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逃跑的重新开始(随笔/外一篇)
一、逃跑的重新开始
对,这不是病句,是一个故事,一场叛逆。一段充满硝烟的青春,那个人是我
一直神游天外,黑板上的数学题无解。讲过,也听过都已不重要。一只旋转的笔可勾勒出什么情节。
一记粉笔头扔过来。“去后面站着听,早上第一节课就没精神,给你张床能睡觉不成。”瞬间被吓到。
讲台上那双失望的眼,令人恐惧。耳边同龄人窃窃私语像一场寒风:“哪有心情听课啊,想隔壁班哪个男生呢?不缺零食和情书就行,人家书洞每天都是满的,就是呀书没地方放。”
脸红了又红,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在老师的呵斥中平息,慢慢拉开的阵营,融不进去的圈子。
感觉喘不过气,被挤压着排斥着。一只恶魔提醒我,出去走走吧,不喜欢的课,何必逼自己学。从教室后门蹑手蹑脚溜走,逃出校园。我是胜利者吗,是逃亡成功者吗。
在两排树中间走像蜗牛那样满,拼搏是累的,玩世不恭是快乐。
缓缓的缓缓的,伸手拦下出租车。
“去海边。”
“现在应该是上课时间吧。”
“噢,我有事情,请假了。”
“什么事。”
“没事。”
和出租车司机简短的对话,埋怨他多事。而泪扑簌簌落下,有委屈有不甘。所有情绪都合在一起,终于有了释放口。
“下车吧。”
“顺哪儿走下去就是海。”
司机指了方向。十月的中旬,坐在沙滩上,闭上眼听海浪的声音,多惬意的事情。
真正羡慕的是海鸥,无拘束的自由。而我呢,是被囚禁逃跑出的罪人。
“你究竟要干什么,想过以后吗。”
“你在逃避,没有负罪感吗。”
“对自己不负责,什么时候能长大。”
听力范围内的训斥,没有回答的勇气,更没有站起的勇气。啜泣,风冷,披上外套会感冒,嗅出熟悉的味道。想扑入怀抱寻求安慰时,被推入车内。
“大哥。”
“回家。”
对这个熟悉的男人,第一次有了陌生感,可怕的安静。“夕阳落下了。”尴尬的打开话题,“你又浪费一天,你在挥霍自己,我找了你一天。”我还是满不在乎的冷笑。
怎么到家了要请你下车不成,啪的摔车门挪进屋,有低压的氛围。
顺手捡起三个易拉罐,还有昨夜残留的酒气未挥发干净。那叛逆的鳞片闪烁,而我也显得单薄。
俩人对立而站,能读出眼里的怒火,空旷的房子,有躲不过的灾难降临。沉默不语的十分钟,谁来救救我。一条条摆在眼前的罪证,暗棕色的地板似故意衬托压抑的环境。
冷冷的两字:“面壁,”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我知道,大哥在等,等我的坦白道歉。但骨子里的傲气与跋扈,告诉我决不低头。下一刻后悔。
啪,鞭子甩向小腿。
“谁给你的理由颓废。”
“谁给你的勇气放弃。”
“谁教你的喝酒,逃课。”
“你还什么不会。”
“家里没有你这不争气的孩子。”
五鞭五问。疼缠满全身
“不要你管,谁也别管我,你们都不要我了。”
啪,扬起的鞭子抽在沙发上。静静吧,好好想想自己,脸涂满泪。被丢上床,手机被没收。
像孤独的石子,甚至更似枯萎的树。曾经枝繁叶茂时不必说,现在和北风一样。刮过后,归于平静。书桌上放着两封信。一封检查,一封保证书。
反思后的表态,很难很难。灯一夜未熄,痛又长出一截。被买进的高中,倒数后十名的成绩。安排好的路,飞不起。恐惧什么,畏惧什么?不敢直视现在的自己。
被一双手扶起。是三夜未合眼的大哥,“你没放弃我吗。”“你自己选择放弃自己吗。”一口同声的说“不。”
而向上的路多么难。
早上四点准时起床背书,晚上不停不停刷题,凌晨一点半带着累与困入睡。靠咖啡提神,整整半年的循环模式。最后告诉我,有付出便有收获,成绩飞速提升。
为一场叛逆的青春还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更知道那颗严厉的外表下有颗细柔的心,就够了。
这是我青春期时段的故事。曾经也放弃过自己,但也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希望以后的路都是顺利的
二、疤
说冷,说秋天是场浩劫。从昨夜到现在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芷嫣也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她推掉了朋友聚会,背着家人辞去工作。
朋友圈发了条内容“可能,我开心不起来了,可能我病了。但是全世界除了我,都不知道,可能我高兴不起来了。人间累了,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转转吧。天堂最好,我走了。在秋天,不要找我了,这是最好的归宿。一定要把我埋在森林里,有松鼠有野兔让它们陪着我,要不孤零零的一个人儿,会害怕。”落款是《遗书》。
芷嫣拿起刀向着细嫩的手腕割下去,鲜血流了一地。朋友家人赶到住处时,因流血过多芷嫣离开人世,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
更多的是不相信,那个整天笑嘻嘻的女孩,能安慰所有人的阳光女孩,会不开心。砸开带锁的抽屉,打开了芷嫣的笔记本。
与其说是笔记本,不如说是失眠记录。芷嫣在经历失眠180天时选择自杀,这180天她经历了什么呢。
无意中发现相恋三年的男朋友,另外找了其他的女生。比她温柔,比她贤惠。似乎明白了从去年十月一开始,为什么嫌弃她,故意的疏离她。甚至一起玩的时间都没有。
朋友也了解芷嫣那一段时间,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羡慕于甜蜜如漆的爱情,鞋带开了有人给你系上,感冒了有人给买药做饭,其实这都是表面的爱情,时间长了厌倦了都会分手。现在看见这样的情景,会不屑一顾的说幼稚,因为曾经我也被这样呵护过,可惜呢,那个男人还是背叛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哪里配不上他,可能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在朋友圈,看着他秀恩爱,订婚。甚至幻想过那个女主角本来应该是我,就这样被人抢去,真的有把刀子刺入心里,很难受却没有人诉说。呵呵,曾经的美好不值得怀念了。可每次上班路上,还是能看见那些相扶半生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手拉手散步,就跟着在后面走了很久很久。甚至会迟到,但是感觉很快乐。我已经没有什么留恋的了吧,可能自杀是种解脱吧。可能我累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城市里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折磨吧,不要找我了,我和世界告别。拜拜了,这个曾经我爱也不爱的世界。”这是芷嫣最后一篇日记。
原来,芷嫣并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芷嫣亲生父母在她五岁时候出车祸去世,成了孤儿,在孤儿院一年后,被现在父母收养。可能真的不快乐吧,来自童年心灵的创伤,不喜欢的工作,失恋的痛苦。二十三岁的花季年龄,一生结束了。那心里的疤真的会愈合吗?还是在角落里选择逃避生命呢。
不去想了吧。那些不幸的消息,被生活现实一次次的打击后。有些人会勇往直前,有些会停滞不前。灯盏灭了还会在亮的。
而生命呢,却没有第二次活着的机会。意外与明天哪个先来不重要了,谁也猜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那些不幸呢,收集起来扔掉。那些泪水呢,咽进胃里。
每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而每个生命也都会被烧成灰烬,或也是对活着的人最精准的教育吧。
然后立起新的墓碑,新的坟墓。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来过然后死去。”然后解脱,然后对活着的人永远陷入怀念与自责中。
其实,根本也没有天堂,天堂是对死亡最美好的想象。有多少次想死亡,便有多少次活着吧。
活着,活着。到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