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 乐】永生花(小说)
永生花
题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晓和余建平“结婚”的目的就是等着余建平死后,接受他的肾,并负责照顾他孤苦的父亲。而结局却出人预料地感天动地。有人说连韩剧都不敢这么写。
一
王晓一身疲倦地回到家,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妈妈在客厅看电视。看见她回来,妈妈招呼道:“晓晓回来了,我去给你热晚饭。”赶紧起身去厨房,给她端出来,一碗八宝粥,两碟小菜,煎饼,王晓喝了粥,没吃煎饼,面对着她妈妈说:“妈,我今天见了我同学李丽。”
她妈关切地问:“她现在怎么样?快结婚了吧?”
王晓一脸羡慕地说:“她开春了,就结婚。”
她妈脸上就掠过一丝苦涩。王晓并没有留意到她妈的神色,有点兴奋地坐下来登录了QQ,想起李丽的主意,犹豫了片刻,还是尝试着加入到癌症患者群里,战战兢兢地发了一条征婚启事:“征婚启事,本人,王晓,女,25岁,西安人,尿毒症晚期患者。愿意找一位B型血的癌症病人结婚。婚后,我会竭尽全力给他最贴心的照顾!为了活命,请原谅我的自私!”并附带了自己的美照一张。
一石激起千层浪。癌症群里一下热闹起来。
“耶,美女哦。”
“这姿色没得说。”
“这么漂亮,得了尿毒症。没有天理了。”
……
大家议论纷纷,可有谁愿意呢?谁也没有心思开别的癌症病友的玩笑。但也没有人谴责王晓。毕竟大家都是在死亡边缘上挣扎的人。都是一些可怜人,一些癌症患者看到王晓的征婚启事,只是“唉……”地一声叹息。
2011年,王晓从西工大毕业,是一家企业的白领,准备工作两年再谈恋爱、结婚。一切看起来正在朝美好的方向发展。
2012年,王晓像被别人抽了筋一样,忽然感觉没劲,不想吃东西,走路打晃。她一想,莫不是得了什么病?她妈妈立即带着她到西交大附院去检查,这一检查就出了问题,王晓居然是尿毒症晚期。医生告诉她:“王晓,你得赶紧寻找合适的肾源。假若你不换肾,很可能只有一年的生命。”这可是晴天霹雳。一下打蒙了王晓和家人。
王晓妈妈泪流满面地发问:“苍天啊,我和晓晓她爸爸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我家晓晓会得尿毒症?!”
爸爸知道了晓晓的病情,一言不发,默默进了书房。王晓知道爸爸是不想当着她的面伤心难过。她心里堵堵的,带着做女儿的愧疚,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他们都已经四十多了,自己得了这个病,还让父母亲担心她、照顾她。
紧接着商量肾源,患有高危高血压的父亲,激动地告诉她娘俩:“让我把肾给晓晓吧,虽说我们一家的血型相同,可我是个男人,就应该顶天立地。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早够本了。”
妈妈立即阻止了父亲:“王博凯,你还是算了吧。还是用我的肾,我有冠心病,说不定哪天就不行了。有你陪着女儿,我也放心啊!”
两人激烈吵吵着。直吵到医院。医生告诉他俩:“你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你俩都有慢性病,这不符合换肾条件。你们先回去吧。我们再找合适的肾源吧。”
二
在王晓征婚启事发布的第三天,一个网名叫“向日葵”的,小窗找王晓:“你是不是恶搞?”
王晓立马回复:“不是呀。谁拿自己的生命随便开玩笑。还带上自己的照片?”王晓立即给“向日葵”发去了自己的病历照片和身份证照片。
“向日葵”沉默了好半天,才接着说:“我叫余建平,西安人,27岁,患骨髓癌3年了,B型血,2012年做过骨髓移植,现在又复发了。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肾移植和骨髓移植不同,只要血型一致就可以,这正是王晓需要的血型。王晓面对忽然来临的喜讯,立即兴奋起来。她很快和余建平交换了手机号码。
2013年6月,王晓和余建平约定在兴庆公园见面。虽然两个人都戴着口罩,但还是打老远就认出了彼此。他俩像他乡遇故知般地互相拥抱。
拥抱完,王晓玩笑:“我咋感觉咱俩不像是在相亲,像特务接头一样。”说完哈哈大笑。
余建平也幽默起来:“你看看我,就活得有希望了。”余建平摘下口罩,他的脸色非常难看,瘦弱、憔悴的脸上,眼窝深陷,看起来就剩下一对黑眼珠子。原来从去年开始,余建平就放弃了住院治疗。血象维持都是依靠药物。
王晓大吃一惊:“你这样怎么行?这不是求死吗?”
余建平神色暗淡,说:“唉,无所谓,我早已想明白了生死,就是那么回事。你不是还等着我的肾呢吗?”余建平说完,沉思了一会儿,又抬起头说:“王晓,我不需要你的照顾。但我要求你:我死后,你能照顾我的父亲。”王晓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余建平比王晓大两岁。毕业于西安交大,是一家证券公司的理财经理。他和女友本来都准备结婚了。他忽然查出得了血癌,女友吓得逃之夭夭了。余建平的母亲早已去世。父亲为了给他治病,连房子都卖了。租住在原小区里。他面对突然的疾病,一落千丈的命运,他沮丧,也曾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血癌复发后,余建平对自己绝望了,看淡了死亡。却更加担心父亲。父亲这么大年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都是他这个没用的儿子害的。正在余建平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王晓的征婚启事。余建平和王晓商量好了协议。他心里明白这没有什么法律效力。但他只能赌一把。
王晓和余建平抱着相同的顾虑和赌徒心理,哪怕有一线生机,她都愿意赴汤蹈火。
2013年7月16日,余建平和王晓在碑林区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中午,这对特殊的新婚夫妻在友谊东路的一家小饭店里庆祝结婚。并签订了一份协议:两人自愿结婚。鉴于双方的身体情况,两人不同居,不公开,财产独立。假若余建平死于王晓之前,自愿捐肾给她,于建平用遗书形式告知父亲。若捐肾手术成功,王晓存活,需要照顾于建平的父亲,直到老人去世。假若余建平的肾脏无法使用,王晓无须承担尽孝的责任。
三
他俩虽然是假结婚,但毕竟履行了法律手续。他俩开始彼此牵挂起对方。也许这是他俩生命里唯一的一次婚姻。他们每天彼此打很多次电话,每次电话总也说不完。聊很久很久。王晓有失眠的习惯,余建平就给王晓讲故事催眠。王晓常常在余建平磁性的男中音絮叨中进入梦乡。
2013年9月,王晓的病情突然加重,肌酐值突然紧急攀升,她再次住院了。小腿肿得发亮。她想起刚死去的病友李楠的腿就是肿得发亮。一下子沉默了,感到她的生命到了终点。余建平给她打电话,她不接。发信息,她也不回。余建平猜测她可能是病重了。就跑到西安交大附属医院肾病科去找她。王晓看到余建平时吓了一跳。问:“你咋来了?”
“我打电话你不接,发信息你也不回。我猜测你就病重了。所以就来了。”
“你呀!”
余建平见王晓的父母也在,赶紧招呼:“叔叔,阿姨好。”
王晓父母客气道:“好,好。”
余建平接着说:“我叫余建平,是王晓的病友。”
“你也得了尿毒症?”
“我得了血癌。”
王晓的母亲叹气一声:“唉,也是个难缠的病。”
“是啊。我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王晓立即纠正:“可不能这么想,说不定会发生奇迹呢。”
王晓的父母苦涩地一笑。
余建平留下来陪着王晓,给她打饭,讲笑话,讲催眠故事,王晓的心情好了,经常笑眯眯地完成着医院的要求,她住院感觉也很好。充满了欢乐。
余建平本来幽默,是血癌把他幽默的天性埋没了,和王晓结婚后,埋没的幽默又被王晓激发出来。余建平原创很多小段子,发给王晓。王晓被她他逗得捧腹大笑,乐此不疲。
余建平时时关注王晓的血象数据。王晓一见他,就立即汇报一大串数据后,嬉笑着喊:“报告领导:尿蛋白3+,肌酐590,高压160、低压95。汇报完毕。”余建平看着调皮的王晓,打心里高兴。
余建平还和朋友悄悄学了药膳。每天根据王晓和他的病情,煲两罐药膳汤,拿到病房,两人一起喝汤。
王晓喝一口,惊叹:“余建平,看不出来,你还有这一手。”
“我还有很多手,以后慢慢给你露吧。”
王晓的肌酐值降下来了,出了院,就是元旦。她和余建平每天电话打着,和父母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四
可元旦过后,王晓又联系不上余建平了。她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找到余建平家的小区,向门卫打听后,来到余建平家。开门的是个老太太,打量着王晓问:“姑娘,你找谁?”
“我找余建平。”
“他住院了。”
“哪家医院?”
“西京医院。”
“阿姨,那你在。我去医院看看他。”在老太太的探究眼神里,王晓匆匆赶往西京医院。
到医院的医护室,王晓才知道,余建平把化疗药停了,血象变得一塌糊涂。父亲叫来亲戚,强行把他送到医院。一瞬间,王晓气愤交加,眼泪长流。他这是一心求死,成全她啊!
在通往病房的路上,王晓边哭,边骂余建平。在见到余建平的那一刻,王晓对余建平又摧又打。
还嘴里骂着:“你这个疯子!傻瓜。你这样做,和我商量了吗?”
在抉择余建平生死的时刻,王晓明白了一件事:她爱余建平。她要和他一起活着!不能容许他放弃自己的生命。她对余建平愚蠢的停药行为,极其愤慨。她发火:“余建平,你停药,想死是吧?你死了,想过我怎么办吗?”
余建平赶紧制止她继续说下去。王晓才注意到角落里,余建平的父亲。王晓对余建平父亲说:“叔叔,我叫王晓,是一个尿毒症晚期患者。我也是余建平的媳妇,我们已经结婚了。我和他有些话单独说,你能回避一下吗?”
“王晓啊,你们都结婚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好,好,你们聊。”老头激动道。
余爸爸起身,王晓赶紧扶着他出去。
王晓再次进来,对着余建平就吼起来:“是谁给你抛下我的权利的?啊?我们已经结婚了。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余建平惭愧地低下头。王晓继续说:“你再敢放弃治疗,我就和你离婚!你的肾我不要了!”余建平抬起头,一脸愕然。
停了一会儿,余建平鼓起勇气说:“我停药,也不全是为了你。我实在不想继续受罪了。家里也没钱继续治疗了,趁现在肾还好着,死了,一了百了。肾你还可以用。我父亲将来也可以有个依靠,这有什么不对吗?”王晓哭着听完就甩了余建平一耳光。眼泪长流着对余建平说:“我这一辈子,还没有谈过恋爱,就和你结了婚。你不陪我谈一场恋爱,就想抛弃我吗?”
“不是的,我没有。”
“那就拿出勇气,好好活着。我们一起经营我们的人生。”
“可以吗?”
“可以,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谁也不能落后。”王晓大哭。余建平拉着王晓的手。他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希望的曙光。
然后他俩一起约定:不怕病痛,一起治疗,一起活着。
五
从医院回家后,王晓从柜子里翻到结婚证,摆到父母面前,流着泪说:“爸妈,女儿不孝。女儿得了这个病,拖累你俩了。为了活命,我找了一个癌症患者结婚了。原计划他死后,我接受他的肾。照顾他的父亲。可我发现我现在爱上了他。我不想看他死。”
王晓的父母惊呆了。女儿结婚了!他俩拿起结婚证,看到熟悉的余建平,心里有些了然。可一想到他是一个癌症患者,母亲悲怆地流泪:“晓啊,你可真是命苦啊!”
父亲问:“他得的什么病?”
“白血病。”
父亲沉吟道:“那要骨髓移植。”
后来,王晓的透析也放在西京医院。王家和余家两家大人见了面,商量着在西京医院附近合租了一个库房,两家谁有时间,就在里边做饭,给王晓和余建平增加营养。
2014年,王晓的病情基本稳定了。就筹措给余建平再做一次骨髓移植。王晓开始帮着余建平四处筹钱,准备手术费。
余建平已经做过一次骨髓移植,那一次手术,他父亲把房子都卖了。他父亲只有低廉的单位生活补助。家徒四壁,余建平家实在无力拿出钱了。王晓决定向父母借钱。她回家,磨叽着粘在母亲身边,“哼唧哼唧”半天难以出口。最后她妈觉得她今天特别反常。就问她“晓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呀?”
“我能有什么事?”
“那你今天粘着我,哼唧哼唧干什么?”
“妈,我想,想给余建平再做一次骨髓移植,可手术费差些钱。你看,能不能把给我存的换肾的钱,先给他用?”
母亲忧心忡忡地说:“你现在的行为,严重脱离了当初订立协议的初衷。万一他再次移植失败了,你以后怎么办?这笔钱是你的救命钱,我们不能动。”
王晓说服母亲说:“当初定协议,是在没有感情的情况下立的死条框,可我现在爱余建平。不能面对他的死亡。先救他。我换肾,后面再说嘛。”
母亲听完坚决不同意。王晓又对父亲软磨硬泡,得到和母亲一样的反对结果。她傻眼了。怎么办?
王晓没办法了。就在这时,朋友黎兵给她介绍了一个台湾手艺人,会做漂亮的永生花。王晓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一线生机。
这就是爱的结晶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多少悲欢离合,
紧紧贴着命运。
都是天之娇子,
天地本该一片光明。
但人生旅途风云难测,
竞让一个死神拥抱另一个死神。
不向命运倔服,
不向噩运低头。
一朵永生花,
就这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故事不算曲折,
编排也没有加进离奇。
作者只用朴实的文字敲击,
却是那般震撼读者的心灵……
——读《永生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