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那时儿女(书评) ——《公共汽车浪漫曲》析读
——《公共汽车浪漫曲》析读
乞颜君正色给我推荐他的小说时,我正在酒店里为那一堆杂七杂八的破事劳神,头昏脑涨的没用心读《公共汽车浪漫曲》。
这两天忙中偷闲,我就专门点进去细看。这一看可倒好,竟慢慢被小说的情节吸引,似乎一下明白乞颜君向我推荐这篇小说的良苦用心。
我找乞颜君聊他的这篇小说创作谈:我被王芳感动了,但觉得很可惜,你怎么写的?好好一个姑娘楞让你写没了!
他没有吱声,过了一会儿问:你有没有痛失初恋那种感觉?
我告诉他没有。山水落在眉间,痴长缠绵望尽也是一眼!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乞颜君叹息,一个小布尔乔亚面对一个女劳动英雄的那种灵魂的震颤。尤其还是美女!
我说同感!听闻爱情,十有九悲。感情随风,人生随意。之前觉得这话直抵泪点,现在却明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
那刻,我哭了,一会又笑了。我的哭笑或无法左右自己的心绪,但它却能减少我更多的感伤。一部作品能引起我的共鸣,我会哭着笑,笑着哭去阅读,因为我的心,早已超越现实。
我不满意大风王芳爱的结局,但认为《公共汽车浪漫曲》的创作,作者忠实自己的思想,他用具有敏锐洞察自然、社会的能力和一支善于表达心曲的妙笔,形似只言片语的蕴涵了小说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当然,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乞颜君对英雄的厚重之情流落纸上,大风与王芳精彩的人生开端,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记下了我们这代人青春的模样。
通过一张轻薄的纸,用厚重的文笔再现一份逝去的情怀。写史笔墨,世人目光,只怕会错估王芳的追求,也轻看她的信念
当然,在情感层面上,王芳爱的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可在理智层面上,王芳的人生归宿仍以使命殉道者的悲来唤醒天下人。她的离去也许很无情;但作者的底色,从来都是坚韧悲情。
一些读者看到王芳走在鲜花盛开的小径上,从而投来艳羡。惟大风却深知花的凄苦,也看到大片绚丽所投下的暗影,他固执地抓住不愿舍弃,但这恰恰是众多悲剧觊觎已久的最后的结局。于是,注定大风的爱,永远遥不可及。
大风的内心,从小说故事开始,就被王芳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于是,他注定要赤裸在她的深邃与睿智里。大风看到迷恋时翩飞的蝴蝶儿,也看到清醒时无形的深壑。
作为同龄人,我曾推测过乞颜君的那些年,也许疲惫,也许心酸,难免遭遇波折,难免品尝失败,但这心酸、疲惫、波折和失败最终化成诸如《公共汽车浪漫曲》一类的文字。乞颜君将自己的过往摊成稿纸,让岁月前来点苔。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时,我习惯从一言一行中揣度他人的内心,或许别人一个无意的表情,我早已在内心上演一场纠结的戏份。当然,人不可能经历世上所有的事,但可以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曾经,王芳的心灵一片冰清,而大风的到来,却仿佛带来满城阳光,从此,王芳心中的千里冰封,在一城暖阳中逐渐消融。遇见他,遇见了一生的温暖与感动,自此,她的灵魂深处暖意融融。拥一份暖暖的情,王芳在心中为大风种花植树,而大风,醉的不仅仅是心中花开,更是那份缱绻的柔情。
也许,付出汗水,未必能收获那个日渐成熟的梦;也许,洒下热血,未必能拥有那片火红的风景;也许,暗夜中苦苦挣扎,未必能迎来灿烂的黎明。这就是命运吧?
一场突来的意外,把王芳如花的笑靥永远定格在那个夏天。因此,王芳个人在《公共汽车浪漫曲》得到的爱或许败北,或已迷失,或哪也难寻。失去王芳的大风,任凭他的相思怎么挣扎也只能徒掬一捧往事灰烬,但无所谓,有一点很明确,至少大风的人生还有值得回味,值得追寻的东西。
“英雄”,从不是王芳的桎梏,而是她一生唯一的印记。
时代更新,昔日王芳的壮举,或许散去了,散进了永久的时空,散进了读者的心里。从此,或在每个雨打芭蕉的夜晚,有人会枕着这份悲情入眠。
《公共汽车浪漫曲》凝缩了那时儿女生活片段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青春焕发出异彩。当有朝一日回头再看,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悟和体会。若干年后,当我万念俱灰时,或能想起这篇小说用心传递给我的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看完这篇小说,我开始深思活着的意义。其实,人死就像熟透的梨,梨者,离也。有意义地,有力量地,圆满地过完一生,好像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好好活着,坚定活着,活着很简单又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