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孤独(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孤独(随笔)


作者:程跃平 白丁,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83发表时间:2020-08-21 11:18:36
摘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独使人产生悲观、失落、狂傲、愤懑,偏执,容易产生犯罪,仇视社会。

孤独就像一个阴魂不散的怨鬼,纠缠了我半生,我对它惟恐避之不及。
   天空霪雨霏霏,把办公室前面的风景树树叶打湿了一片,地面上还没完全浸透。时值暮春初夏季节,繁花虽落尽,但树叶正葳蕤。办公室门前的红头石楠、紫薇、桂花等树的青青树叶被小雨轻吻细润,更显得油绿碧翠,散发着一种清幽、冷淡的光。偌大的办公室,虽然横七竖八地摆了五、六张办公桌,但此时,只有我一个年过半百的落寞老人枯坐在此,无限的百无聊赖。
   我的电脑配置过于陈旧。主机发出一种沉闷、低沉、单调的“嗡嗡”声,好在发出的频率是稳定的,不至于让人那么难以容忍。“鸟鸣林愈静,蝉噪山更幽”,这电脑的噪声更衬托着办公室的寂静、落寞和凄凉。
   准备看书,因昨晚失眠,头晕脑沉看不下去。准备写新闻报道,也因没有稿源而搁浅。深呼吸,起来沿办公室散步,从东走到西是22步,从西走到东还是22步。一种空虚、寂寞、失落、迷茫、挫败、怅惘的情绪慢慢地弥漫在心头,一种强有力的孤独感正向我昂首阔步而来。
   我为什么如此容易体验到孤独?或者说比别人更容易感到孤独?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孤独具有遗传性,心理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孤独的变异约有48%来自基因影响,这种影响是出生时就继承的。二是跟我的人格特点有关。我性格内向,不擅交际,木讷寡言。并且与人相处的随和性、尽责性、融洽性都不高,也就“情商”比较低。在“大五”人格特质中,我是属于神经质类型。性格决定我更容易体验到别人体验不到的孤独感。三是跟我的依恋类型有关。心理学上分析,依恋的两个维度——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都是跟孤独有着很大程度的正相关。人们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的程度越高,他们体验到的孤独一般更多。由于我成长经历和人生际遇,恰恰就属于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这两种亲密类型兼而有之的人。第四跟人的性别有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体验到孤独。倒霉的是,我正好生而为人,更不幸的恰恰是身为男性,所以,更加体验到孤独。有人说,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孤独能让人淡泊宁静、让人成熟深沉,孤独能让人变得有内涵更美丽。这全他妈的是无稽之谈。反正就我的半生经历来看,根本没体会到孤独是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体验,从来没能领略孤独这种人生至高境界的乐趣。孤独在我人生经历中印象是负面的:在我看来,孤独使空虚的人寂苦,使浅薄的人浮躁;孤独能使正常人变得疯狂,能使怯懦的人变得胆大狂妄;孤独能让大家闺秀私奔会情郎,也让小家碧玉变得轻浮淫荡,也能使潘金莲最终“红杏”出了墙。
   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在社会竞争中,我是一个缴械者,处顺安常的人生观使自己一生穷困、半生潦倒。年轻时总是被孤独困惑,敏感脆弱的心总是遭受了孤独的侵拢。那一时期,我总是情绪低落,心情忧郁,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总是消极应付,缺少激情,有一种悲观厌世的犬儒思想。“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经鸟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为了摆脱了这种孤独带来的凄凉困苦,我采取了以酒浇愁这种以毒攻毒的疗法。但这种饮鸩止渴的疗法只能一时解脱内心凄苦,放纵之后便陷入更深更大的烦恼、空虚和孤独之中,这样的恶性循环当时让我差点失去了理智和肉体。那时候,我一度曾看破红尘,就跟王菲一样,差点皈依了佛门。只有沉溺酒精的麻醉之中,我才能获得暂时的自信和做人的尊严。清醒时就认为被时代、社会抛弃了,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极度自卑又容易产生极端的自傲:端起碗吃肉,放下碗就骂娘,整天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感到生不逢时,诅咒世道的黑暗、人性的丑陋。为了掩饰做人失败、功不成名不就的失意和恐慌,我竟自欺欺人故作达观地说“功名富贵一抔土,不及手中一杯酒,”整天以酒浇愁,获得精神安慰,希望通过酒精的作用来一醉解千愁,信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当然我猛喝酒并不是用来成名,而是为了解忧,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忧愁,猛喝酒只过是向自己懦弱人性的一种缴械投降;是对自己失落情绪的一种精神麻痹。就跟娶不到老婆的阿Q一样,进行自我安慰,用贬低别人来维持自己可怜的自尊:只好说赵司晨的妹子脸上有疤真丑,邹七嫂的女儿太小过几年再说,假洋鬼的老婆跟别人睡过觉不干净,吴妈的脚太大不喜欢。
   谩骂和愤世嫉俗,并不表示就真的憎恶,有时只不过是一种欲得不能的一种爱极生恨的发泄;是人生失意者的一种保持所谓尊严的可怜的一种伎俩。笑骂狂饮就成了我当时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就这样,我慢慢饮酒成瘾,有时为了消除更大的失落寂寞孤独,只好增加更大的酒精量。现在,酒精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大,这种毒害正越来越在我身体的某些部位和某些部位的生理机能方面显现出来,都是酒精惹的祸,探本溯源,还是孤独惹的祸。
   《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孤独有两种:一是主动孤独,二是被动孤独。如果前半生我的孤独是被动的话,我现在真的是主动要求被孤独的。被动孤独使人产生悲观、失落、狂傲、愤懑,偏执,容易产生犯罪,仇视社会。这种的人容易产生卑劣的人格:自私、残忍、嫉妒。而主动的孤独的人灵魂空澈明净,有如赤子:纤尘不染、心地善良、懂得感恩,有悲天悯人情怀。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现在我越来越认识了孤独是一种人生常态,是一个人成长不可避免人生体验。就跟女人的大姨妈一样,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周期,你喜欢它也来,你讨厌它也来,不以个人喜好而去留。
   孤独本无罪,主要就看在孤独的时候,怎样对待。接纳孤独并享受孤独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孤独虽然能使空虚的人产生寂苦,浅薄的人浮噪,但也能使睿智的人走向成功。耐得住孤独才更能走向成功,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居里夫人耐得住孤独才能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爱因斯坦耐得住寂寞才能发表广义相对论;曹雪芹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出《红楼梦》;宋美龄耐得住寂寞才能成为第一夫人,而她的二姐宋庆龄就不行。从小的方面讲,死了丈夫新寡在家的卓文君,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有与“千金买一赋”的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最后的美好遇见;女孩子只有婚前十几年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体会到新婚之夜的美好、浪漫、甜蜜和惊喜;学子们只有在十年寒窗时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日赏尽长安花。”就古今中外,大凡成功人士,都是耐得住寂寞的,并且在寂寞的人生期间,不颓废、不低迷,化寂寞孤独为拚搏的动力,积聚正能力,造就人生的辉煌。
   不说孤独就一定能让我变得美丽。反正,我现在终于走出孤独带来的失落和空虚痛苦的怪圈,渐渐地习惯了独来独往,不会伤害别人,不用因为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并且真正享受到孤独带来的欢乐。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沉默的时候,我其实很充实”。人在孤独的时候,心灵才能得到自由的放飞,形格势禁的肉体才能与心灵进行一场自我救赎的对话。只有能真正享受孤独的人才能领悟到人生的高度和境界,才能领略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持求索的美好;才能理解“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豁达通透的豪迈;才能真正享受到“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宁静闲适的优雅,才能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惊喜新奇的激动。我现在真的打心眼喜欢孤独,孤独让我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孤独可以让我的心灵淡泊宁静。不必为了某种目的说违心肉麻的话——称某女人四十多岁为姑娘;称某领导糟糕的讲话稿为思想性逻辑性强。也可以让我面对权势不做摇尾乞怜的事:见到所有权势皆哈腰,见到所有富贵皆皮笑。
   最后,还是以鲁迅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吧: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四样东西:没意义的饭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义的朋友。
   归根究底,就是要学会孤独、适应孤独、享受孤独。也就是真正理解什么叫“百年孤独”。

共 31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从办公室看到的景色入手,把孤独和人生做了认真细致地剖析。文中例举了一些数据,也引用了一部分相对权威的论述,还把一些真实事例穿缀在文中。用以上这些共同来讲述孤独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好的或者不好的作用。文章开头对于景色和心情的描写恰到好处,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有点类似于小说,慢慢的又觉得像论文。总之全篇围绕的主题就是孤独二字。在我看来,孤独只不过是和一个人的心情有关。就好像我们看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经常会听到演员说这样一句话:“你出去吧!先让我静一静。”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主人公想成一个期待孤独的人。当然了,作者明确指出:“孤独有两种:一是主动孤独,二是被动孤独。如果前半生我的孤独是被动的话,我现在真的是主动要求被孤独的。”我很喜欢这句话。全文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看了挺舒服,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想飞的企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8-21 11:19:35
  为方便交流,加社团群,690147790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8-21 13:47:58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