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关于稿费那些事(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关于稿费那些事(散文)


作者:唐江 布衣,28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6发表时间:2020-08-16 23:56:33
摘要:关于稿费那些事

  1990年,毕节地区文联主办的综合性文学季刊《高原》发表我的一首小诗,由此我领到人生的第一笔稿费。这可是件大事,它大大激发我的创作热情,使我成地方上一个蚂蚁一样的诗人,这是非常幸运而又非常不幸的。它让我找到除工资外的第一个挣钱门路。它让我心甘情愿错过许多可以发财的机会,也不知是幸或不幸。一晃三十年,到底当时我领到多少稿费呢?记不得了,不过那首诗还在,十余行,那时《星星》的稿费听说是一元一行,至于一家尚未公开发行的地市级刊物,十余行诗的稿费,想来不会是很大的一笔钱吧?但我对于稿费的渴望却自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在梅花教书的那两年,我们的学校不通水,也不通电。教书之余,除喝酒,打牌,剩下时间就是写诗了。我记得那时我有一盏箶芦形的罩子灯,点煤油的,我常常独自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昏黄灯光下的一叠淡蓝色方格稿笺上,苦苦寻觅着下一笔稿费的踪迹。但是接下来,我似乎都没领过稿费,也许还是领过几次的,记不得了。罩子灯的玻璃罩子炸了一条裂纹,我就用铁丝把它缠上一圈,继续用,好在我对稿费的热情丝豪不减。       
   也许为能赚更多的稿费,也许还为别的,九五年秋天,我在付出让学校扣一个学期代课费的惨重代价后,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毕节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不过这时我早已调离梅花,又在邻近的东关小学教三年书了。东关小学那时已是通电的,晚上爬格子自然方便不少,只是格子爬得虽勤,稿费仍若有还无,我已下意识的不愿去想了。
      在毕节教育学院读书,喝酒,似乎还谈过恋爱,但这些都已成过眼烟云,倒是毕节教育学院男生宿舍的三楼7号,却又有许多与稿费有关的章节,恐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三楼7号几经调整,进进出出,到二年级时,只住五个人了,且五个都是爬格子动物。我对面的下床是登徒子张韬,大方的,此君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吃喝嫖赌五毒俱全,是个滥才。上床是小木耳林远学,赫章的,写小说。我的上床是一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毛毛,大号毛永健,金沙的,这小伙笔贱,似乎没什么不写。斜对面下床是数学专业的石匠陈胜永,也是金沙的,主要写小说。他上床原本住着本班的空军彭明基,织金的,但他什么都不写,成天打麻将,常输个精光,因号空军,只是后来他搬走了,那铺位就一直空着。我不记得这乱七八糟的五个人是如何凑在一起的,但那时毕节有许多可挣稿费的地方,除《高原》外,还有《毕节报》《毕节烟草报》《毕节税务报》《毕节教育》《公路文学》《毕节师专》,以及我们各自县里的报纸等等,于是我们三楼7号就常常有稿费,虽然数额有限,但是每收到一笔稿费,那一天就会成为我们三楼7号的节日。  
     毕节教育学院门前有一个硕大的足球场,就是今天建体育馆的那个地方,估计那时毕节人都不爱足球吧,所以球场上的草一个劲疯长,高得能够藏住一头牛。一般来说,只要天气好,我们三楼7号就会在足球场厚厚的草甸上喝酒,我们戏称为喝稿费。不知谁起的头,三楼7号来稿费,一般是不揣腰包的,全部都捐作酒资,直到喝完。那时我们喝五块钱一瓶的枸杞酒,偶尔发首诗,或者发篇散文,领到或多或少的稿费,就会全室总动员,买酒,下足球场,酒意微澜中眺望着城区灿烂的灯火,就把当年大把大把的青春荒废。记得有一次,小木耳林远学不小心发一个中篇小说,好像叫什么《象鼻戏水》吧,《高原》发的,那次他赚大发了,领一百二十元稿费,三楼7号诸君一边羡慕妒忌恨,一边海喝狂饮,足足醉饮一个星期才算完事。 
     三楼7号爬格子勤,喝稿费勤,但我们那时的创作,总不见什么大的起色,于是我们规定,谁要能先在国家级的刊物发表作品,哪怕只发一个字,我们就尊他为大哥。石匠陈胜永的小说在《山花》发了头条,何士光先生还给他附一则评论,那石匠说,《山花》头条加上何士光先生的评论,抵得上《人民文学》。他那意思,是要当大哥,我们本来不想承认,但石匠为人真诚,宽厚,再加上年纪又比我们都大,那就大哥吧,反正有酒喝就行。
       整个九十年代,文艺刊物的稿费都是很低很低的,但那时我们乐此不疲,十元也罢,二十元也罢,专买酒,也倒还喝得其乐无穷。有一次毛毛在《毕节教育》发一则小消息,我和他一起到收发室领的汇款单,那一张长方形的小纸片上,竟赫然印着:叁圆。毛毛和我都笑出眼泪,反正那次酒是喝不成了。那时我们领稿费,要先拿汇款单到学院办公室去盖章,然后再走上好几里路,到南门口或者洪山路的邮局去兑现。我不知道毛毛的那张汇款单后来兑没兑,要是留到现在,即使算不上文物,也是那段青涩岁月的一份有力证据。
      九八年我考入贵州教育学院进修,也时常做一些与稿费有关的事情,只是贵阳是省城,场面自然大,所以我勤奋笔耕的收获,自然是不敷酒资的。倒是发生在同乡周立夫身上的一件事情,到今天依旧让我哑然失笑。周立夫也爬格子,有一次他收到一张汇款单,记不清是哪家发的稿费。那时候我们的立夫同志正在谈恋爱,从收发室出来,他很男人地领着他的女朋友,到学院办公室盖章,然后两人从河滨公园一路溜达到大西门邮政支局,排好一阵队,终于兑现:十元。周立夫高举着这张十元大钞,带着他女朋友走出邮局,想也不想,就大大方方地拦一辆的士回学校,刚好十元。
      听说现在《诗刊》啊《星星》这些刊物,稿费都挺高的,都发到二十元一行,一行就抵得上当年我们的一首诗。反正这种稿费没领过,倒是今天意外收到小小的一箱苹果,是我参加“葫芦河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奖品,我记得我当时投五首诗,至于苹果,我现在还没有打开,不知那小小的纸盒里究竟装几个?这也算是稿费吧。    
       (百度检索首发)             

共 22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这篇作品,心里酸酸的,文学到底是什么能让一个人不记代价的一直坚持着。对上一句做个补充,对于文学的坚持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一大群人再坚持着这个信仰。很多时候对于对文学的信仰,我们都会陷入迷茫,殚精竭虑的书写,最终也许什么也换不来,但是却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支持着千千万万文学爱好者。本文的作者遭遇何尝不是我们的遭遇。他对文学的迷茫何尝不是我们的迷茫。而他的那种坚持不也是我们的坚持吗?读读写写这么多年,留下得确实是“一把辛酸泪”。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写手都经历的心路历程,痛并快乐着。这一篇书写稿费的真实感受文,我相信它能感染千万的读者,也能唤醒更多人的坚持。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赵淑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08-17 00:00:20
  能谈到稿费也是幸福的事。而我这许多年,就是为了一个字“读”,买书的钱没计算过,就我目前这种写法,就是写上三百年,估计也赚不回来买书花的钱。感谢作者赐稿摆渡物语。问好,遥握。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楼        文友:唐江        2020-08-17 00:03:45
  谢谢老师编发鼓励
3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08-17 05:52:12
  稿费,对于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来说,是一种纠结,同时,也是一种情结。无论稿费多少,都值得我们去争取,这里,有一颗对文学执着作的初心。郭小川有句诗描述爱情:忠贞不渝,心美如画。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那种痴迷和笃定,就因为文学是他们思想的图腾,是他们的宗教。所以,才一生坚持,矢志不渝!赞这文!
4 楼        文友:孙丽红        2020-08-17 11:37:26
  对文学的热爱,对稿费之乐事的记忆,竟然盖过了拍拖?!可见作者是真的钟情于文学,稿费只是顺带的插曲,被权威刊物发表认可并因此更加足马力攀登文学高峰,荣誉高峰,是作者心中多么自豪的快意追求,也是所有码字者的同好。
5 楼        文友:浅斟寒夜        2020-08-17 12:27:12
  一种叫坚持的精神,从每一个字眼中迸发!
若是我忘了回头,请在文字的结尾处,写下你的逗留。
6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0-08-17 12:30:38
  种子在地里,需要浇水,施肥,带开花结果,其价值不光是物质交换,更多的是一种美的欣赏,和对美的守护。感谢老师投稿摆渡物语。
7 楼        文友:不平江山        2020-08-17 14:31:44
  文学是什么?这话是用来问的,不是用来回答的。爱好文学写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梦想。只是,很少人去追寻到底,写着、读着、快乐着,足矣!与作者共勉。
以文会友
8 楼        文友:刘艾玲        2020-08-18 15:55:03
  爱好文字的人,恐怕都有关于稿费的记忆。只是,诗哥的更丰富,可爱!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