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七绝 抗战胜利75周年记(外九首/古韵)
抗战胜利75周年记
愧见雄碑生绿苔,青山埋骨势巍巍。
田横殉国家园在,鸟语花香掩劫灰。
夜宿新丰镇
青蛙知我夜难眠,争送歌声到枕边。
更有多情西岭雨,喃喃低语立窗前。
归乡为祖屋确权小记
父赐西山一草堂,童年往事可收藏。
归来暂把乡愁寄,写首新诗挂上墙。
凤岗村记忆
旧日田园长袖瓜,瓦房屋顶忆童牙。
春来塘背担柴草,堤畔梧桐一树花。
凤岗村老屋
泥砖青瓦旧颜容,燕子安巢对翠峰。
熟悉亲邻多不在,秋风难扫客愁浓。
白露
山外青山雾未霜,欲归城市待辞乡。
番禺亲友传微信,代买秋茶上凤凰。
书包
一囊负笈背如躬,晨沐曦光暮载风。
饱读诗书明大志,安民治国赖君功。
闻城市不许马儿出行
六骏重生不许行,如今马路剩虚名。
可怜万载天骄子,已给时光踢出城。
清秋
白云数朵正闲闲,飞鸟成群自往还。
谁在城中思故里,秋风秋雨瘦青山。
秋意
岁近中秋草色深,西山寒意夜相侵。
又闻月饼飘香砌,佳节翩然携雨临。
【编者按】《抗战胜利75周年记》一个“愧”字,点睛之笔,既有作者对此前烈士墓碑长了绿苔的愧疚,亦有对烈士保卫家国的感谢和感叹,诗里萦绕着对这些战士的赞扬和对当下能有此平静美好生活的感激;《夜宿新丰镇》修辞运用得恰到好处,拟写青蛙懂人心意,喻写青蛙鸣叫是为歌声,拟写西岭之雨多情缠绵,呢喃细语翩然至窗边,写景极美,用词颇佳,将夜宿的心理变化和无边夜色完美结合;《归乡为主屋确权小记》意趣深藏,本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小事,却被作者以诗的语言记叙此情此景,又把祖屋比作“草堂”,多了些文人雅士的隐居之意;《凤岗村记忆》单纯写景之句,又有风俗习惯和回忆童年的感觉,在作者叙述里,凤岗村是瓜果飘香的圣地,同时也不妨忆起童年换牙时掉的牙要扔房顶的习俗,所以风趣一句“瓦房屋顶忆童牙”,有风趣,有内涵;《凤岗村老屋》泥砖青瓦,描绘了老屋的样子,还有燕子筑檐,上句风景独好,下句却转悲凉,曾经亲邻搬走离开,或是其他原因,不再定居老屋旁,秋日到多少愁情油然而生;《白露》这一天,有雾有霜,已经到了辞去老屋回归城市的日子了,但离别之情不重,伤悲之情尽无,互传微信、代购茶叶显出邻里亲和,互帮互助的民风民俗;《书包》书包太重压弯腰像鞠躬一样,朝起沐浴阳光、暮落沐浴微风,这是饱读诗书后为国效力的必由之路;《闻城市不许马儿出行》多有叹惋,马路建起,却不再允许马儿行走,曾经威名远扬的马儿,如今只得待在农村乡里,再不得上城市里,如此叹息;《清秋》在诗人眼里风景独好,却又喜中带愁,上句写自然现象的更迭变化,下句恍然思起故园故地,修饰了远方青山;《秋意》亦与上首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句写自然现象的变化,草木渐黄,寒意侵袭,但念起时将至中秋,恍惚间就像闻到了月饼香一样。几首诗,都有怀念、叹惋之意,写老屋景致、秋色连波,打破了传统的上写景下写情规则,又带着风趣幽默,又带着惋惜惆怅,回味无穷。感谢老师投稿摆渡物语,期待您的下次来稿!【摆渡物语编辑:梅楚酒】
1 楼 文友:梅楚酒 2020-09-12 21:28:17
感谢老师投稿摆渡,编按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见谅!
在校学生。平生醉心古典文化,喜爱踏雪寻梅,愿铺地为桥,隐于烟雨青山;愿栽雪种字,匿于古籍诗词。
5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0-09-18 10:09:58
一枝一叶总关情。言由心声,这种情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