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情】热血男儿抗日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情】热血男儿抗日情(散文) ————电视剧《台湾往事》观后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3发表时间:2020-09-16 12:29:06
摘要:这是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抗日剧。

最近观看了台湾人民英勇抗日的电视剧《台湾往事》,心潮澎湃,难以平静。这部剧讲述了台湾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的故事。该剧以台湾江口为背景,叙述江口三位青年林清文、周绍祯、庄是耕在抗日时期奔赴大陆英勇抗日的传奇性经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两岸热血青年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爱国之歌。
   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从此,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10月25日,日本投降后,台湾才得以光复。
   日据时期,日本对台湾人民实行“皇民化运动”,强迫台湾人学习日语,讲日语,企图将他们“教化”为日本国民。在台湾,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始终没有忘掉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与日本“政府”抗争,江口三位少年林清文、周绍祯、庄是耕就是典型的代表,可是,以松村为代表的政府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奴化统治,对稍有反抗“政府”的,不是枪杀,就是投进监狱,台湾人民的生死大权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暗无天日。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斗争。江口少年参加了请愿活动,结果,受到追捕,这三个少年被迫离开江口,辗转来到台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林清文和周绍祯拉车,庄是耕擦皮鞋,寄居在周绍堂(周绍祯哥哥)那里。后来,林清文和谢双美来到了大陆,为抗日,参加了游击队;周绍祯也来到大陆,在“径县”当县长,与日寇周旋,保护那里的百姓;庄是耕去日本留学,学政法,却被征兵成了“日本兵”。这三个年轻人,最终在大陆相聚,参加了李友邦组建的“台湾义勇队”,走向了抗日前线,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
   这是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抗日剧。它真实的展现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遭遇和苦难,这是民族的不幸。然而,热血男儿不堪日寇凌辱,敢于反抗和斗争,他们的行动至少告诉世人:台湾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曾经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江口林家,清河一脉,一家人以“医馆”为生。可在日寇统治下,遭受无情的打击:林汉仁被关进监狱,精神失常,抱病而亡;林清文被迫离开家园;阿梅(林清文的母亲)孤苦无依,独撑破落的江家。庄家,庄道荣嗜赌成性,家道中落,又加上日本“黄金水稻”的阴谋,致使庄家彻底破败,庄是耕流落台北,庄心怡投奔台北阿堂(周绍祯哥哥),庄老爷子寄居江家,庄道荣流浪江湖。他们的遭遇,可以典型的概括当时台湾人民的生活惨状,也可见日据时期日本人的横征暴敛和残暴。被日寇奴役的日子怎么能够好过?林家遭受了诸多不幸,林老爷悲愤的喊出“家国恨”。是的,家国恨,民族仇,这是全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日本民族,为了扩张土地,大肆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历史是不会忘记的,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热血男儿抗日情。这部剧点燃了年轻人的爱国火花。在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从沉睡中醒来,拿起武器,打鬼子。日本人野心勃勃,企图亡我中华,所到之处,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他们使多少中国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家庭。南京大屠杀便是明证——300000,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从“九一八”东三省的沦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投降,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抗日斗争,终于将日本人赶出了中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林清文,一个斯斯文文、有思想的爱国青年。他生在江口,是林家的希望。他读书用功,深受父母宠爱。他刻苦勤奋,立志能够到“台北帝国大学”读书。然而,日本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对进步思想的残酷镇压,让他渐渐醒悟——不能做亡国奴,残酷的现实激发了他内心的爱国热情。
   不甘心奴役,我们要抗争,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他参与了“为民请愿活动”,却由此带来了很多麻烦:被追捕,逃到台北,背井离乡;父亲被关押,精神失常,抱病而亡;家道衰落,不准行医;母亲独守林家,坚忍而活。
   在台北,林清文为谋生拉车,巧遇青梅竹马的谢双美。他们产生了爱情。阿堂是台湾进步组织“读书会”成员,准备赴上海参加抗日,却被日本特务盯梢,未能成行。就这样,林清文为帮助阿堂实现愿望,奔赴大陆,开启了他的抗日人生。到了大陆,林清文、周绍祯、孟芸华目睹了抗日志士的壮烈牺牲,那鲜血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们想采取“暗杀”行动报国,可文弱的他们,缺少斗争经验,很快就被敌人发现,死里逃生。林清文和谢双美结识了游击队,加入他们的队伍,接受了锻炼,参加了打鬼子的战斗。林清文最后加入了台湾义勇队,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直至抗日结束后,他回到了江口,脱去了戎装,跟着祖父学医,传承国医。日本人投降了,国内战争并没有结束,林清文又来到了大陆,走向民族解放战争……从剧中,我们看到了林清文由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过程。
   周绍祯,一个个性率真、爱冲动的青年。他不爱读书,但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壮怀激烈的民族情感。林清文来大陆,周绍祯和孟芸华也尾随而来,参加抗日。周绍祯和林清文失散后,经历了很多曲折,可谓九死一生。他在径县,冒充县长,为这里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还让土匪赵大虎改过自新,投向抗日。好男儿志在四方,周绍祯不安于径县的生活现状,他要奔赴前线,参加抗日,于是,经过许多周折,终于来到了台湾义勇队,接受了一次又一次艰巨任务。
   庄是耕,一个性格比较内向、软弱、勤奋好学的青年。他与林清文、周绍祯的思想不同。就在林清文他们满怀抗日情时,他的理想是到日本读书,学政法,期待将来用法治理台湾。可他到日本后,受到歧视,通过努力,他终于转到政法班,没有想到,被迫征兵,随日军到中国。他计划逃离日军,遇到义勇军抵抗,重逢孟芸华,却不幸被日军包围,孟芸华被日军污辱。最后,他们被台湾义勇军救出。庄是耕也加入义勇军,后来,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阿堂(周绍堂,周绍祯哥哥),一个曾经热血澎湃的青年,积极参加台湾抗日进步组织“读书会”,宣传抗日,支持抗日。他寡言少语,遇事冷静,不过,性格比较软弱。他准备赴上海支持抗日行动暴露后,只好把任务交给林清文,自己仓皇逃离。后来,读书会被日军捣毁,阿堂托了很多关系才得以保全自己。阿堂做了汉奸,他派庄道荣跟踪抗日积极分子,并报告日军,结果抗日分子被杀。抗战胜利后,周绍堂成了“军统”特务,帮国民党做事,与共产党为敌。庄心怡死后,阿堂近乎疯狂,要复仇……像周绍堂这样贪生怕死之辈,令人不齿。
   还有几位女性,令人钦佩。阿梅,林清文的母亲。她性格温柔,外表柔弱,但内心刚强。她待人和善,乐于助人,相夫教子,很贤惠。她心地善良,从不与人为敌,在她眼里,人人都是好人,几乎没有坏人。可松村,日本政府的代表,江口的掌权人,给林家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灾难。阿梅对他无比愤恨。尤其是丈夫被折磨死,儿子被迫离散,阿梅怒火中烧。支持儿子的抗日行动。还有谢双美、孟芸华、游击队陆敏英队长……都是有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
   该剧刻画人物及展现场景,手法细腻,注重透视人物心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非常注重。剧里不仅展示爱国情,还写了友情、爱情和亲情。
   情是文艺的核心,感人所在。在剧中,我们看到林清文、周绍祯、庄是耕三人的深厚友情。他们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不会忘了对方。爱情是神圣的。即使战争中,也有浪漫的爱情,林清文深爱谢双美。两个人的爱情在战斗中成长,经历越多,他们的爱情越坚定。还有周绍祯和孟芸华的感人爱情。
   亲情,在剧中表现得很充分。林家,阿梅对丈夫林汉仁的爱,对林父的孝顺,对林清文的疼爱,表现得委婉而动人。庄家,庄老爷对庄道荣的恨铁不成钢,庄道荣对女儿心怡的爱,心怡对父亲的爱的变化……细微之处见精神。
   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我多么希望像《台湾往事》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多些,让我们从有血有肉的形象塑造中,感受那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共 3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台湾往事》这部电视剧,人物众多,关系繁杂,主要讲述台湾青年林清文、周绍祯、庄是耕,三个人的抗日经历,也是一曲台湾人民的抗日高歌。日据时代,日本不但在经济上掠夺台湾,更是要让台湾人民奴化,他们让台湾人民学日语,是想断了中华民族的根。面对国破家亡的惨剧,台湾人民奋起反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去。青年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成为一个个坚强的战士。本文详细描写了电视剧中人物思想的演变过程,非常难得的赏析类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千骑卷平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09-16 12:30:04
  感谢老师投稿晓荷,祝秋安。
2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09-16 19:01:50
  谢谢老师编辑和点评,问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3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0-09-17 14:52:01
  一篇正能量满满的佳作。欣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