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老秘(微型小说)
二十五年前,他就是这个厂里的一名秘书。一身黑中山装,一双旧解放鞋。背有点驼,喜欢低着头走路,不正面看人,办事说话很拘谨……二十五年了,他模样依旧,唯一的变化是两鬓染上了白霜,鼻梁上多了一副老花镜。他那“老秘”的绰号也由同辈叫到晚辈。又由晚辈叫到了刚进厂的小年青。
老秘写得一手好字,厂里的宣传栏里、广告牌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笔迹。甚至某车间要写一条安全标语,某科室要写一条会议的横幅,人们也会不厌其烦地爬上五层办公楼来找老秘。
“老秘,帮个忙吧!”
“快请坐,写几个字嘛,打个电话就得啦,何必爬上爬下呢!”老秘一面倒茶让座,一面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无不歉意地应酬着写起来。
老秘的字写得好,但却难登大雅之堂。厂里每次搞书法比赛,他的名次总在三、四名之后。有人说书法是一门艺术,字写得好未必就是好书法。此话倒可以塞人之口。不过看一下得奖名单,便也就一目了然了:第一名赵副书记,第二名钱副厂长,第三名孙副主席……
老秘的文章清新流畅,是厂里公认的才子。传说第三届职代会上厂长的工作报告,洋洋万余言,老秘一壶茶水,几包一种低档雪茄,一天一晚便交了卷。此文至今仍然是秘书们起草工作报告的样板。二车间党支部能在市里挂上先进的号,不能不佩服老秘的文字功夫,试想要从几百份的材料中脱颖而出,光有事迹行吗?!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秘对他的秘书行当颇为喜爱,一门心思爬格子,越爬越来劲。没想到有一天,厂里论资排辈,硬把老秘推上了党办主任的宝座。老秘天生文弱,不懂官道,不善应酬,坐着这把铁交椅如坐针毡!
老秘当官不久,适逢厂里党委换届,他带着书记的指令到公司请示关于党委人选的事。不料却被办事员挡在门外:一身黑中山装、一双旧解放鞋,一个斜搭在肩上的黄挎包……这一副模样使人想起了那些“老上访”、要赞助的老土们一类人来。
“喂,你找谁?”办事员机警地迎了上去。
“我找李…处长。”
“找李处长?什么事?”
“关于党委…的事。”
“反映党委的问题嘛,和我讲就行了。”
“哎…哎…”老秘进不能,退不是,最后只好哼哼哈哈一阵,两手空空,怏怏而回!
这只是老秘官场中一勺小小的笑料,更大的笑话还在后头。一天,老秘有幸陪年轻的书记到外厂去参观。他吸取了上次吃“闭门羹”的教训,脱去了中山装、解放鞋,换上了儿子的西装革履,这回确实取得了与上回截然不同的效果。人们笑脸相迎,递高烟,送可乐……但却把年轻的书记晾在了一边!当他醒悟过来后,脸由红变白,鼻尖上的汗珠,由小变大往下滴,头埋得越来越低,驼着的背更驼了……
尝够了这主仆倒置的苦后,“老秘”坚决辞去了那本不属于他的官儿。经过激烈的竞争,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坐上了党办主任的交椅。老秘依然做他的老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