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稔秋(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稔秋(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20发表时间:2020-08-13 15:58:03

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是农民收获的季节。无论是在集体生产时代,还是在单干以后,在漫长的夏季过后,农村人的指望就在这秋天了。我的老家在江淮之间,是皖东一个偏僻乡村,村民世世代代以耕地为生,庄稼是他们的衣食来源。从地理学上看,我们属于丘陵地带,土地不像平原地带那么平阔,也不像山地那么陡峭,大大小小的田块分布于原野。依据水势,可以分为水田和旱田。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以及其它作物。
   我们这儿四季分明,土地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村民秋种小麦、油菜,初夏收获;暮春,播种玉米、花生、豆类,栽植水稻,秋天收获。农民最有盼头的就是八九月间的秋收了。
   秋收是忙碌的。掰玉米,起花生,割稻子,收豆子,摘棉花……一到秋天,各种庄稼次第成熟起来,等待收获。秋天的原野是一片金黄,沉甸甸的谷穗弯着腰,低伏着头颅,像给人行鞠躬礼。秋天的原野是那么的广阔,一望无垠,像自然编织的黄绿斑斓的地毯。秋天带给农民的是丰收的喜悦,呈现给大地的是忙碌的背影,还有那骄阳下滴滴汗水。
   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每一粒谷子上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没有辛勤耕耘,哪来这丰厚的收获。四五月间的秧季,村民最忙碌了。时序已进入初夏,阳光变得热烈,小麦和油菜已经成熟,等待收割,这时正是栽植水稻的季节,因此,村民边收边栽插秧苗,一刻也不得闲。
   栽秧,看起来轻巧,其实很忙人。单干以后,我家的田地由母亲带着姐妹们耕种。秧田需要犁耕,耙平。犁田耙地是力气活儿,这全落在母亲身上。她起早贪黑,同耕牛为伴,扶着犁,一步步前行,一块块深耕;她立在铁耙上,吆喝着牛,将土块耙碎,田块整平。
   插秧很辛苦。为了出活儿,姐妹们也是早早起,在秧苗地“把秧”,然后挑到水田边。在下水栽秧前,她们会很准确的将“秧把子”抛在水田的不同位置。母亲她们都是栽秧的好手,动作熟练而敏捷。漠漠水田里,她们弓着脊背,一手攥着秧把子,一手分秧栽插,脚步不停的后移。很快的,前面就是行列整齐的青禾。刚栽上的禾苗,在风中摇摆,显得很羸弱,不过,不下三五天,这些新插的秧苗就扎了根,慢慢变得强壮起来。禾苗只要有水,在夏日里就会疯长。一个秧季,母亲她们腿脚泡在水里,会起白色的褶皱;手指甲磨平了,手指上起了血泡;阳光是多么豪放,绝不吝啬那光和热,全洒在母亲她们的脸上、脊背上,挥汗如雨,绝不夸张,汗流浃背,没有虚言。
   接下来就是薅草。夏日里,禾苗长得快,杂草也不甘落后。勤劳的庄稼人不会让秧地荒着的。现在,为了省力省时,村民用除草剂除杂草,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除草全靠人工。记得那时家家有薅秧锄,块块秧苗,从生长到出穗,整个夏天,需要薅两至三遍草。齐腰深的秧苗,密不透风,人在暑天里薅草,那苦可想而知。
   割稻子,累并幸福着。现在,全靠收割机,以前,全靠一把镰刀。稻子黄时,母亲她们就准备好镰刀等工具。同时,土场地需要平整,等待碾压稻粒启用。那时,闲置几个月的石磙子动了起来,铁叉、木锨等农具都派上了用场。割稻子,母亲她们在晚上磨好了镰刀,生锈的刀被磨得雪亮,刀锋薄而利,田里的谷子在刀锋下个个倒伏。割稻子要趁晴天,晴天骄阳似火。母亲她们顶着烈日,在稻田里收割谷子。汗水在脸上流淌,手把着稻秸被磨出了血痕。
   割在田里的稻子,还要肩挑或车拉,送到场地上碾压脱粒。碾场,需要几个工序。稻把子散铺在场地上,母亲牵着牛,拉着石磙子转圈,一遍遍碾压,直到谷粒从秸秆上全脱。起场,用铁叉将脱了粒的稻草叉走,然后,将谷子聚拢在一起。扬场,堆起的谷子里有灰土和稻芒,需要扬尽,母亲用木锨铲起谷粒,高抛,一锨又一锨。母亲身材并不高大,扬场时特别费力,一堆谷子扬下来,她已是灰头土脸,累得气喘吁吁。母亲患有肩周炎,平时就很疼,扬场时更是疼痛难忍,可母亲只能坚忍。想想那时,母亲真坚强,不容易。
   吃上新稻谷,那是我们最期盼的。新谷子煮起的白米饭,又香又甜又软和,对于长期吃不饱的我们来说,那简直是奢侈。
   初秋时,玉米成熟了。以前,玉米是我们的主要辅助食物。在粮食匮乏的年代里,能顿顿吃上米和面的人家很少,在贫困乡村里,几乎没有。米面紧张,只好靠杂粮辅助,像玉米、豆子、红薯、南瓜等。玉米糊,玉米饼,一日三餐不会少。玉米糊,一溜匀,喝得吸溜吸溜的。糙粮偶尔吃,还好,长期吃就不行了。玉米饼倒还香,毕竟那是干的,能充饥。
   掰玉米也是辛苦活。在玉米地里,烈日下,挎着篮子掰玉米,比人高的玉米秸,遮挡着风,热得你喘不过气来。玉米棒子晒干后,再用起子剥粒,然后加工成玉米面。那时,玉米面是主要辅食,不像现在,玉米成了牲畜的饲料。
   秋天时,花生成熟了。村里家家点花生。花生价格高,卖钱多,村民乐意点播。花生,从点播到收获,耕耘很辛苦。旱粮作物,最怕的就是大旱和荒草。庄稼地不能有杂草,否则,草盛苗稀,草欺庄稼,庄稼就很难生长。姐妹们在夏天里的主要任务就是锄地。锄地不是滋味,炎天热地里,抱着锄头,一锄连一锄,自然辛苦。起花生,很麻烦。地干,就需要用铁锹挖花生秧,然后抖掉土,一棵棵摘。摘花生,母亲她们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或在场地,或在家院,或在地里。掌着风灯,披星戴月,边摘边话家常,有时候忙到半夜。
   秋天的时候,收割豆子。豆子品种多,我们这儿主要是黄豆和豇豆。秋天,收南瓜,摘棉花……
   到了秋天,你自然会明白秋的成熟、稳重的内涵。
   稔秋,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稔秋,一个人人期盼的季节。稔秋,一个值得回味的季节。

共 22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稔”是指庄稼丰收的意思。散文《稔秋》是作者在美丽的秋天用温馨细腻的文字,抒发了农民心中丰收的喜悦之情。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是农民收获的时期。在作者心目中,稔秋,就是感念一个硕果累累、人人有期盼、值得回味的季节。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每一粒谷子上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从春耕、夏耘,再到秋收,没有辛勤耕耘,哪来这丰厚的收获。散文颇有深情地回忆了一年里农民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忙碌的身影,特别是描写了母亲起早贪黑,同耕牛为伴,扶着犁,一步步前行,一块块深耕。到了插秧时节,母亲她们腿脚泡在水里,会起白色的褶皱,手指甲磨平了,手指上起了血泡。而阳光却不吝啬那些光和热,全晒在母亲她们的脸上、脊背上,挥汗如雨,汗流浃背,这种情形绝不夸张,没有虚言。文章还描写了母亲她们割稻谷、掰玉米、摘花生、割豆子、收南瓜、摘棉花的情景,真是一年四季忙个不停。这篇散文描写农家子弟的内心感受,条理清楚,文笔优美,内容感人,赞扬亲情美好,展现了金色秋季的诗情画意,满含着浓浓的乡情乡谊。特别是回忆和感恩母亲她们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一年四季不辞劳苦的辛勤付出,读来感人至深,引人共鸣。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8-13 15:58:57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8-13 16:00:38
  点赞!贴近生活场景的作品必定引人入胜。
   祝福写作快乐,生活美满!
3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08-14 06:01:53
  谢谢老师编文和点评,问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08-14 21:32:55
  吃饭时要珍惜每一粒米。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楼        文友:老百        2020-08-15 09:17:04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