每读彭楠君的文,你不需做攻略,也不需做背景的准备,随了他文的节奏,仿佛也就是随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不急不徐,娓娓道来。而用女人的耳坠来喻人们躲避战火的生存方式之一——土楼,看出了作者的好心情和好心情中的柔美。因为“毕竟山外的人,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些为江山打打杀杀的人了,是怀着好奇与善意进山的。他们没有抵御,也无法抵御历史的脚步。”正如伟人的诗意描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欣赏读者娓娓道来的旅行记录和心情日记,感受作者温柔善感而又平和宁静的心境。好文推精!【敏思编辑:乞颜若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7300004】
回复1 楼 文友:彭楠 2020-07-28 02:50:01
我看了土楼写给你看,你却看了土楼还看到我的内心,看得更为深刻。
2 楼 文友:绿袖子的田园 2020-07-27 22:08:16
圆中圆,圈套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天那,天一亮,土楼里该是怎样一种光景?烟火人家,指的就是土楼里的生活吧?说着客家话,烧着客家饭,然后往门前一坐,做起小生意,倒也悠闲自在。
我爱,故您在!
回复2 楼 文友:彭楠 2020-07-28 02:51:53
看起来,绿绿是不曾看过土楼的,先在脑海中过过电影吧。
3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20-07-27 22:11:23
在我们这里,驱车十几公里在五桂山深处,透过葱葱郁郁的树林,就可看到“圆中圆,圈套圈,上上下下四百间”的客家围屋——酒楼。曾在那里吃过饥餐,主要是环境特别,那座围起来的圆圆的客家土楼很有味道,简直就是一道风景。所以客家菜是否好吃倒成了其次了。欣赏作者美文。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回复3 楼 文友:彭楠 2020-07-28 02:55:39
现代仿土楼风格的建筑物,总不及粘土厚墙黑瓦来得厚重悠远。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4 楼 文友:老袁寒山 2020-07-28 10:21:29
也曾看过这里的土楼,写过几首歪诗,终不成器。读了社长这篇,深感作者观察细致,考据幽深,记述生动,尤其是对土楼的历史现实、人文价值的考量,轻松驾驭,信手拈来,精彩纷呈。读者可以依着文字指引,享受登临的美妙,实在是一篇厚重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彭楠 2020-07-29 10:52:44
谢谢抬举,愿意看到你写土楼的诗作。发出来吧。
5 楼 文友:荒原月色 2020-07-29 13:34:02
我去过很多土楼观光游览,也喜欢这种感觉,不做攻略,顺其自然。八闽大地最美的风景除了武夷山,南屏晚钟,下来就属土楼了。问候彭楠!
回复5 楼 文友:彭楠 2020-07-30 08:17:59
说明我们的性情很接近嘛,呵呵
7 楼 文友:江左柴郎 2020-08-01 14:41:35
“这个历史产物却是充满智慧的”,是的,土楼和围屋凝聚了客家人的祖先将劳动与生活、家族与个体、文化与军事联合打造的智慧。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的第一种民居形式,围屋则是第二种,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粤东北赣南。我出生并成长于客家围屋。
遂江左溪打柴郎,诸广登高图自强,美景在侧转身见,白云悠悠绕山梁。
回复7 楼 文友:彭楠 2020-08-02 09:30:05
哇,你是出生在土楼?没有给我提出批评,我居然有点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