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扁担(散文)

精品 【浪花】扁担(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20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3发表时间:2020-08-13 05:59:40

【浪花】扁担(散文)
   扁担,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农民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她那横竖都是一个“一”的简单外形,为了劳动生产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我记得我爸爸说过一句话,“扁担像条龙,一世吃不穷”。现在想想,在那贫困的岁月里,爸爸对于人生是乐观的,心里寄托着希望,看什么都有滋有味,还有道理。只要有根扁担,只要自己能够努力,肯吃苦,就有饭吃,即使生活贫困,也能慢慢得到改善,小小的扁担能渐渐挑出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一
   我爸爸有一个肩挑画面,至今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但也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洗涤,让我顿悟,懂得了劳动最光荣。
   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时,爸爸买下学校的尿水浇地。有一回,正在上数学课,我从窗口看见了爸爸。爸爸肩上的扁担忽悠忽悠地颤,两个尿桶富有节奏地起伏,老远,就传来了扁担吱咯吱咯发出韵律的声响。同学们见罢,一手捂着鼻子,一手夸张地扇着风,并且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发出的嘻笑声声尤其刺耳。有的同学还向我投来了讥笑不屑的眼光。我红着脸,迅速地把目光投向老师。我多么希望老师,能够拍拍桌子,制止一下同学们,让我小小的心灵得到点滴慰籍。可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咧着嘴笑了笑。我年龄太小,我真的无法分清,老师的笑容到底包含着什么,我真的怀疑了老师的笑和同学的笑是一样的。老师接着上课了。整堂课,我脸火辣辣的,时而感觉心有被火灼伤之痛,时而感觉像掉进了冰窖。我尽量压低着自己的身子,趴在课桌旁,我甚至希望有个地洞,可供我钻进去。
   下课后,同学起着哄,大声地打着哈哈,嘲笑着我是挑粪工的女儿,我也不知从哪里积攒下来的怨气,像一头发疯的狮子,红着眼睛,一口气冲了上去,和同学们扭打成一团。很快,打架的消息传到了老师的耳朵。老师不问原因,直接问谁先动手,同学们齐唰唰地把手指向我,老师要我向同学道歉。当时,我还在气头上,也不想争辩,也不道歉,也许,我流露出仇恨的凶光太吓人,迫使老师冷冰冰地扔下一句话:女孩子家家,个性怎么这么强。我头一次,因为打架,被老师罚站了一堂课。
   老师说,没有嘲笑你的爸爸挑粪尿,是你没有理解你的爸爸,所以要惩罚你。老师的话是有深度的,可我不懂得,心中的怨气还是没有释然。一种思想的确立,也许不是用袒护的方式,而应该学会正视。这件事一直不能让我释怀,但我学会了理解。
   那时,怨气没有出,我必须发泄。放学回到家,我前后屋蹿了个遍,不见爸妈人影,我眼瞅着门旮旯里的那根扁担,气不打一处来。我一个大步跨上去,双手举起扁担,恶声恶气地嚷着:叫你让我丢人,叫你让我丢人!然后狠狠往大门口摔去,扁担一声“哐当”,直挺挺滚在地上,我还是不解气,捡起再摔一遍,“哐当”。当我发泄完毕,像泄气的皮球,软软地坐在门槛边,倚在门框上,当我的眼光不经意地,再一次落在扁担身上时,扁担无语,她依然直挺挺的,静静地躺在地上,看上去那样的简朴自然,不卑不亢,从容不迫,还毫无怨言。她像极了我爸爸那长长的臂膀,也像极了我爸爸那不屈的脊梁。我的心突然为之一颤,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的过往,多少的岁月,是这根扁担陪着爸爸,挑着日出,挑着日落,挑着晨风,挑着夜雨,坎坎坷坷,沟沟壑壑,走过这山,跨过那坳。是扁担架起了生活的桥梁;是扁担挑起了全家的希望。
  
   二
   我们的小山村,四面环山,散落在乡村里的是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任何运输工具都派不上用场,所有的东西全靠一根扁担挑。
   我家是外来人员,我爸爸面对的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身文的境遇。但爸爸知道,只要手中有了一根挺直刚毅的扁担就有了主心骨。为了立下根基,爸爸是放下锄头就拿扁担,一刻也没闲着,凭着肩上的扁担挑起了一个家。
   我家盖房的地方,原来是一座小山,我爸爸就是凭着被我摔的这根扁担移走的,虽然缓慢,前前后后“移”了好多年,但最终变成了一块平地,打上地基,盖起了房。爸爸把“愚公移山”的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
   “松树岭”的山尖,就是我爸爸削平的,因为采沙,至今山顶上还像盛开着一朵“大莲花”——不深的土坑。我们这群小孩子在山上放牛,时不时地跑到“大莲花”上捉迷藏。
   现在盖房,一个电话,钢筋水泥沙石一应倶全,简单得如同拎包入住。那时候盖房,所有的材料全凭扁担肩上挑。我看见爸爸在松树岭上,用铁镐凿开深深的土层,露出泛着光的沙子,用锄头挖松,一锹一锹,让钢丝筛除去杂质,再用扁担,一担一担地将沙子挑回。我看见爸爸挑着的那担沙子,少说也有一百多斤,他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上坡下垇,一步步挪动着,汗水从脸上,脖子上淌下,浸透了衣衫……
   不是亲眼目睹,谁也无法想象我爸爸是付出怎样的艰辛,是怎样凭一根扁担将一座“山尖”移到家门?
   砖窑厂离我家也不近,要越过田野,跨过溪水,穿过山岗,方可把那青砖黛瓦挑到家门口,那过程,如蚂蚁搬家一样缓慢,但那望不断的盘山险道仿佛让我爸爸挑矮了。
   我也知道,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除了上半年打柴,下半年烧炭,就是全靠地里的庄稼。那天,爸爸用这根扁担去学校挑尿水,是让稻麦长势更好,更为清香,让鸡犬有了欢声,使我们全家逃离饥饿,过上安定的日子。
   那天想到这些,我眼泪簌簌往下掉。我走到扁担旁,虔诚地弯下了腰,双手拾起扁担,深情地抱在怀里,用手来回触摸着扁担光洁润滑的部位。我知道,这个光洁润滑的部位,是爸爸的肩膀无数次摩擦造成的,是爸爸的汗水,甚至是血水浸润而成的,我突然感觉这根扁担有了温度,有了灵性,这不是错觉,她写满了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根扁担,岂容我亵渎?
   自那以后,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三
   我家隔壁村有个砖瓦厂,会收购柴禾,在寒假的一天,我义无反顾地拿起扁担,挑起竹筐,带上柴刀,和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加入了砍柴的队伍。
   在高高的山岗上,我奋力挥舞着柴刀,恨不得把所有的柴禾,都收纳囊中。看着大家陆陆续续挑柴下山,我也慌忙装筐,急着挑肩上路。谁知,扁担刚一上肩,就给了我一个教训,上了生动的一课,她猝不及防地来一个大侧翻,把我的肩头简直要剐出一块肉,疼得我差点喊出声。我只好放下担子,重新调整绳索,然后继续上肩前行。
   看是一根微不足道的小扁担呀,原来也有技巧要掌握。看别人挑着担子,颤悠悠的,富有韵律,似乎很轻松不吃力,到自己肩膀上,才知道是怎样的一副重担。
   大伙早已走出很远,我想加快脚步,可脚下的山路崎岖狭窄,两边荆棘杂草丛生,不是缠住我的脚,就是挂住我的衣服,对我的竹筐也是东拉西扯,我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扁担和肩膀接触的地方,钻心疼痛,因为路窄,荊棘多,想换一边肩,都是痴心妄想。我的力气几乎要耗尽了,明显青筋暴露,我张大嘴巴喘声如牛,额头上的汗滴像滚豆子。一个趔趄,我两眼一黑,重重地摔在地上。当我睁开眼时,太阳已落西山了。我急匆匆爬起,想重新拿起扁担,勾起竹筐,谁知,扁担钩不知被荆棘挂哪里去了,任凭我怎么寻找,就是寻不见。望着空落落的扁担和就要暗下的天,我六神无主,脸急得通脸,就差哭出声了。
   正在这时,村里的白鸽姨正挑着一担柴路过,见我,她二话没说,丢下肩上的担子,果断地拿起柴刀,砍来两根藤蔓,做成绳索的样子,套在了我的扁担两端,帮我整理好竹筐里的柴禾,并且还帮我挑出一段路,她心疼地说道:“挑这么满干什么哩,累死去呀,下次可不要装这么多了。”我默默地跟在她的身后,心里有千万句感激的话要说,但一句也没说出口,只是轻轻地“嗯”了两声。
   这一天,我挣了2.30元。当我从窑厂老板手上接过那2.30元时,我真有哭的冲动。虽然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感激与欣慰,或是有那句“嫩扁担,挑起大箩筐”的自豪感。我抬头望了望即将暗下来的天,仿佛有一道光在亮起,感觉脚下的路变宽了,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我踌躇满志,准备明天再来。
   这一次的“扁担经历”,虽然只挣了区区的2.30元钱,但让我变得坚韧,懂得坚守。让我感受到了被人帮助的温暖,使我懂得感恩,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以一颗感恩的心,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身边人。这些获得,早已超越了金钱以外的幸福,我会认为,这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四
   如今,蜿蜒在我们村庄的羊肠小道早已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每家每户大车小车、三轮车两轮车,应有尽有,连去园子里摘个菜,都不用手提了,骑着二轮电瓶车,兜一把风回,真是人间换了天。
   扁担,早就放下了,但是,肩上的担子却永远不可卸下来,用曾经的“扁担经历”时刻提醒自己,常常怀想扁担,甚至抚摸肩上那早已消退的老茧,保持人格的清醒。我现在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身压“三千斤”,我要承载起来,我要在他们的耳畔,时时敲着警钟,教育他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我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告诉他们敬畏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的意义,懂得生活的美好和科技的进步,都来自于朴素的劳动。
   愿扁担精神代代相传。
   我突然想给三个孩子上一堂“扁担课”,等秋假来了,带孩子们去山里砍柴,看看她们的肩膀上能不能担起那根扁担。
  

共 36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扁担,是大写的“一”,看着简单,可是寓意深邃。挑起扁担,担负人生的责任,都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父亲作着在同学们看来最卑微的工作,但那也是担当,同学们小,讥笑过作者,作者也希望她的老师给她道义上的支持,但没有,以至于作者和同学们发生了“战争”,但老师还是要惩罚作者,可能作者不能理解老师的行为,所以作者拿那根扁担出气发泄。但作者终于明白了,那根扁担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幼小的心底理解了父亲的卑微,从扁担上读出了父亲的坚韧。父亲用那根扁担挑走了一座小山,盖起了房屋,有了安居之处,作者感怀父亲的伟大。父亲用一根扁担穿山过河,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作者想到那次摔打扁担的事,心疼悲切,更理解了父亲的艰难,读出了一个父亲如山的诗意。作者也想挑起那根扁担,但不好担当,一段山路,一根扁担,琢磨着作者。幸遇白鸽姨解围解困。那次挑柴,挣下了两元多,这已经超出了钱本身的意义,因为扁担在肩,就知道人生是可以创造财富的,是可以获得快乐的。想想如今,扁担似乎失去了价值,但扁担的意义没有消失,作者想好好挑起抚育孩子的担子,也让孩子们学会挑起扁担,懂得劳动的意义。这篇散文,内容朴实,叙述生动,表达的境界进层加深,顺理成章。有委屈,也有快乐,理解了人生的苦乐,懂得了扁担对于生活的意义。特别是文章里写到的父亲形象,虽卑微,但任劳,朴实而厚重,一个肩膀,一根扁担,写真的人生,丰满的精神,都是让我们很感动的。或许作者尚小,不能理解老师在同学纷争时应该那样做,但那次惩罚也显示出老师的与众不同,教育的方式可能不合适那时的作者,但也有着独特的教育方式。不管怎么样,作者能够从扁担里读出人生的真义,应该感谢作者,写出这样充满美感很有分量的文章。最卑微里,不一定一切都俗气,真正的美,并非相貌和职业的选择,而是能不能用自己的扁担挑出精彩的人生。推介赏读,感受精彩。【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814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8-14 14:38:59
  一根普通的扁担,在作者眼里却变得如此神圣。因为这根扁担上有着父亲留下的辛勤的汗水,印刻着父亲为家人的操劳。从扁担的故事里,看到了人生的意义,看到了劳动的光荣。让人懂得责任的担当。无疑是一篇生动的人生教材。好文,点赞!
回复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15 10:08:37
  谢谢习之老师百忙抽空留评,你的深情雅评湘莉权当鼓励了,写“扁担”文时,好多爸爸挑担的画面在我脑海闪现,搞得我一时不知写啥好,勉强完成一篇并不成熟的文字。谢谢习之老师抬爱!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
1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8-14 15:51:24
  一根普通扁担,在作者眼里却变得如此神圣。因为这根扁担上有着父亲留下的辛勤的汗水,印刻着父亲为家人操劳。从扁担的故事里,看到了人生的意义,看到了劳动的光荣。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责任的担当。作者湘莉老师真是父亲的好女儿。点赞!
回复1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15 14:22:40
  感谢习之老师再次留评鼓励!湘莉心里很惭愧,没有帮到父母亲什么忙,倒添麻烦不少。再谢习之老师!你的蚊子文写的好,出神入化,有趣味有哲思!遥握问好!
13 楼        文友:宇蓝        2020-08-15 09:38:05
  寓意深刻的一篇散文。扁担,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富含了令人感叹人生的意义。一个人能否担起生活规划重任呢?从一点一滴开始。
   拜读佳作,学习。
回复1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15 14:26:10
  谢谢宇蓝老师到访留墨,感谢你的雅评抬爱!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14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8-17 06:20:41
  一根普通的扁担,却挑起了一个家,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爱。文笔朴实无华,却娓娓道来生活的苦辣酸甜与爱的意义。感动温暖,祝老师早安笔丰。
小小莲儿
回复1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8-18 05:40:44
  谢谢莲儿老师到访留墨!您的雅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敬茶一盏,遥握问好,谨祝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