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丹枫】缘定江山(小说)
一
齐辉这辈子怎么也想不到,妻子的最后一个通牒,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去年夏季某一天,齐辉对妻子晓蕊说了个心中打算:“晓蕊,过两天请假,我想去市里充充电,有著名作家老师从省城来市作协指导并讲课。”
晓蕊一听,十分不悦:“齐辉,也不是我说你,看看你现在啥德性,除了上班就知道呆在电脑前打字,闲来无事似的,你说写文章究竟能挣几个臭钱?”
齐辉有些不解:“晓蕊,当时你嫁给我时不是说喜欢我这个文艺范吧,咋地现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晓蕊一反常态:“那时吧,我刚从学校毕业,思想单纯,想想现在为家庭前景担忧,后悔当初怎么脑子进水了选择你!”
齐辉挤出一丝笑容劝她:“晓蕊,相信我,只要努力干,这个家一定有未来,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齐辉,可你的奋斗劲在哪儿呢。半夜三更不睡觉在那儿码字玩,越来越颓废。上的啥江山文学网,那里面有美人不?齐辉,看来,这辈子你更适合跟电脑一起过日子!”晓蕊指责丈夫。
齐辉解释:“我浏览的江山文学网,搞纯文学创作的,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网站,弘扬正能量的。”
晓蕊给他下了一个最后通牒:“齐辉,要不这样吧,往后,你如果再在电脑前写东西,不改变自己,这个家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齐辉头嗡嗡响,顿然不知所措。
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后,他和晓蕊牵手走到一起,两人分到不同的单位上班。当初两人之所以甜甜蜜蜜走一起,晓蕊曾对齐辉说,她喜欢诗和远方,也喜欢齐辉对文学追求的一颗真诚心,可是现在,妻子的心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二
岁月车轮下,晓蕊积存了一肚子委屈。
女儿宁宁六岁了,两人百般呵护,双方父母时常到来对他们嘘寒问暖。在外人看来,这个家充满温馨和谐。在晓蕊单位,同龄人大多跟随时代步伐,忙着生二胎,晓蕊的心态渐渐有些失衡,她也想生二胎,可是现实条件似乎不允许。
像别人家的老公,有的拥有一技之长,有的辞工下海,而自己的老公齐辉,却依然守着铁饭碗,思想顽固不化。两人住在廉价的公租房里,高房价对她们想买房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望而却步,要是生个儿子的话,从出生、喂养、上学,再到娶妻生子,将来得花费多少,想都不敢想。
柴米油盐的枯躁日子一长,晓蕊心中就多了一些怨气。丈夫齐辉在她眼中,慢慢地就变成了没有本事的人。齐辉之前给她常常读些诗啊什么的,打发无聊烦闷,现在丈夫依然时常念给她听,晓蕊反而觉得越来越像噪音,越来越反感,有几次她奚落地打断丈夫,别读、别读了,有空还不如在网上看看八卦新闻呢,啥年代了,还追求文学,书读多了积在脑子里成了糨糊。齐辉怔在那里,一脸茫然。
晓蕊开始反思现状。走上工作岗位后,浮华的生活乱象同化了她对梦想的追求和憧憬,甚至,她开始怀疑“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是不是至理。单位那些姐妹喜欢聚一块炫富,有事没事扎堆最爱谈消费,比如炫耀谁谁用雅诗兰黛高级化妆品涂抹脸上变嫩白水灵了,某某添置什么LV精致小包包啦,谁谁旅游去欧洲四国了,哪位小姐姐经常去健身变得丰乳肥臀啦……每当聊到类似话题,晓蕊总借故走开,相形见绌,在她眼里,姐妹们个个都是“美天鹅”,自己只能远远躲在角落里,为自身落魄为一只“丑小鸭”黯然神伤。
这是一个看屁股看脸的年代,三十刚出头的晓蕊,和那些打扮得腰肢招展、如花似玉的姐妹们一比,羞感自己成了“黄脸婆”,成了“残花败柳”,身为女人,爱美之心谁不有之,晓蕊有些自惭形秽。思来想去,她把原因归咎于家庭境况,归咎于自身归宿,如果不能改变丈夫齐辉,晓蕊下决心改变自己。
三
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人心也如此。
妻子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齐辉察觉得出,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并无一技之长的他,一时想改变现实变得出类拔萃谈何易。
想着下海去做生意吧,自己也没那个头脑,更何况缺资金没项目,再说这也不是轻易说着玩的,自己的这铁饭碗毕竟也是多年努力换来的。听说搞建筑赚钱,毕竟也是辛苦血汗钱,自己的现状决定了他也不可能选择只有农民工才会去干的体力活。
齐辉十分困惑,微信群里的老同学逢年过节搞聚会,个个人五人六的,好像个个都是成功人士,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唯独他没有显摆的资本。齐辉曾经也认真讨教过,老同学们好像都在绕着致富诀窍避而不谈,一切秘而不宣似的。齐辉只好在岗位上按部就班地工作,时日一久,似乎也有点行尸走肉了。
妻子晓蕊对他有些嫌怨可以理解,好生活谁不向往,可是几年拼搏下来,家境还是平平,毕竟也是无奈。
提及梦想,齐辉感到前面的路瞬间苍白许多。多年来,为了文学梦想,他一直在坚持,虽然有时获得一些稿费啊奖励什么的,毕竟微乎其微,获奖的荣誉证书装了大半柜子,其实现实并没有多大改变。
妻子以前十分崇拜他,感觉他的爱好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境界和人的精神追求,甚至一度铁杆粉丝似的支持他,可是随着岁月流失,晓蕊居然背道而驰。
齐辉心中更加难受,立马叫他忍痛割爱,确实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另一方面家也是心中所爱,二者选其一的话,只能是后者,他不得不对妻子晓蕊做出妥协。
四
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单位下班后回到家,齐辉比以前更加勤快,他几乎承揽了家中的一切家务,希望重新赢得妻子晓蕊对他的好感,他尽量克制着不去打开电脑写稿子,试图来换得家里的一时风平浪静。
晓蕊的闺蜜乔子到家里做客,齐辉习惯性地穿梭在厨房和客厅之间,端盘子提壶,洗菜切菜,一刻不闲,基本上是忙里忙外。见此情景,乔子夸耀说,晓蕊,这辈子你修来好福气,找了个家庭妇男做老公,多踏实,要是我老公有你家这位的一半,这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晓蕊说,千万不要羡慕我,我还羡慕你呢,你家老公年收入几十万,够我俩奋斗几年了,要是我老公有你老公的一半,我呢,这辈子洗衣服拖地板,脏活累活包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齐辉听到后,心里像吃了酸葡萄。为了打发大家开心,他只能牵强地一笑了之。不曾想这事却触动了晓蕊的自尊,她受到强烈伤害似的,对齐辉更加看不惯气不顺。为了女儿宁宁,为了这个家貌似的和谐,齐辉只好选择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某杂志社约稿,对方诚恳地给齐辉三番五次打电话,齐辉推脱说工作忙,毕竟,齐辉是这家杂志社投稿的老作者,可又不好意思彻底拒绝。半夜三更,齐辉趁上厕所之机,小心翼翼,他做贼般偷偷地打开电脑开始构思文稿。
正当沉浸在忘我之时,晓蕊冷不防出现在他身后,目光像要射出利箭,晓蕊气愤地直摇头,对丈夫响当当的警告,丈夫竟然置之不理,这一刻,她绝望了。
这次,晓蕊彻底生气了。第二天,她带着女儿毅然去了娘家,任凭齐辉怎么哄劝晓蕊也无济于事。僵局持续一月有余,晓蕊以夫妻两人情感不和为由提出协议离婚,齐辉不敢相信冰凉的事实,但事实就在眼前。齐辉竭力说服父母坦然接受,他和晓蕊的婚姻走到这一步,毕竟也是万般无奈。哀莫大于心死,就怕人心凉透。
五
有时肩膀扛起的,除了生活,还有梦想。
孤独难熬的时光向齐辉袭来,这是他走上社会后未曾体会过的。他和晓蕊恋爱到两人走进婚姻殿堂,再到女儿宁宁出生长到六岁,充满温馨的家到现在只剩他一人,形只影单。一方面,婚姻的失败,齐辉觉得心中的梦想踩空了;另一方面,齐辉觉得没有人阻挡他为梦想的迈步,一门心思可以置身于文字的世界中。
齐辉打开江山文学网,这是他一直喜欢的网站。忘不掉流失的岁月,齐辉捞拾着记忆中的残片,把美好的心情故事付诸于笔端汩汩流出,变成一行行鲜活的文字,任其无声无息地在电脑的屏幕上流淌。
“淡雅如云”是齐辉的网名,两三年前他就加入了江山一个社团,那里交流的氛围比较和谐,大家聊写作、聊创意、聊文学,后来他成长为社团的一名编辑,写的编按非常精彩到位。他对待文章的态度非常认真诚恳,甚至有几个作者主动邀请他编辑点评,有位作者“春风细雨”便是其中之一。
这段时间,由于家庭纷扰缠身,齐辉无暇顾及社团的编辑事宜,因为他想让晓蕊回心转意,做出再多努力终归无力回天,直至两人的婚姻宣告破裂。齐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齐辉点击江山文学网进入其中,有几封飞笺进入眼帘,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分别是几位作者,有的请求他编辑文稿,有的则是表达修改意见。齐辉镇定心思,开始逐一回复。
其中,以作者“春风细雨”留给齐辉的稿件居多,竟有四篇,在社团中,她是位比较勤快的写手,比较上进,在所发的稿件中其精品率几乎过半,这是一项不错的成绩。对于所有编辑过的写手稿件中,因为写作水平的差异,良莠不齐是正常的,齐辉基本上一视同仁,毕竟,天南地北的相聚一块不容易,大家为梦想而努力,网站就是大家放松身心的桃花源。
一口气编辑完,齐辉如释重负,心情坦然多了。另外,齐辉还发送一封飞笺与“春风细雨”,粗略地写了几句话对她深表抱歉。本是一个平常举动,没想到却温暖了一位作者的心扉,“春风细雨”回复,对“淡雅如云”的真诚表示感动,并说收到编辑的坦诚相待,这是在其它网站从不曾受到的礼遇,在飞笺中,“春风细雨”留下其微信号,并说如果方便的话,欢迎“淡雅如云”与她私下交流编辑或者文字方面的话题,因为她也想成为江山的一名编辑。
未加多考虑,齐辉添加了关注。齐辉不是一个无聊的人,他不想浪费时间去和陌生人探讨无聊的话题,在社团里同熟悉的文友群聊尽是些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培养编辑,是在增加社团的造血功能,这是为促进社团活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不可少的,齐辉乐意为之。
闲暇时间,齐辉仍笔耕不辍,他将所有的心事尽放文字中,文字里的内容是他生活的全部,文字中有他的忧伤和快乐,文字浸洇着他的心情。
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心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文友“春风细雨”面对文稿编辑起来得心应手,绝不含糊,逐步成为社团编辑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齐辉倍感欣慰。为了相互鼓励、相互加油,“春风细雨”和齐辉商定,两人采写的文稿实现互相编辑,相互学习相互提升。“春风细雨”文笔细腻,脉络清晰,情感真挚,写作手法娴熟,有一点令齐辉更加意象深刻,“春风细雨”好像也是经历过情感变故的人,字里行间真情如水在流淌,不过极易触动人们的心弦。
有一次私下闲聊中,“春风细雨”对齐辉无意中扯到一个与家庭有关的话题。“春风细雨”问齐辉:如果文学和所爱的人二者不可兼得,你会选择什么。齐辉想了想,这其实就是鱼和熊掌的现实版,联想到自己失败的婚姻,他蓦然一惊。齐辉坦言相告,当然选择爱人啦,文学只是心中的梦而已,有时感觉离自己十分遥远,而爱人是真切陪伴自己一辈子的那个人,任何时候不可能放弃。
齐辉把同样的问题反过来问“春风细雨”,“春风细雨”表示完全支持齐辉的观点。“春风细雨”说,不过现实太苍白了,她喜欢文学,但是她的老公对她一点不支持,甚至还胁迫她远离写作,否则就一刀两断、分道扬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选择了离开这个没有温度的家。
不经意偏离的题外话,竟是如此雷同复制的现实,齐辉像戳中自己的伤疤一样,他不敢再和“春风细雨”聊下去。回想起编辑她的文章时似乎在品味自己的生活,处处闪烁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在相互编辑文章的过程中,两人对生活的结论认同感又增进一步。就像镜子照进对方的现实,齐辉竭力回避生活这个敏感的话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是一泓平静的湖面,他不想拨弄别人的现实,搅乱别人的生活。齐辉是个讲究道德的人,归根结底这是良心的驱使,这是真善美的个人是非观。
就在齐辉心情有些好转,与“春风细雨”聊兴正浓的时候,齐辉的母亲得了尿毒症,他再次遭受一次沉重打击。齐辉与“春风细雨”想暂作一段告别,“春风细雨”似乎有些失落。问及原因,齐辉吞吞吐吐。
从单位请假后,齐辉开始全身心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在这种情况下,齐辉很少去动笔,在发表的寥寥数篇文章中,他是趁母亲休息后匆匆行文的。对“春风细雨”热情洋溢的编按,齐辉心中总有种先读而后快的感觉,那种感觉,亲切而又温暖,还有那跟评,令他欲罢不能。
因为要照顾母亲,齐辉很少有时间去聊天,包括和人微信联系。一次齐辉不小心看到消息弹窗,是“春风细雨”发来的微信,打开后内容大致是这样写的:淡雅如云,不知什么原因,你很少发文编文,发给你短信很少回,对我好像有点不冷不热,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如果能帮得上忙,诚意相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