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奔腾的长江水(散文)

精品 【山河】奔腾的长江水(散文)


作者:洪涛 布衣,10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88发表时间:2020-08-21 10:09:32
摘要:思绪滚滚,长江水涌波连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自古英雄无觅处,周郎安在?试问天下豪杰,唯我军工英雄魂,痛哉,惊闻老厂长们噩耗连连:方东光,冯扬忠,总工李勇赋先后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奔腾长江天际流。   


   一别三十五度春秋,我曾魂牵梦萦的一个地方,并非我的故乡,那是长江之畔,庐山脚下一座古老的江城,它的名字叫九江。
   我曾经夜不寐,苦苦相恋的一个小山湾,不是南泥湾,而是我工作过四年的安家湾。我时刻牵挂的三个人,李勇赋总工程师,郑挺作教授和平凡的工人王福成。几乎人人皆知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壮举,谁记得成千上万科技精英创造的丰功伟绩。他们投身“三线厂”的建设,告别北京上海那样的繁华都市,扎根于九江周边的僻壤之地----安家湾。这些共和国的精英们奉献终身,又献子孙,铸就大国杀器,固我长城。
   思绪滚滚,长江水涌波连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自古英雄无觅处,周郎安在?试问天下豪杰,唯我军工英雄魂,痛哉,惊闻老厂长们噩耗连连:方东光,冯扬忠,总工李勇赋先后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奔腾长江天际流。
   我的眼前不时地浮现军工英杰们的音容笑貌,鲜活地向我走来。厂长们、范锡太、施战、孙驰斌、总工程师汤雨根、汪学兴、工程师们张祁、王民祖……我曾呼唤山岳大地,惊问苍穹,你们都安康吗?我想死你们了。
   一九八二年十月我被分配到九江四八九厂情报室,哈军工的科技英语专业,比较对口。没想到军工厂不在城里,而是远离九江三十公里的小山湾。极度失望的情绪立即涌上心头,失望之余,又给人一个惊喜。第一个月,我就领到五十元奖金,炮兵千里眼项目定型。总程师汤雨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很看重你的专业,你要立新功。”高级工程师王民祖对汤总说:“能否对他继续培养,将成为竞争新项目的王牌。”王工程师是上海航海仪器厂技术精英,为了支援三线厂,举家搬迁,扎根穷乡僻壤的山沟。我后来惊悉,首任范厂长为代表的上千名科技精英和技术工人都是如此,他们都是五十年代毕业于一流名牌大学诸如清华、交大、浙大、西军电,可谓天之骄子。火炮的千里眼,是国之重器,是军工英杰们十多年奋斗的硕果。
   七月炎夏,长江轮乘风破浪,两岸青山相对出,波涌如潮,水天苍茫。我站立甲板,心情激动,受命参加国防科工委组织的青岛潜艇学院情报人员培训班,激动之余,忧心忡忡,新项目燃烧器,竞争异常激烈,不知花落谁家。汤总把话说得明白:“你肩负重任,培训班的考试成绩就决定新项目去向。”
   青岛,美丽的海滨城市,黄海之畔的明珠,白云蓝天,一幢幢徳式尖顶红砖洋房掩隐于绿树丛中,仿佛进入一个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境。两位分别来自哈工大和哈军工教授给三百多名科技情报人员授课。哈工大的吴教授讲述陀螺在导弹定位中作用,哈军工李教授介绍燃烧器在舰船动力的效能。大多数学员学的是英美文学,面对高科技课程,他们叫苦连天,我暗暗窃喜。
   每天下午三点,学员们自由了。大多数人忙于功课,有人站立栈桥,看憧憧人群来往,有些人搭车游崂山,有些人喜欢爬上八大关的山顶,领略嗖嗖的凉风,有人站堤岸上,看蓝蓝的海水和白云,听白色海鸥鸣叫。
   我尽情享受海滨浴场的沙滩,阳光,海水和凉风。蛙泳、仰泳、自由泳,我不断地变换泳姿,深深地吸入一口气,潜游了三十多米才浮出海面。“Mygod”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惊叫一声,救生圈从她手中滑落。闯大祸了,我赶紧捞起救生圈,推送入她的手中,拉到浅水滩。“Youaregoodatswimming.Whydon\\\'tyouenterfortheOlympicgames?”她称赞我会游泳,为啥不参加奥运大赛。一个情报人员,有外事纪律,道歉后,一头扎入大海,我消失得无影踪。
   我拜访吴教授时,他劝我投奔国际法教授郑挺作的门下:“小蔡,你的英语很好,如果成为国际法专家,可在海牙国际法庭为为国争光。”他忧心忡忡告诉我,南海是个是非之地,很多周边国家觊觎那里的石油资源,他和李教授研发导弹和军舰的动力等国之杀器,为的是捍卫国家利益,更需要法律专家从另一个角度保卫祖国的疆土。他侄子吴海波也是英语专业,成为武大郑教授的开门弟子。我真没想到能在众多情报人员考试中夺魁,不再担心无脸见江东父老。
   归心似箭,我信心满满,登“长风号”海轮赴上海,经杭州回厂复命。无巧不成书,又一次见到那位金发德国女郎,玛利亚,她的祖父与青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是耶鲁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我和玛利亚侃侃而谈,性格开朗,不时夹杂朗爽笑声。我们交谈很深入,有争议,特别关于死刑废除的议题,各持己见。我们一同奔上海,然后转杭州。我们约定清晨,西湖边,岳王庙门口相见。朦胧的细雨笼罩西湖和整个杭城,我独自徘徊于大门口,心情颇为不宁,玛利亚能如约而至吗?
   一把精致秀气的杭州花伞伸到我的头顶,玛利亚笑眯眯地站在我的身旁。步入岳王庙的大殿,进入我的世界,充分发挥我的古典文学的功底,从岳飞出世到屈死风波亭的描述足以使玛利亚泪涟涟。“我帮你申请攻读国际法研究生奖学金。”玛利亚说的话,我不太在意,毕竟是萍水相逢,难以当真。
   新任的总工程师李勇赋很开心:“厂里正在争取燃烧器引进新项目,你要承担口译和笔译重任。”他出差黑龙江漠河,检验仪器的稳定性能长达一个月,刚踏进厂门,还没顾得上进家门,就忙着向我交代工作:“老项目的资料也很重要,要抓紧时间译出来。”有人敲门,他的妻子,子弟小学教师王雪芬叫嚷着进来;“老李,女儿李小秋,马上升高中,你还不放心上。”李总有苦难言,一个星期后,又要奔赴青藏高原检测车仪器稳定性。李总原来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为了三线厂建设,一声令下,举家搬迁安家湾,一晃十多年过去。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实在太差,这是工程师们最操心的事;“我们这一辈就算奉献给国家,子女不能困死在山沟里。”说归说,做归做,一旦任务落实,那一个工程师不拼命加班加点地工作。
   哈工大吴教授为我牵线搭桥,郑教授惜才如命,为了打下扎实的基础,他要求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法律本科文凭,然后考研。我立即采取行动不到一年,竟然拿到三分之一的课程学分。工人王福成为首,共有五名人员加入自考团队。
   六月的梅雨又缠上江南,九江城中的甘棠湖沐浴着茫茫的长江烟雨,昔日周瑜点将台,如今的烟雨亭格外妩媚多娇。总工李勇赋在亭中与我对弈围棋,连输两局后,又陷入苦思,我无意识地打翻一个茶杯,桌面一片呜呼狼藉。他哈哈大笑收兵罢战。
   连年征战黑龙江,青藏高原,海南岛,云贵高原,测试仪器稳定性的工作极大地损害李总的健康。冯厂长给我的任务,尽量使他放松心情,早日恢复健康。
   海南归来之后,李总又大动肝火。妻子哭闹,女儿八分之差,与高中失之交臂,又何尝不是其他工程师们的心头之痛。李总感到欣慰的是,引进项目燃烧器有望落实到四八九厂。他也知道玛利亚帮我申请考研奖学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要肩祧口笔译的重任。军工重任高于一切,完成本职工作之前,一切免谈。”他拍拍我的肩半真半假地说:“放弃美国读研吧,说不定那是美人计,保密纪律必须遵守。”李总又代表冯厂长向我宣布一项重大决定,抽调三名科技人员到厂子弟校任教,提高教育质量,我被借用半年,翻译,教学一肩挑。
   突然间,我发现自己面临三条战线作战,翻译,教育和自考,那一条战线都重要,马虎不得。三名科技人员效命,子弟校教育质量大有提高,居然有九名学生考入大学,我任教的初三和高三的英语成绩斐然。自考团队捷报频传,全体成员顺利拿到学分,只剩《国际法》和《中国法制史》两门课程。郑教授获悉后,特汇个人300元稿费作奖金以资鼓励。
   七月的庐山,凉风送爽,我在庐山宾馆见到疗养的郑挺作教授,高瘦,狭长脸加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郑教授过度劳累,血压升高,特来庐山疗养以便早日康复。
   我尽地主之谊,领郑教授游秀峰观李白笔下的瀑布,远看不过似一条三百米长龙空中舞动,何来三千尺?诗人夸张而已。走近时,瀑布如飘雪洋洋洒洒,嗖嗖凉风夹杂水雾扑面而来,滑滑的,湿润你的脸颊,一切都变得朦胧,雾里看花。夏日的暑气顿时烟消云散,郑教授大呼过瘾。
   次日游三叠泉,不尽人意,郑教授血压偏高,不敢下行三百多道台级观看,只能远望,诗人云“上级如飘雪拖地,中级似碎玉嬉水,下级如飞龙走潭。”如果李白亲临奇景,流传千古必定是三叠泉佳句,非秀峰瀑布也。
   庐山归来之后,我面临笔译五十万字的燃烧器资料任务。驻厂的军代表明示,军令如山倒,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我只好向李总求援调集三名新分配大学生助阵,他们英语过六级,有各自专业,如计算机,机械,工艺,正好与新项目对接。“你太有才了。”李总竖大拇指,夸个不停。我们翻译团队鏖战到夜里十点,一杯浓茶相伴,我经常校对修改他们翻译资料到深夜十二点。无节假日,那是家常便饭。李总常过来安慰我;“只要完成资料翻译,你立头功,武大考研不是问题。”军令一下,谁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翻译工作终于如期完成。军代表和李总催我签字,以便投入生产。
   我冷静地提醒李总,资料技术参数有待实验室的检验,方可生产。李总犯了难,我的观点是对的,军用产品岂可儿戏。郑教授伸以援手,主动联系上海交大动力研究所实验室主任黎余江教授,经过国防科工委协调,黎教授答应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检验燃烧器的参数。燃烧器成功地批量投产,郑教授功不可没,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如此动人令我等后辈汗颜。
   捷报频传时刻,我收到郑教授夫人来电:“昨天郑挺作教授脑溢血,讲台殉职。”震惊,伤悲,彷徨,绝望一起向我袭来,昏昏沉沉地出席了郑挺作教授的葬礼,我面对墓碑心痛欲绝,默默无言。
   三十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又一次登长江轮,从上海溯江而上,直奔重庆探望亲友。天色阴沉,空中布满灰暗的云块,迎着拂面江风,我感叹不已,人事已非。我用一颗虔诚的心遥望武昌,祭拜郑教授的陵墓。您所关注的自考团队功德圆满,每个成员按时毕业,王福成被聘为工厂的法律顾问,其他成员分别在上海,南昌,九江从事法律工作。您曾经倾注心血的燃烧器定型后,成为补给舰的核心动力,跟随辽宁舰组成海军编队多次通过宫古海峡赴南海演习,威震四方。炮兵千里眼出现在青藏高原,助威远程大炮,镇住任何来犯之敌。
   你的离世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我应聘来到无锡江南大学,成为一名英语老师。你重名节,背诵《离骚》,泪满面,长夜不寐,只因八百年楚文化溶于血,扎根脑海。今天,我站立于甲板,面对奔腾的长江水,诵读祭诗一首:祭伯乐——郑挺作教授
   潺潺水望江城兮,屈子风悠傲骨存。
   降伯乐运不济兮,以观楚山伤心碧。
   叹国殇哀肠痛兮,德品纯清人范垂。
   行操正留丹心兮,后辈归来灵台祭。

共 42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这是一篇深情寄往的散文,记载的是作者曾魂牵梦萦的地方,心系着曾工作四年的和时刻牵挂的三个人:李勇赋总工,郑挺作教授和工人王福成。他们投身三线厂建设,为铸就大国杀器奉献终身。那些军工英杰们的音容笑貌,在作者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作者被分配到远离九江的小山湾一个军工厂,失望的情绪涌上心头,失望之余有一个惊喜发现,扎根这个穷乡僻壤山沟的都是毕业于一流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文中,作者在众多情报人员考试中夺魁,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法律本科文凭,得以考研。这期间,作者最难忘却的就是海归的李总和让作者最为敬重的郑教授。作者接受了笔译五十万字的燃烧器资料任务并如期完成,不幸的是作者收到来电说郑教授已殉职。让作者震惊和伤悲。转眼三十年过后,作者再登长江轮去探望亲友,内心在感叹人事已非。作者用虔诚的心祭拜郑教授的陵墓。讲述郑教授曾经倾注心血的燃烧器定型后,成为补给舰的核心动力……作者立于甲板,面对奔腾的长江水,深情缅怀着郑挺作教授,并诵读祭诗潺潺水望江城兮……后辈归来灵台祭。这篇散文,笔力浑厚,寓意深刻,给读者以饱满的正能量,在纸醉金迷,都在向往成名获利的背景下,作者的这篇散文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正能量火球,一定会在年轻人的心上燃烧起来。很有正能量的作品,予以推荐共赏。(编辑:悍雨啸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8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零零零        2020-09-05 12:54:57
  洪涛老师的见闻与一生的经历叫人羡慕不已!也感谢老师能够不吝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给我们!
笔名“零”,个人微信公众号“CH氚AN”; 自我简介:“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爱音乐,爱文学,爱科学; 唯一的最爱,是简单真切地快乐生活。”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