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大地,被秋风割得越来越瘦(组诗)
◎又见秋草黄
风,抢先一步举起镰刀
收割枯败、沉疴
去日无多的虫儿,躲进草丛
用断断续续哀鸣,呷着余生
草叶,被雨水耗尽青芒
一只蚂蚱,湿漉漉的薄翅上
沾着一碰就碎的乡愁,在季节的渡口
告老还乡
瘦下来的蒿草,如老眼昏花的母亲
在风中手搭凉棚
而她身后的村庄,正被路过的雁鸣
一点点啄空
◎白露
就让西风,继续吹
吹白芦苇,吹来南归雁
蘸着夕阳,在空中
写一个“人”字
雁影之下,寒蝉沉寂,草蜢老去
只有蛐蛐,还就着风声
在低吟浅唱里,咀嚼“离人心上秋”
大豆、芝麻、玉米、谷子
如逆来顺受的乡亲
低着头,等一把镰刀收割谦卑的一生
一滴露珠,映照生活的提镰人
把一亩三分地的艰辛
举过头顶,用喜悦
安置一粒粮食的归宿
◎九月
说到九月,满山遍野的庄稼就熟了
由浅到深的金黄,让我想起
那些弯腰的人,借一把老镰刀
把蝉声,稻香藏起,把大地腾空
空阔铺开之后,月光比以往白了几分
月下低头的人,像一穗稻谷
倾斜影子,想找个依靠
那沧老的脸,富含沧桑之美
晃晃悠悠,绕进我梦里
◎一缕炊烟,在九月落下病根
风吹到九月
大豆饱满,高粱火红,沉甸甸的谷穗
停止了对阳光雨露的阅读
手握镰刀的人,有一张朴素的脸
在田野里一起一伏的忙碌身影
填满一川清秋
清秋里的男女,守一程汗水
欢声笑语里的方言,与收成有关
与庄稼代言的命运有关
这场面越来越淡
如一缕稀薄炊烟,守着老屋
在失神的乡村,落下消瘦的病根
【编者按】这组诗意境开阔,恢宏大气,整体看来,把秋景写得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在写法上的最突出特点是比拟手法运用娴熟。在诗人笔下,大地,风,蚂蚱,蛐蛐,露珠……它们都富有人的情感,具有爱恨情仇。比如写大豆、高粱和谷穗,诗人说它们会阅读阳光雨露,多么亲切啊!而比喻的运用更加独特,比如诗人把瘦下来的蒿草比作老眼昏花的母亲,他们的相似之处在哪里呢?一个是形似,在风中的蒿草像极了母亲手搭凉棚的样子,一个是神似,都苍老消瘦。诗人又把越来越淡的收获场面比作一缕稀薄炊烟守着老屋。这个比喻既不是单纯的形似也不是单纯的神似,而是人的感觉相似,接近通感又不是通感。组诗如《硕人》中那位韵味十足的贵妇,不论是从整体看还是从局部看,都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项梅清韵感谢有您,期待看到更多精彩!力荐阅读分享!【编辑:小鹿纯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1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