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征文“夏天里的故事”】我们真的心满意足了(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征文“夏天里的故事”】我们真的心满意足了(散文) ——记录儿子成长经历


作者:南柯追梦人 举人,38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431发表时间:2020-08-29 10:56:55
摘要:儿子艰难学习经历,到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经过……


  
  
   “出生于非典,高考于新冠”(同事语)的儿子,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侦查学科,很多同事、同学、亲友发自内心地为我祝福。也有的同事对我说:“你傻呀!你都干一辈子警察还没干够啊?还让你儿子也当警察!”不想让儿子步我后尘,也是我最初的想法,因为我从警37年,获得的各种奖励就有48个,但一路上还是磕磕绊绊、坎坎坷坷,人累心也很累。为公安工作劳作半生的我,却还是个正股级管理,享受正科级待遇。早已是疾病缠身,因眼底有病,已经看不清电脑屏幕上的字,花里胡哨,都是双影重影,还在继续坚持。特别是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真的是力不从心了。
   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强有力的坚实柱石,每一天都有人民警察为了那份义务、那份誓言,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安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作岗位上积劳成疾,有的负伤,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我40岁得的儿子,儿时聪明伶俐,随着岁月和时光的流逝与学习压力,儿子变得异常逆反,把诸多难题留给了他的母亲。小升初时,排在升学榜里50余名,进了初中尖子班,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一度下降很严重,这都是拜他的班主任所赐。初一不久,儿子性情大变,逆反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放学回家的儿子变了,不像小学那样天真烂漫了。我以为是上了初中的孩子都长大了,性情变得沉稳了,就没在意。渐渐的,孩子神色越来越不对,眼里似乎含有泪花,有时候脸是红红的。我要问儿子,妻子用目光制止了我。再过几天,儿子脸上有了笑意,我背后问妻子,妻子叹口气,不要我问。没过多久,儿子的脸色又变了,脸上也挂上了浅浅的几道痕。我看着儿子的神情,以为他和同学打架了,就欲问他,妻子抓住了我的手臂,冲我摇摇头。我很奇怪,这娘俩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妻子悄悄地告诉我说:“老师对儿子很严,他现在有些接受不了,慢慢会好的。你就忙你的工作,不用你操心了。”我一听是这样,打心里高兴:“严点好啊,严师出高徒吗!”就这样,儿子的神情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在不断地变化,脾气秉性大变样,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后来,妻子告诉我,老师对儿子是严的不能再严了,每隔一段时间,不只是儿子要被罚站、挨打,一个60多名孩子的班级,除了校长和她自己的孩子,不被体罚、不挨打,其余的挨个都得“过筛子”,罚站、体罚、扇嘴巴子,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与孩子们家长交流后才知道的,原来儿子班主任打孩子,就是为了给孩子家长提个醒,到了该给她上“态度”的时候了。以后,我一看见儿子有变化,就马上给她上“态度”,这样儿子就能放松一段时间。等到儿子下次神情再不对,我又马上把“态度”递过去,儿子就又能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我看着妻子惊诧地问:你为什么不和我说?我去教育局告她去!妻子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去告谁呀?在网上我都查了,有地方的孩子也是儿子这种情况,家长把老师告到教育局,老师是受处分了,但孩子在那所学校却待不了了。从校长到老师,都不用好眼色看待孩子,没办法只好转学到其他学校。但转到其他学校后,还是受到老师和校长们的冷落,就像是孩子犯了什么大罪一样,就连教育局的领导职工对这孩子与家长都没有什么好印象,背后总是拿孩子说事……还有,我思前想后,第一,调班级现在有规定,不好转班级;第二,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班级,老师,同学得新熟悉,新适应,要考高中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只能是忍气吞声哄着孩子继续咬牙坚持了!
   就这样,妻子总是按时地把“态度”递到这位班主任手里,但有时还是不够及时,儿子还是经常被“提醒”。也有不少家长就是不明白老师的“提醒”,使孩子总是被“提醒”,使得孩子们身心都备受摧残。妻子于儿子,就是这位人们心目中的“辛勤园丁”的“威吓”下,整日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地度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初中毕业前,妻子基本上摸透了这位“辛勤园丁”“提醒”的规律,不等“提醒”前,就马上开始了“运作”,用“态度”把这位体育学校毕业的“辛勤园丁”侍候的“美美哒”,也忘记了把儿子脑袋按在讲台上,用她那戴着钻戒的手,恨恨地抽打着儿子脸了,但有时儿子还要被这位“辛勤园丁”大声训斥。后来,经妻子进一步揣摩和了解,知道了这位“辛勤园丁”还有一件事没达到她的满意,就是我儿子从来没去过她家补课。
   经过妻子绞尽脑汁的“运作”,拿捏的恰到好处,也给儿子争取了时间,通过儿子自己的努力,成绩终于又赶了上来。初升高时,我儿子这个“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学生考了660多分,如愿的考上了我市重点高中。但这个“如愿”是付出多少惊吓、多少心酸、多少金钱、多少智慧和多少代价啊!
   儿子在高中期间,因受到在初中时候的影响,心里一直存有被虐的阴影。成绩半高不低,起伏不定,经常处于中上等。再加上贪玩儿与新冠期间上网课,成绩下降到中下等,这就成了妻子的一块心病,但她却从不放弃,一心朴实地为儿子操劳着。整日忙于工作的我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但还是顾不上儿子。整个孩子的成长、学习、饮食、起居,都落在他母亲一人身上。原本在嫩江大酒店打工的妻子,因为儿子成绩起起落落,只好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了培养儿子的艰辛路上。高考前,我和妻子意见不统一,妻子也不与我争辩,整日东打听、西探问、网上查、微信聊,翻看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的书籍,掌握了很多报考方法和知识,也了解了那些学校毕业后能分配,就这样把儿子的高考定位在了警校。小我11岁的妻子,整日提心吊胆,神经异常紧张。原本做过大手术,也因为儿子的前途,放弃了去哈医大复查。不知不觉,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眼角儿,靓丽的容颜也逐渐与我的年龄缩短了距离。不善言谈与外露的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母子祈福、祈祷。
   考前,按照报考老师发在微信里的链接,妻侄把纸质的政审表打印出来并填好。我也信心满满地把表格递到了我局政审工作人员手里,政审过了,就开始慢慢地等待体侧的通知。几天后,我向有关人员咨询,告诉我说,今年报考警校的考生全市有160多人,比过去几年总和的几倍还多。我原本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儿子情绪也很低落,只有妻子还是信心满满。直到接到到哈市体院参加体侧通知后,我悬着的心才稍微平静一些。按通知要求,妻子带着儿子前往哈体院。体测的那天,人头攒动,接肩碰踵。儿子是当天的头一批进入到哈体院内的参加体测的考生。妻子观察着进进出出的孩子们,有很多孩子进去不大一会儿就出来了,情绪很低落。妻子虽然信心满满,但也不免有些紧张,直到儿子与几位考生排队走出来时,妻子当时就判断出儿子已经顺利过关。果然如此,到了妻子面前的儿子,信心倍增,搂着他妈妈的肩膀,兴奋地说:妈妈,我过了!妻子立即拨通我的手机,把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了我。
   从哈尔滨回来后,儿子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有说有笑,不再那么低沉了,信心倍增。但我还是有些担忧,因为报考警校的孩子太多了,竞争力很强,儿子的分数能够吗?
   高考前,因为疫情,儿子在家上网课,把电脑打开,却不听不看,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不知道在房间里干什么。这时,我和妻子有些着急了,但又不敢问。网上考试,成绩也不尽如人意。我和妻子的心不仅又悬了起来,儿子的前程在我和妻子的心里,越来越渺茫了。难道命运对我们就这么不公平?我和妻子不由得犯起愁来。终于等到学校正式开课了,儿子他们又回到了班级,在几次模考中,儿子有一次成绩突然升到了503,我和妻子虽然感到很高兴,但也都没有过分在意,原因是,过去儿子就是这样经常起起伏伏的。高考那天,我在单位坐卧不宁,妻子也是心烦意乱地在家为儿子准备饭菜。等儿子回家,我们观察儿子表情,却看不出什么来,原本悬着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直到高考结束,从儿子的表情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出什么,我们心里不住地打鼓,又一次开始我儿子的前程担忧起来。7月23日晚上,一家四口人(妻侄在我家),一人一部手机,紧张地在网上查找着儿子成绩,也未查到。到了半夜23点10分,老眼昏花的我一下子查到了儿子分数497,我向客厅里的娘仨大声传报后,妻子第一反应就是从沙发上蹦了起来,高叫一声:儿子南森稳了!
   接到电子版提前批录取信息时,我正在前往大杨树外出的路上,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不溢于言表的我,兴奋地告诉与我一起同行同事,让他们一起与我共同分享我们家的这份喜悦与快乐!
   回到家后,妻子幸福地告诉我说:“儿子的成绩高出重本分数段40多分,高出南森录取分数线20多分。儿子倒在我的怀里问:‘妈妈,我考的分数你真满意吗?’我对儿子说:‘妈妈非常满意,分数虽然不算高,但是够用了。够用,咱们就赢了!’”晚饭我们没有在家吃,而是到肉串店为儿子庆贺。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对儿子前景充满期待。我心里真有些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妻子对儿子耐心和坚持,不言放弃,无微不至地照顾,使我敬佩不已。要是听我的,儿子前途真的是堪忧了。儿子后来和我们说,他不上网课,不是不学习,而是在屋里做卷子。我不由竖起大拇指对儿子说:“好儿子,真争气!解决了爸爸妈妈的后顾之忧了。”妻子开心地举起酒杯,大声说:“来,咱们来干一杯,为我儿子考得这么好的成绩庆祝!为我儿子的未来祈福。”转脸看着我问:“老东西,你高兴不高兴?满足不满足?”我回答:“当然高兴,当然满足了!”妻子与我碰杯说:“我们真的心满意足了!”
  

共 37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望子成龙,拳拳父母心。作者叙述培养儿子考上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艰难过程,披荆斩棘,殚精竭虑,令人感佩。初中时,为了不被班主任来时体虐,及时“运作”,呈上“态度”;高中时,妻子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了培养儿子的艰辛路上,还有体侧、上网课、高考等等,无不凝结着父母的心力。最后终于录取为理想中的大学,子承父业,修成正果,心满意足。但文中暴露的给初中老师送“态度”的事,是值得商榷的。老师课外补课寻外快,这在中国是普遍的事,给不来补课的学生“提个醒”也是可能的,然而用体罚甚至殴打这种极端方式来“提醒”,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也还是第一次听到,至少鄙邑是不可能发生的。该老师之恶令人令人匪夷所思,学校的容忍迁就不作为也让人无语。作者为了“保护”儿子,不停地给老师送钱物,虽然避免了老师对儿子的殴打,但在终极意义上,对儿子的整个人生,是否是好事呢?读了此文,始觉教育改良之路还很漫长。感谢赐稿,祝创作丰收。【编辑清风斋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斋主        2020-08-29 11:00:33
  水平所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回复1 楼        文友:南柯追梦人        2020-08-31 07:27:03
  感谢您的编辑和点评,谢谢!关于老师“提醒”和家长上“态度”,在我们这没有商榷,而是事实,这是我儿子的亲身经历,是我妻子的亲身感受,是我们家的共同磨难,通篇文字我没有丝毫夸大。我还忘记了我儿子有一段时间都不想上学了,要不是妻子的努力,我儿子现在如何,真的不敢想象了。再次感谢您的编辑和点评,谢谢!
回复1 楼        文友:南柯追梦人        2020-08-31 07:29:44
  之所以我们忍受,原因就是“有的孩子也是我儿子这种情况,家长把老师告到教育局,老师是受处分了,但孩子在那所学校却待不了了。从校长到老师,都不用好眼色看待孩子,没办法只好转学到其他学校。但转到其他学校后,还是受到老师和校长们的冷落,就像是孩子犯了什么大罪一样,就连教育局的领导职工对这孩子与家长都没有什么好印象,背后总是拿孩子说事……”
2 楼        文友:清风斋主        2020-09-03 08:07:42
  我相信您写得是事实,这个我没有怀疑。我感叹的是在现代中国居然还有这样的老师,而学校方面还听之任之,充耳不闻。说明作者所在地的教育环境、教育生态存在问题。这事在我们浙江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人说“投资不过三海关”,我一直存疑,读了此文,加上前期之“平安赋”,如此庶几可信。
3 楼        文友:清风斋主        2020-09-03 08:34:14
  另外,作者为什么不让儿子转学呢?我不太相信在这样的学校里培养出人才。学校教育不单单是教授知识、辅导考试,更应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所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反观这样的学校和老师,能做得到吗?作者忍辱含垢,让儿子继续在老师的恶行下“受教”,虽然顺利考入警校,“心满意足”,但我担心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未来。
回复3 楼        文友:南柯追梦人        2020-09-25 07:43:00
  “有的孩子也是我儿子这种情况,家长把老师告到教育局,老师是受处分了,但孩子在那所学校却待不了了。从校长到老师,都不用好眼色看待孩子,没办法只好转学到其他学校。但转到其他学校后,还是受到老师和校长们的冷落,就像是孩子犯了什么大罪一样,就连教育局的领导职工对这孩子与家长都没有什么好印象,背后总是拿孩子说事……”这就是不让孩子转学的原因,这事确实也在我市发生过。
4 楼        文友:清风斋主        2020-09-26 18:20:13
  对这样的教育环境我很无语。不过,还是要祝贺令郎脱离“苦海”,成功考入南京警校!祝愿令公子前途无量,祝老师创作丰收。
回复4 楼        文友:南柯追梦人        2020-09-28 15:34:17
  感谢您的评语和对孩子的祝福与关心,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