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闲侃“家乡特色菜名”(随笔)
赴宴席名曰“请你吃饭”实际却是“请你吃菜”。所以凡是宴席,都要有几道好菜上桌。中国的宴席高低档次不同,各类菜名目繁多,大都是分地区分场合而定的。这里且不说那华贵的“汉满全席”,仅就一些家乡的菜名做一点闲聊,算是对家乡饮食文化的宣扬吧!
家乡这些菜材料是就地取材,制作也很简单,但是名字儿却取得十分有趣,含义隽永不说,还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息。引得食客们浮想联翩,垂涎三尺,神思飞扬。
我们这里把“豆芽”叫做“龙须菜”,把“鸡脚”叫做“凤爪”,寻常的“豆腐”叫做“白玉板”,“鸡蛋”美名为“芙蓉”,“菠菜”喊成“红嘴绿鹦哥”。真是用料平平,名气非凡,且价格也不算高,谁都想来品尝一口。你看,你要吃“珍珠玛瑙翡翠汤”吗?那就是“豆腐番茄加青菜”,你想吃“金钩挂玉牌”吗?就给你来一盘“豆芽煮豆腐”,还有“玉叶凤柳”“瑶池旭日”,其实就是“鸡丝加粉皮”。这“瑶池”就是一个蚌壳,里面放上九个鸡蛋黄,这样就成了“瑶池旭日”了。
寻常的材料,自己生产的菜,用木柴火一炒作,加上一个好名字,就是这样的美食。难道你不想来做一回吃货吗?
我们这里还有用数字为头的菜肴,听起来就是舒服。一品达官,二度梅开,三鲜龙鱼,四喜丸子,五味清蒸,六福鸡翅,七星爆豆,八宝烤鸡,九转肥肠,十全拼盘,百鸟朝凤,千手米粉,万壑青葱。包你一天一个样,吃得你舔口搭嘴的不想走。
我地还有许多菜名含有成语典故,叫你在大吃中学到文化,真是一举两得。这些菜如:金箱藏八宝,二龙抢珠,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龙凤呈祥,贵妃醉酒,草船借箭,以及“日月星辰”“龙凤龟麟”,包你边吃边玩味,感受美滋滋的,增强你的食欲,增长你的文化。
还有一些菜名很是土俗,一点不洋气,但是很实在,是真正的美味。如:叫花鸡,用黄泥巴包起烧出来,那味道就是绝了。还有“火烧黄鳝”也是不得了的美食。家乡有“鸡鱼面蛋,不如火烧黄鳝”的祖传俗话。还有什么“清拌鸭丝、锅烧鲤鱼、清蒸甲鱼、蒸羊羔、麻酥油卷、锅烧白菜、茄干炒鸭”等等听起来朴实,吃起来正宗地道!
家乡还有一些菜就是用菜的颜色取的名字,看起来好看,吃起来也有味。如:红丸子、白丸子、麻丸子、青豆角、黄花松、赤豆汤、绿三鲜、蓝花韭等等,可以煮汤。可以炒盘,都是随你意愿的现做现吃。
家乡的瓜类多,做成的菜肴也多。如: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炖冬瓜、腌黄瓜、炸丝瓜、爆翁瓜等等,一色的清淡味儿,包你吃了好好醒酒。
随着时代发展,家乡的菜名也在进步和创新。为了迎合食客的胃口,引起他们猎奇,家乡就不断出现了这些菜:油炸冰淇淋,炒鲜奶、泥鳅豆腐,牛滚澡等。还有以当地做菜能手命名的菜,如:戴大毛烧鸡,朱二哥肘子,宋五嫂鱼汤,陈麻婆豆腐,杨时迁和渣,李庆瑶菜包,余小弟羹汤等等,都是各具风味的好菜。
还有的人家别出心裁,在家里研制菜肴。家乡竹笋多,罗珊瑚家就专门研制竹笋炒鸡肉,一盘“凤入竹林”做得鲜嫩爽口,就凭这道菜,一年赚钱就是三五万元。姚家宝制作菜花炒鸡块,取名“凤穿牡丹”菜从乡下走进了汉口大城市。还有陈金碧用鸡脚炖蘑菇,取名“雪泥凤爪”;谭天香用香肠炖鹌鹑蛋,取名“玉树挂金钱”,都成了一方的名吃。更有冉家阿根,别出心裁地把公鸡母鸡一锅熬煮,取名“鸾凤和鸣”;龙幺妹把一只鸡和一条蛇煮成汤,叫做“龙凤呈祥”,都成为婚宴上的绝佳美味。更有那个三仙姑嫂子别出心裁,她把母鸭,母鸡和菜花蛇炖在一起,取名为“海陆空”,引得来避暑的客人天天追着要吃。
隔壁的老雷在街上开酒店,也是发明家乡菜的巧手。他把猪排骨和竹笋一起炖,取名“上天梯”(“天梯”就是猪排骨。)含有“步步高升”的意思。他把发菜炖猪蹄取名“发财到手”(手这里就是猪蹄。)老雷的儿子大学毕业,也帮着父亲开酒店,发明一道菜叫做“金钱满地”,就是把冬菇放在青菜叶子上,用盘子装上就是。味道天然不说,那菜的名字就逗人喜欢。
家乡的每个酒店和饭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菜名都是别出心裁。西施饭店那道菜叫“我的手穿过你的乌发”,竟然就是海带炖猪蹄。吉祥饭店有道菜叫“母子相会”,居然是黄豆炒黄豆芽。
“雪山飞龙”就是豆腐上摆几条小龙虾的皮皮。还有三毛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是红烧猪蹄膀,只是盘子边上点缀一些香菜当草儿做称托!
街西头秦家酒店有道菜名字古怪的吓人,叫做“波黑战争”,一去吃才知道是菠菜炒黑木耳。一道菜叫“青龙卧雪”,就是一盘白糖上面放根生黄瓜,而“雪山红日”就是凉拌西红柿上面撒点白糖。
去年夏天,一群武汉人来我地避暑,在观景酒店看到一道菜叫“猛龙过海”,觉得新鲜就点了,端上来一看:一碗清汤上漂着一棵大葱。武汉人觉得吃个名号也值得。
重庆的几个旅行者,骑着单车来旅游,看到酒馆的菜单上有道菜叫“悄悄话”,点名要吃。端上来一看,原来是猪舌条和猪耳朵。寻常就是寻常,但是味道的确是好极了。
从山东泰山来的几个旅客,看到可心饭馆有道菜叫“泰山三美”。他们为在数千里之外还能吃到家乡菜,心里很是高兴,就愉快地点上,端上来一看,就是白菜豆腐汤。客人觉得亏了,就质问服务员:“这叫啥三美?”服务员答道:“三美就是白菜、豆腐和井水,泰山的水最美。你说不是吗?客人觉得这菜名还是很有道理,就愉快地喝起汤来。
湖南人好色又爱吃辣。饭店的菜谱上叫“绝代双骄”“红灯区”“关公战秦琼”等稀奇的名字,就点上这三样。“绝代双骄”就是青辣椒加红辣椒一起爆炒。“红灯区”就是“辣子鸡丁,“关公战秦琼”就是西红柿加炒鸡蛋,一个红脸一个黄脸在打仗。几个湖南客吃得哈哈大笑。
还有的菜名也是寓意生动别致。那个“乱棍打死猪八戒”就是豆芽炒猪头肉。“独秀峰”是什么菜呀?竟然是一盘鸭屁股。菜名“小二黑结婚”,原来是盘子里两个剥光的皮蛋!“火辣辣的吻”就是辣椒炒猪嘴!“玉女脱衣”就是去了皮的黄瓜。“黑熊耍棍”其实就是黑木耳炒豆芽。有道菜叫“白马王子”,食客不知何物,就要了一盘。菜端上来一看,就是一块大豆腐,上面还插了张酒店老板的青春照片。这些菜名,吃得食客们哈哈大笑。
家乡有的菜名就是直接套用成语:鱿鱼炒鸡片叫“游龙戏凤”,虾仁煮鸽子蛋叫“花好月圆”,菠菜炒番茄叫“翠柳啼红”。炒黄豆上点鸡血鸭血,叫“碧血黄沙”;白萝卜丝丝上放些红辣椒粉,叫踏雪寻梅;把松花皮蛋、咸鸭蛋、茶鸡蛋切成片放在一起就叫“丹凤朝阳”。我的远房小舅子爱好古诗词,他开的酒馆有一道菜很特别,就是将莲藕的孔里灌上洁白的糯米,再把五片胡萝卜刻成梅花形,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作菜名,就是“梅花欢喜漫天雪”。
家乡并不很大,但是菜名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无论通俗还是高雅,都富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家乡菜随着名字流传远方,菜的名字与菜并存,情趣盎然,文采灿烂,成为饮食文化的优美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