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故事】【丹枫】书生与吊颈鬼(微小说)
七药山风吹垭又死人了,恶鬼并非普遍要人性命,而是专对去城里科考的书生下手,据说又是喊人上吊便上吊的吊颈鬼干的。
阳春三月,剑南来了两位书生,一位姓潭名光宗,另一位姓冉名非常。两人都已参考过二十多次,但每次都名落孙山。新一年来到,两人又踏上去科考的路上。
两人走至七药山风吹垭处。潭光宗道:“咱们走累了,歇息片刻再走吧,我才不怕他什么吊颈鬼?几年路过都没出事,今天未必就碰着了。”
冉非常没应声,便紧随坐于路旁山石上。万物复苏,山上的蕨草长得像一个个拳头。忽然心中想起一上联,对潭光宗道:“咱俩年年科考,却屡试不中,我今得上联却未有下联,咱俩看谁先对上?若都对不上咱今年应试就再没希望,就别去参加科考了。”
潭光宗道:“什么对联?我就不信对它不上。”
未等冉非常回答,茅林中便冒出一句带哭腔的话来:“嫩蕨苔伸拳打哪个?”
冉非常吓了一跳道:“我也想的这一句,怎会有人捷足先登。亏得我没说出口,也好,咱既是书生,就想一联对上吧!”
潭光宗道:“这上联看似简单,可一时也想不起如何应对。”
茅林中声音又起:“你二人对不上也得在此待一辈子了。”
直到日落西山,两人仍没想出下联,一时间萎靡不振。
冉非常道:“看来今生秀才与我二人无缘,我已无心参考,但又无脸返乡面见父老,不如来世再变书生,再从头参与科考好。”
茅林中声音反而讥讽道:“是金子早就发光了,读二十年了,连这‘嫩蕨苔伸拳打哪个’都对不上,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既是笨蛋不如学我一索子挂在树上算了,也等下一个再来对此联,且不快哉!”
冉非常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我都对不上,别人也未必对上。不如留下,看看别人的笑话。想到此,便解下腰带在树上一挂,一命呜呼。
潭光宗迟疑中,茅林中声音又起:“你若对不上此联,不如也学冉非常,在此一个索子挂上去。”说完一阵大笑。这笑声极具讽刺与挖苦。笑声刚完,另一个声音带头喊道:“别犹豫!挂上去……”
且说清源县知县刚上任,发完第一号科考榜文不久,便有人前来击鼓鸣冤。两位书生在参考途中双双遇害。知县升堂对众下属道:“今有七药山离奇命案待破,特命典使及仵作前往,限期三日破案,不得延误!”
经仵作现场侦查,调查结论为:“惧考不中自杀身亡。”
自杀?知县觉得仵作定论值得怀疑,两个书生攻读若干年,不至于轻生。
知县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弄清两个书生死亡真相,决定微服私访。
随即叫来典使、仵作等同行。刚上得七药山风吹垭口时,知县内急,一行人只好停于山岭歇息,知县先进茂林解决,然后再作侦察。
知县刚进来,一阵恶风把知县掀倒在地。同事们连忙上前看时,知县已面色青紫不醒人事。
典使虽说熟读经书,但这种事还从未见过。大家都没事,为何独有知县遭袭?
典使只好带队下山,请来县城最好的医生,没过几天知县便清醒过来。
醒来第一件事是先找当地的老先生,听他们讲有关七药山风吹垭的故事。
果然,其中一个故事引起了知县注意:传说有一秀才路过风吹垭,见蕨草中生出鲜嫩的蕨苔,样子像拳头,一时即兴,便于石上写了一则上联:“嫩蕨苔伸拳打哪个?”
后来,每有书生路过,都无人能对上。有一年,一位心高气傲的书生,听说山上有对联,夸口对人说道:“我若对不上,今生今世便不下山,一头吊死在老松树上。”这人虽是傲气,但有骨气还有傻气,一时对不上,竟真吊死在老松树上了。
从此,便有吊颈鬼专等別人前来对下联了却心愿。可至今为止无人能对。
知县听罢,这故事虽是荒唐,可这“嫩蕨苔伸拳打哪个”,还真一时对不上来。身体抱恙,又增心病,只好与典使等一行先回县衙再说。
春去夏来,知县对上吊死人案仍在苦苦思索。总感觉那嫩蕨苔老是伸着拳朝他心上捶打,心脏渐渐地感觉越来越堵得慌。
请来医生再次开药,药方中需要刚熟透的花椒作药引。知县道:“此物清心明目,正好我这病症须用此药方治。花椒正逢夏至成熟期,是我命不该绝。”
熟透的花椒,红润圆满,粒粒晶莹,知县觉得挺美,便命丫环将部分放置瓶中保存,以作备用。
忽然有一天,丫环哭着说:“我该死,把老爷的花椒给弄坏了。”
说罢,跪于面前双手将花椒呈上。
知县接过花椒细看,只不过时间久了,花椒失去了水分,红色的外壳像眼睛一样睁开,里面露出了黑色花椒仁而已。觉得非常有意思,拿在手中把玩。忽然茅塞顿开,就对着椒子问曰:“老椒子鼓眼瞧何人?”
随后,将“老椒子鼓眼瞧何人”作为下联,贴在了七药山风吹垭口巨石上。刚贴上,蕨草中忽然有人大笑着说:“我们终于等来了下联,咱们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